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請同學們把課本看一遍,然后根據(jù)課后練習題的要求想一想:練習題要求我們掌握的知識哪些可不用教?前后左右的同學可以小聲議一議,互相交流。(生看課文,討論后紛紛舉手)
生:我認為課文里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可以不用教。
師:說說理由。
生:作者為了使說明更加具體準確,用了一些數(shù)字來說明海水含鹽量高,如“135.46億噸氯化納、63.07億噸氯化鈣”,還有“各種鹽占死海全部海水23%~25%”等,這些說明方法一看就知道,可以不用教。
師:這個同學說得有道理,課文里這些數(shù)字說明和它的作用的確一看就明白。不過如果不教的話,有關的一些知識你們是不是能夠掌握,我還是有些不放心。如課后練習中還要求區(qū)別確數(shù)和約數(shù),并且知道在什么情況下用確數(shù),什么情況下用約數(shù)。這些知識不教行嗎?
生:我認為行。
師:哦,你挺自信,好樣的!認為可以不教的同學請舉手。(絕大多數(shù)學生舉手)看來,還有一小部分同學似乎還缺少一點自信。(指一不舉手的學生)你是認為還要教的,是嗎?
生:我想教一教不會有壞處,再說我也不大有把握。
師:確數(shù)和約數(shù)你能區(qū)別嗎?(生點頭)那你說說看,剛才那個同學從課文里找出的那些數(shù)據(jù)是確數(shù)還是約數(shù)?
生:是確數(shù)。
師:你能找一個約數(shù)的例子說說嗎?
生:“傳說大約兩千年前”“最深的地方大約有400米”,這些就都是約數(shù)。
師:找得很對嘛!約數(shù)在表達上都有一些明顯的標志,你知道是些什么嗎?
生:一般都用“大約”“左右”“上下”這類詞。
師:如果不用這些詞能表示約數(shù)嗎?
生:我想也行。
師:請舉個例子,最好能造個句子。
……
師:好極了!關于約數(shù)的知識你掌握得很好嘛,應該有充分的自信,是不是?
生:是的。
師:剛才有同學說用確數(shù)可以使說明更加準確,那么用約數(shù)是不是說得不準確呢?
生:約數(shù)和確數(shù)相比較當然不夠準確。
生:我認為不能這樣說,主要看在什么情況下用,有的時候用確數(shù)反而不準確。
師:怎么會用確數(shù)反而不準確, 能舉個例子嗎?
生:(思索片刻)比如要我現(xiàn)在說出您的年齡,我只能說大約六七十歲,(眾笑)因為我不知道您的實際年齡是多少。如果我肯定地說您65歲,而您實際上不是65歲,那不是反而不準確了嗎?
師:言之有理??!大家還有什么意見要發(fā)表嗎?
生:練習題中要求區(qū)別課文中三個“死” 字的含義,我認為這也很簡單,不教也懂。
師:對,課題《死海不死》中的兩個“死”字,剛才同學們都已說過,(指一開始審題)不必再重復了。那“死海真的要死了”這句中的“死”字的含義呢?
生:是“干涸”的意思。
師:完全正確。這個“涸”字很容易念錯,可你念對了,很了不起。你是怎么念對的?
生:我看了下邊注解上的注音。(眾笑)
師:大家別笑,他讀書注意看注解,這種好習慣不是每個同學都有的。我再提示一下,看看下面這些詞語是不是也可以不教?(板書:游弋、諭告、執(zhí)迷不悟)
生:我認為可以不教。
師:我欣賞你的自信。但你要說出理由來,因為其中有的詞估計你們在語文課上沒學過,比如“游弋”和“諭告”。
生:“游弋” 雖然沒學過,但書上有注解;“諭告” 也沒學過,但回去查一查詞典就知道了。
師:說得好!語文課上沒有學過的完全可以查詞典自學嘛!同學們課外有沒有查詞典的習慣?(眾:有!)這是個好習慣,一定要堅持下去,讓詞典成為你們的終身老師。那么,這些新詞我們就不討論了,有些詞結合上下文都不難理解。
賞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是錢夢龍老師的教學主張。這里有一個核心的、主導性的觀念,那就是教師的作用在于“導”。而導在哪、如何導是很有學問的,導中蘊含著智慧。
比如導在哪,這是語文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錢老師以自己的實踐告訴我們:導在學生需要明白處,導在思維模糊處。說明文的說明方法是個教學重點,也是一個考點。很顯然,這是學生需要徹底弄明白的知識點。在《死海不死》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是教學重點,但又是一個不需要花很多精力就可以理解的內容。
再說如何導,是由教師提出問題來導還是由學生提出問題。錢老師的做法很明確,由學生提出來。在上述教學片段中,錢老師講究提問的藝術,提出“要求掌握的知識哪些可以不用教”,引發(fā)學生提問。用新課程的理念來看,這一做法充分體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表面上看教師的存在好像被邊緣化了,沒看到所起的作用有多大,都是學生在交流。其實,這正是錢老師的高明之處,教師的作用體現(xiàn)在教學設計上,體現(xiàn)在不言之教處。如從課后練習題入手,這本身就是導的切入口,同時,潛移默化地教給了學生從課后練習題入手抓課文重點和訓練重點的方法。在教學中,他不多的幾句話,有巧妙的引導,有充分的肯定,有熱情的鼓勵,有真實的疑問,有真誠的尊重,也有讀書習慣的培養(yǎng),這就是教師導的藝術和導的作用。
從上述教學片段來看,錢老師雖話語不多卻句句落在實處,唱主角的依然是學生。不教之教,本身就在教,這是更加高明、藝術化了的教。葉圣陶說:“教是為了不教?!卞X老師教的過程,注重啟發(fā)學生思考,引導鉆研,讓他們通過努力使心智得到發(fā)展,掌握學習方法,從而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整個課堂氣氛輕松愉悅,讓學生感到親切、自主、舒暢,身心得到和諧發(fā)展,錢老師的“不教”之“教”,真諦正在于此。(作者單位:江西省南豐縣付坊中學)
□責任編輯 徐純軍
E-mail:jxjyjxsx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