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瀧
田徑運動在體育運動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說,田徑運動對于一個國家或者地區(qū)的體育事業(yè)具有重要影響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或者地區(qū)的體育水準,其自身在奧林匹克運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當今,各國為了提升自身的大國或者強國形象,都竭力申請奧運賽事的承辦權,對于各個體育項目的熱情都日益高漲。田徑運動作為體育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其傳統(tǒng)歷史地位所引發(fā)的關注度有增無減。因而,關注青少年的田徑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在進行田徑運動訓練的過程中,體育教師要特別注意對于青少年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把握[1]。
1.1 教員因素
在青少年的田徑訓練過程中,教員作為田徑運動訓練的指導者、執(zhí)行者、組織者,在整個的青少年田徑訓練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整個的訓練活動的指揮官和統(tǒng)攬全局的指導者。一方面,教員要負責對于整個的訓練過程進行控制實施、組織管理,以確保訓練活動的有效進行;另一方面,教員則要積極參與田徑訓練的目標、內容和計劃的制定與確立。因此,教員的田徑運動的個人修養(yǎng),及專業(yè)水準的高低將直接關系到競技體育運動水平的提升和運動員的成長。
1.2 家庭因素
目前,我國的家庭在青少年田徑運動方面抱有不太積極的態(tài)度,大多數家庭的教育觀念中只注重對于文化課的支持傾斜力度,對于體育運動則以不支持甚至反對為主要應對態(tài)度,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青少年的體育田徑天賦的開發(fā)與培養(yǎng),不利于我國優(yōu)秀田徑運動員的發(fā)掘與栽培。因而,必須扭這一局面,提高人們對于田徑運動的重要性的認識,讓更多的家長認識到田徑運動在青少年階段所具有的特殊的發(fā)展優(yōu)勢,從而增加對于青少年參與田徑運動的支持力度,為我國未來的田徑運動發(fā)展提供人才保障[2-3]。
1.3 社會環(huán)境因素
青少年的田徑訓練是我國的田徑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是為了的田徑運動的接班人和新的歷史記錄的創(chuàng)造者。青少年的田徑運動的發(fā)展與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社會參與與支持青少年田徑運動的發(fā)展,是促進青少年田徑運動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但是,根據以往的調查統(tǒng)計數字分析,我國社會對于青少年的田徑運動訓練給予了較低的關注度,作為宣傳力度最廣的社會媒體,對于青少年的田徑運動的報道少之又少;對于青少年田徑運動的報道與觀注在一定層面上反映了整個的社會元素對于青少年這一田徑運動主體的重視程度,因而,要保障我國未來的田徑運動發(fā)展事業(yè),社會主體就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具體來講,可以通過綜合運用新聞媒體、網絡媒體、報紙、雜志等多種宣傳渠道,進行青少年田徑運動訓練的相關宣傳與報道。
此外,田徑運動的訓練單位的管理、競賽制度等因素對于青少年的田徑運動訓練也具有重要的影響。田徑訓練單位管理工作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國青少年田徑訓練工作的好壞;好的、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田徑管理工作,可以大大提高青少年的田徑訓練水準。競賽制度的合格與標準與否,則對于田徑后備人才的儲備與培養(yǎng)具有極大的影響,它可以決定一代甚至幾代人的田徑運動思維模式[4]。因而,重視田徑運動的賽事規(guī)章制定與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青少年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田徑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制定需要結合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控制與調整;同時,正因為青少年的特殊的身體、心理成長期,使得其可以接受合理、科學的體能訓練項目。我國傳統(tǒng)的田徑訓練模式中,采用低訓練強度、高訓練量的方式,對于運動員進行田徑運動的體能訓練。運動員在大量的、長期的低強度、高訓練量的訓練模式下,會由于神經系統(tǒng)疲勞,而產生意識模糊、神志不清的現(xiàn)象,從而不利于運動員發(fā)揮個人潛能。
基于這種模式的分析與研究,有關學者與專家提出了專項訓練模式。這種訓練模式要求在正規(guī)的比賽中,將平時的訓練技能和訓練素質發(fā)揮出來,以獲得理論意義上的成績。因而借鑒這種訓練模式,田徑運動教師可以就青少年的身體發(fā)育特點,制定出較為科學、合理的專項訓練方案,以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田徑訓練成績。
具體來講,可以讓青少年適當的感受大型的體育賽事的緊張感,在短期的、高強度的訓練中,重點培養(yǎng)其技巧的掌握、耐力、意志力的培養(yǎng),這樣,就能夠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運動員面臨突發(fā)事件時,發(fā)揮失?;蛘呤軅谋嚷蔥5]。
3.1 在青少年的田徑訓練過程中,訓練強度要區(qū)分大小
訓練強度的大小要根據青少年的具體身體特征,制定較為合理的訓練計劃,既不可以太大,又不可以太??;太大會造成青少年的身體軟組織拉傷,如果醫(yī)治不當,會造成后遺癥,對于青少年的未來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相反,如果訓練強度過小,則不能夠產生既定的訓練效果,造成時間的浪費和學生身心的疲憊,不利于學生整體的水平提高。教師可以參考我國著名體育教練員孫海平對于亞洲飛人劉翔的訓練模式,孫海平對于劉翔采用先力量訓練、再速度訓練的方法,使得劉翔在具備了雄厚的體力基礎之上,才有了速度提升的資本。
3.2 在青少年的田徑訓練中,訓練強度要有結構性
訓練強度要有一定的結構性是為了使得整個的訓練過程、訓練結果與實際比賽時的發(fā)揮水平存在著零差距,即將平時的訓練當作比賽,以比賽的嚴格、認真態(tài)度來對待普通的訓練項目。
在對于青少年進行田徑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保持訓練強度的穩(wěn)定性,這是為了確保比賽前后的水平與平時的訓練強度的幅度保持一致性,不至于使得整個的訓練成績與比賽成績相差甚遠;另外,田徑運動的訓練量也不應該變化太大,要將訓練量保持在一定的程度范圍之內。
3.3 在青少年的田徑訓練活動中,要將訓練強度和專項訓練結合起來
在青少年的身體訓練方面,專項訓練要更多的注重對于學生的力量、意志力、速度方面的訓練;訓練的高度必須結合專項訓練的具體訓練內容,以遵循適度原則為準,另外,要結合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將專項訓練的要求與強度、力度適度降低,以形成適合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特點的訓練模型為主,將普通訓練方式與專項訓練方式結合的起來的綜合訓練模型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青少年的田徑運動水平。
3.4 在青少年的田徑訓練過程中,要時刻把握訓練的強度與訓練量的適度
在青少年的田徑訓練過程中,把握好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統(tǒng)一是保障整體的訓練效果的基礎。田徑運動講求的是訓練效果,只有保障了訓練的過程是嚴肅認真的,才能夠保障真實的訓練成績,否則,比賽中不可能獲得較高的成績。因此,在平時的田徑訓練中,必須注重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到位,在注重和強調高強度、高負荷的訓練方式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訓練量的重要性;高強度是以一定的訓練量為基礎的[6]。
3.5 從整體上而言,要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田徑訓練的保障機制
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田徑訓練保障機制,首先可以加強訓練管理機制與教育管理機制的相互協(xié)調,從而更好的解決田徑訓練與學習的矛盾問題,滿足青少年各方面的發(fā)展利益,獲得較好的協(xié)調結果,建立起我國的田徑事業(yè)的發(fā)展機制,從而在宏觀層面上滿足社會和國家的效益需求。其次,針對青少年的田徑訓練要加強科學研究力度。理論而言,青少年的田徑訓練成績與其自身的體能水平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青少年的體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了田徑訓練水平,因而,相關的田徑體能訓練專家和學者要立足于青少年的身體成長規(guī)律特點,制定出較為科學、合理的、適宜青少年身心發(fā)展模式特點的訓練計劃,規(guī)范相關的訓練內容,在訓練量強度和訓練量方面進行必要的研究和探索,從而擬定出適合我國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特點的田徑訓練模型。
總之,青少年田徑訓練是事關我國未來田徑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工作,當代青少年田徑訓練模式對于以后的田徑運動員水平和素質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而,必須加強針對青少年的田徑訓練研究,從訓練的強度和訓練量兩個基本內容入手,確立一套科學、嚴謹的青少年田徑訓練體制。
[1] 郭 波.當前青少年田徑訓練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
[2] 陳固偉.論現(xiàn)代田徑訓練的特征與發(fā)展趨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2).
[3] 劉永勝.青少年業(yè)余田徑訓練存在的若干問題[J].江西社會科學,2011(12).
[4] 郭 敏.把青少年體育工作推向新階段[J].浙江體育科學,2010(1).
[5] 潘 明.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在高校課余田徑訓練中的應用[J].江西社會科學,2009(12).
[6] 屠建利.青少年田徑訓練的規(guī)范化[J]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