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特級教師韓軍在一次交流中談了自己對語文、對教育的理解和看法。他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是:教育,最好的境界是情懷! 他執(zhí)教的《背影》一課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別具一格,從關(guān)注生命的角度對文本進行了解讀。
師:朱家有幾個人物?
生:三個。
師:是嗎?大家再認真讀讀。
生:還有朱自清的兒子,共四個。
師:有幾個兒子?
生:三個。
師:哪三個?
生:朱自清的父親、朱自清、朱自清的兒子。
(師板書:三個兒子的故事)
師:有幾個父親?
生:兩個。朱自清的父親、朱自清。
(師板書:兩個父親的故事)
師:有幾個孫子?
生:兩個。朱自清、朱自清的兒子。
(師板書:兩個孫子的故事)
師:朱自清一身幾任?
生:一身兩任:兒子、孫子。
生:我認為是三任:兒子、孫子、父親。
師:這篇文章寫了一個家庭:兩個父親、兩個孫子、三個兒子,四條生命。
開課伊始,韓老師由生命入手,先引導(dǎo)學(xué)生梳理文章,概括出文章寫了“一個家庭、兩個父親、三個兒子、兩個孫子、四條生命”。我們不禁要問:韓老師尋找這些人物的線索是要干什么?這樣引導(dǎo)下去會讓學(xué)生體會到什么呢?接下來,他在投影上出現(xiàn)了這樣一行字:生命的鏈條。通過上述片段的教學(xué),引出了已逝的生命、將逝的生命、壯年的生命、未來的生命。
師:找出文章中的四次流淚。
生:祖母死、父親買橘子、看父親背影、看父親的信。
(投影:第一次流淚,祖母( )了;第二次流淚,父親( )了;第三次流淚,父親( )了;第四次流淚,父親( )了)
師:前三個空填一個字,最后一個空填兩個字。
生:第一次流淚,祖母( 死 )了;第二次流淚,父親(老)了;第三次流淚 ,父親( 走)了;第四次流淚,父親(大去)了。
師:作者為何流淚?生命是堅強,還是脆弱?
生:從祖母與父親看到了生命脆弱。
師:生命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存在,還是一個短暫飄渺的過程?
生:生命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過程。
師:寫流淚是寫實實在在的存在,還是寫短暫飄渺的過程 ?
生:是寫短暫飄渺的過程。
(投影,教師深情朗讀朱自清的《匆匆》節(jié)選: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fù)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xiàn)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在讓學(xué)生對生命有了一種頓悟后,韓老師又抓住了作者的眼淚,讓學(xué)生感受文章的主題。在上述教學(xué)片段中,韓老師讓學(xué)生找出文章中的四次流淚,并用字詞填空的方式概括對文章主題的感悟。韓老師在連續(xù)提出三個選擇性的問題后穿插了朱自清《匆匆》兩段話的朗誦,適時重溫學(xué)過的課文,讓學(xué)生體會生命一去不復(fù)返的過程。這是一種感傷,感傷生命的逝去。人們把時光總比喻成影子,學(xué)生從中發(fā)現(xiàn)世界上沒有永恒的生命,由此對生命的認識更進了一層。
師:男人身體部位上最能體現(xiàn)男人雄性的是哪?
生:胸。
生:背。
師:(拍拍肩膀)對,是肩背。看女人看面容,看男人看肩背。
師:想想你父親的背,爸爸背著你的時候的感覺。
生:小時候,每當下雨的時候,父親都會背著我回家。我趴在父親背上,感覺非常溫暖。
生:父親累了的時候,會讓我?guī)退繁场?/p>
師:說一說帶“背”字的成語或俗語。
(生說出“虎背熊腰、背井離鄉(xiāng)、走背運”等)
投影:僅僅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做了許多大事。
師:請用帶“背”字的成語或俗語解說下面的句子。
生:背井離鄉(xiāng)——那年冬天,祖母死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丶易冑u典質(zhì),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家中光景很是慘談。
生:走背運——父親走了留下的是背影,又是悲影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背即死去的影子。
師:又是悲影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背即死去的影子。父親走了,留下的是背影。
師:在風(fēng)塵里老了,在風(fēng)塵里衰了,僅存的一個懶懨懨的身子,幾堆黑簇簇的影子…什么影像都泯沒了,什么光芒都收斂了。(朱自清的《毀滅》)生命是虛幻的,生命就是一個匆匆的過程。
是贊美父性,還是喟嘆生命。為了讓學(xué)生理解這個深刻的話題,韓老師從“背+影”切入,引導(dǎo)學(xué)生去發(fā)現(xiàn),去認識。通過“背與父親的形象(父親形象的象征)”,說帶“背”字的成語(背——背井離鄉(xiāng):東奔西走,出外勞作)”或俗語(背——走背運:禍不單行,文中記述了三重災(zāi)難)”,再加上《陳情表》中的“生孩六月,慈父見背”的解讀,學(xué)生對背的理解有了深層的感知,發(fā)現(xiàn)了時光與影的關(guān)系。韓老師對“背影”作出了這樣的解讀:背——離別,影——光影,“背影”即“悲影”。
在這堂課里,韓老師并沒有否認傳統(tǒng)解讀中的父子情的描述和表現(xiàn),只是他從關(guān)注生命的角度出發(fā),與學(xué)生一起體會了生命的過程,體會了生命的脆弱與短暫,體會了生命的傳遞……讓學(xué)生感受到“生命輕才珍惜,生命輕才珍重”這樣一種有深度也有溫度的生命觀。(作者單位:山東省東平縣東平街道中學(xué))
責(zé)任編輯 徐純軍
E-mail:jxjyjxsx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