●《愛的算法》〔美〕劉宇昆 譯者/陶若華 等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2年9月出版
書里說:
玫瑰的芬芳,蘋果的酸甜,人類只有擁有肉體才感受得到。如果有一天,人類集體拋棄肉體,思維進化為虛擬環(huán)境中的數(shù)據(jù)流,那將是怎樣的世界?在本書開篇的“未來三部曲”中,劉宇昆為我們講述了三個從現(xiàn)在的世界過渡到未來虛擬世界的故事。這幾個故事從普通家庭生活入手,漸漸顯出世界的全貌,以小見大,引人思考。
編輯說:
劉宇昆,美國華裔科幻作家。他的作品既有硬朗的技術細節(jié),又不乏多元的文化思考。2002年,隨著《迦太基的玫瑰》一文的問世,劉宇昆開始在美國各大幻想文學雜志和網(wǎng)站嶄露頭角,受到業(yè)界矚目。2012年,他憑借短篇小說《手中紙,心頭愛》獲得世界幻想文學大獎星云獎。
●《重訪邊城》張愛玲/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2年9月出版
書里說:
《重訪邊城》是張愛玲生平唯一描寫臺灣的文章。1961年秋,張愛玲先到臺灣,再訪香港。臺灣和香港,在張愛玲眼中皆屬懸在大陸邊上的“邊城”,而與中國大陸一水之隔的臺灣,又和同內地接壤的香港風格完全不同。透過她的犀利之筆,我們看到了現(xiàn)今臺灣早已忘卻的文化特質,以及舊時香港色香味俱全的市民生活。
編輯說:
本書不僅收錄張愛玲的閱讀心得、評論類文章,而且有大量反映張愛玲創(chuàng)作體會的作品,以及張愛玲寫作生涯中唯一的自傳體圖文集《對照記》,并首次收錄最新發(fā)現(xiàn)的張愛玲6篇散佚作品,值得讀者傾心一讀。
●《我的朋友魯迅》〔日〕內山完造 譯者/何花 徐怡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2年11月出版
書里說:
《我的朋友魯迅》收錄了45篇內山完造回憶魯迅的珍貴文章。全書以平實生動的文字,呈現(xiàn)出魯迅的平常之心與平常之行。這些日常交往中的平凡小事,所映照的恰是魯迅鮮為人知的一面:橫眉冷對背后的熱淚盈眶,深刻犀利背后的平凡率真,還有悲觀心碎背后吐露的對人間的喜悅與深情……讀來讓人驚嘆、感動。
編輯說:
在這本書中,你所了解到的是一個不同于教科書上的魯迅:
他和我們一樣討厭蚊子——
老板,即便都是吸血動物,我最討厭蚊子了。嗡嗡嗡的,吵死了。吸飽了血肚子鼓鼓的,也不怎么動,只會慢慢地轉來轉去。那樣子, 真讓人感到滑稽可笑。
——摘自本書《先生那些話》
他也會像孩子一樣發(fā)牢騷——
老板,《海上述林》還沒到嗎?都已經(jīng)十月份了,這幫人都在搞什么???明明說好五月份出版的,這態(tài)度簡直就是馬馬虎虎嘛……你們是打算等讀者也死掉嗎?
——摘自本書《先生那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