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指數(shù)★★★★★ 創(chuàng)新指數(shù)★★★★★
豐富指數(shù)★★★★★ 深刻指數(shù)★★★★★
從黃山玉屏樓向東下山,大約下午兩點,我們一行抵達了天都峰腳下。云霧半掩中的天都峰高聳險峻,只有一條從峰頂懸下的天梯——幾乎成九十度嵌在光滑巍峨的巨石之中的石階道。伴著對峰頂難以抗拒的渴望,我們開始了不達峰頂誓不還的征程。
腳下的石階高而陡,無數(shù)堅強的攀登者竟沒能在它倔犟的身軀上留下哪怕淡淡的腳印。石階仍然凹凸而粗糙,棱角分明。一旁的鐵鏈深灰而冰冷,歲月與風雨的洗禮,給它帶上了斑駁的銹黃,并塑造了它歷久彌堅的性格。踏階,握索,拄杖。我們向前走一步,再走一步,動作雖然遲緩但都堅定有力。急促的呼吸夾雜著汗水,偶一回頭,早已不見了底端,唯有重復那個已重復了無數(shù)遍的動作。陰沉的天空突然閃現(xiàn)出耀眼的光芒,霧氣、云朵迅速消失,向上望去,天梯的盡頭雖有些遙遠卻已清晰,如同黑暗中的一絲曙光,牽引我們不斷向前走,向上攀。
過了許久,我們終于到達了天梯的盡頭——天上玉屏?;厥讈砺?,艱險伴著汗水,曲折伴著勇氣。然而真正的絕頂尚未到達,歇息之際,我們遇到了從絕頂歸來的一個老鄉(xiāng),大家欣喜若狂,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聽了老鄉(xiāng)的叮囑,大家決定把行李放下,由他看管,而后向前踏上了通往絕頂?shù)淖詈笠怀獭?/p>
垂直爬行了一段,便到了“鯽魚背”。一塊絕險的巨石橫架于海拔約1800米的兩山之間,石寬不足半米,兩側如同被刀削下,背上純石無土,底下是萬丈深谷。我們排好隊伍,輪著走向“鯽魚背”。大家緊握繩索,萬分小心地向前挪著小步,走一步,再走一步……登高絕險處,方知“一失足成千古恨”。顫巍巍地邁出最后一步跨過巨石,提著的心才稍稍落下。又過了三個洞,我們終于登上了天都絕頂。心境與視野一下子無限寬廣,靈魂同云霧剎那間飄飛升華。腳下萬丈深淵,奇險莫測;遠處群峰千仞,盡收眼底。此時,霏開而日出,天地間一片光芒,遠山峰頂上一片片絢麗的金色,在綠色、褐色、白色的交織掩映中更顯輝煌燦爛,蔚為壯觀。拋去一路艱難坎坷,這一刻屬于去放飛自我的每一個人?!翱v使暴風雨會折斷我的翅膀,但向高空飛翔依然是我不變的夢想。”涌動的云海激起了我澎湃的心潮,這樣的時候沒有人會拒絕放聲歌唱。雄哉,天都峰!忘不了啊,登峰造極的絕頂!相機閃動的瞬間,我的一份思緒便永遠留在了這里:沒有一步一步向前走的毅力,何來眼福欣賞這險峰上的無限風光呢?(在絕頂處的感悟充分展現(xiàn)出考生的哲學智慧,這既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又提升了文章的主旨。)
山上的天,孩子的臉,天氣一時間急劇轉陰,風滿山頭。大家緊急回撤,與老鄉(xiāng)會合,打點好行裝,昂首下山,是那樣的蕩氣回腸!
感動理由: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情景交融。一路的美景和險途,伴隨著“我”不達峰頂誓不還的心路歷程。一段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就像一幅山水畫,有著交代環(huán)境、渲染氣氛、寄托考生思想感情的作用,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就觸摸到了考生思想感情的脈搏。如開篇對天都峰險的描述,襯托出“我”一行欲戰(zhàn)勝它的決心。“涌動的云海激起了我澎湃的心潮,這樣的時候沒有人會拒絕放聲歌唱?!薄坝縿拥脑坪!笔恰拔摇薄芭炫鹊男某薄钡妮d體和外現(xiàn),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我”歷經萬險終登峰頂激動和暢快的心情。本文感悟獨到,思想深刻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