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藝術(shù)家羅丹說:“最美的題材擺在我們面前,那就是我們最熟悉的人和事物。”
但是怎樣才能將熟悉的人和事物寫得精彩生動呢?俄國心理學(xué)家巴甫洛夫說:“觀察、觀察、再觀察?!笨梢?,將事物描繪生動的第一要務(wù)是仔細觀察。但究竟該怎樣觀察才是仔細觀察呢?
妙招文中藏
《莫泊桑拜師》(蘇教版小學(xué)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這篇課文講述了莫泊桑向大作家福樓拜拜師學(xué)寫作的故事。其中福樓拜對莫泊桑所說的兩段話,就蘊藏著一些觀察的小妙招。先讓我們讀讀這兩段文字:
“這就要肯吃苦,勤練習(xí)。你家門前不是天天都有馬車經(jīng)過嗎?你就站在門口,把每天看到的情況,都詳詳細細地記錄下來,而且要長期記下去?!?/p>
“不,不不!怎么能說沒有什么東西好寫呢?那富麗堂皇的馬車,跟裝飾簡陋的馬車是一樣的走法嗎?烈日炎炎下的馬車是怎樣走的?狂風(fēng)暴雨中的馬車是怎樣走的?馬車上坡時,馬怎樣用力?車下坡時,趕車人怎樣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樣的?這一些你都能寫得清楚嗎?你看,怎么會沒有什么好寫呢?”福樓拜滔滔不絕地說著,一個接一個的問題,都在莫泊桑的腦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們來看看福樓拜的話語中藏著哪些觀察妙招。首先,要勤記錄。經(jīng)常觀察還要經(jīng)常記錄,這樣就能夠積累大量的素材。其次,要定目標。福樓拜以馬車為例,就是告訴我們觀察也是有目標的,不能東看一眼,西看一下。第三,要有順序。福樓拜的話語中先說馬,再說趕車人,這樣按順序去介紹就顯得有條理。第四,要會比較。瞧,同樣是馬車,有不同的裝飾可以比較。即使是同一輛馬車也可以對不同天氣的不同走法進行比較。第五、要運用多種感官。不難看出,福樓拜在教莫泊桑觀察時涉及到眼睛看、耳朵聽、心中想。
活學(xué)又活用
有同學(xué)在學(xué)到上述觀察妙招之后,于是調(diào)動“多感官”觀察,寫了下面的一段文字:
一路上,我踩在那白色的雪地上,軟綿綿的,腳下發(fā)出很有節(jié)奏的咯吱咯吱聲,好像在唱著動聽的歌謠:“冬天到,雪花飄……”我伸手接住了一片即將與同伴會合的小雪花,只見它是六角形的,全身晶瑩剔透。漸漸地,它在我的手心化為了一滴冰涼的水。
不難看出,在這段描寫中,小作者在觀察時運用到的感官有:
眼看——只見它是六角形的,全身晶瑩剔透。
耳聽——很有節(jié)奏的咯吱咯吱聲。
手觸——漸漸地,它在我的手心化為了一滴冰涼的水。
心想——好像在唱著動聽的歌謠:“冬天到,雪花飄……”
還有一位同學(xué)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了桂花,寫下了這段文字:
桂花開了,遠看稀稀拉拉的,散在幾根小枝丫上;近看綠油油的葉子呵護著一簇簇黃燦燦的花;再撥開葉子一看,哇!還有許許多多的花藏在葉子后面呢,這些花嫩嫩的,小小的四片花瓣由中間舒展開來。聞一聞,透鼻的香,整個人心曠神怡。
小作者從遠看到近觀再到撥開一看,從花色到花形再到花香,有順序地觀察,有順序地描寫,這樣顯得很有條理,而且文字流暢。
經(jīng)典共賞
“馬車一小步一小步地前進著,走得很慢很慢。車輪陷在雪里;整個車廂像呻吟似的咯吱咯吱響著;六匹馬一走一滑,氣喘吁吁,全身冒著熱氣;車夫的手里那條又粗又長的鞭子不停地噼啪作響,四處飛舞,像一條長蛇一樣,時而蜷縮,時而伸展,有時突然抽在一匹馬的圓鼓鼓的屁股上…”
——莫泊?!堆蛑颉?/p>
莫泊桑在福樓拜的指導(dǎo)下勤于觀察、努力寫作,終于成了舉世聞名的大作家。上述片段摘自他的成名作《羊脂球》。在閱讀時,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作家觀察細致,觀察有序?從馬車的整體——車輪——車廂——馬——車夫的鞭子,一一展開描寫。不知不覺,一輛雪地里馬車行駛的情景從輪廓開始,一點一點地如水墨畫一般鋪染出來。由此可見,福樓拜當年的教誨深深地刻在了莫泊桑的心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蓖瑢W(xué)們,生活就是寫作的源頭活水。勤記錄、定目標、有順序、會比較、多感官,掌握這些觀察的妙招,不僅可以從生活中獲得鮮活的素材,而且會使得你的文章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