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敬東
(北京市密云縣中醫(yī)醫(yī)院兒科,北京 密云 101500)
慢性咳嗽是指持續(xù)8周以上或反復發(fā)作性咳嗽,又稱頑固性咳嗽。本病病因復雜,病程長,缺少針對性治療,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2009-02—2011-11,筆者采用小青龍湯加減治療小兒外邪里飲證慢性咳嗽41例,并與止咳清肺口服液治療39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1.1 西醫(yī)診斷 依據(jù)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制訂的“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草案)[1]。以咳嗽為主癥,咳嗽時間≥8周,肺部X線檢查無明顯病變。
1.1.2 中醫(yī)診斷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并結合臨床辨證為外邪里飲證,證見咳嗽反復發(fā)作,痰多色白,易咯出,咳聲重濁,納少,口不干,或口干不欲飲水,便溏,體倦乏力,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濡滑。
1.1.3 納入標準 年齡<12歲;反復咳嗽,咳嗽時間>8周,且不伴哮喘和呼吸困難;雙肺未聞及哮鳴音及干濕啰音;應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無明顯效果;血常規(guī)和胸部X線檢查正常;中醫(yī)辨證為外邪里飲證。
1.1.4 排除標準 排除嚴重肺部疾患,如肺纖維化、肺結核、肺腫瘤等造成的咳嗽;由真菌、刺激性氣體、矽肺、過敏等因素引起的頑固性咳嗽;并發(fā)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合并腦血管、腎、腫瘤、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zhì)或?qū)Χ喾N藥物過敏者。
1.2 一般資料 全部80例均為我院兒科門診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41例,男26例,女15例;年齡2.25~11歲,平均 (4.12±1.71)歲;病程2個月~2年,平均(2±0.71)個月。對照39例,男17例,女22例;年齡8個月~10歲,平均 (4.62±1.15)歲;病程2~6個月,平均(2±0.29)個月。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1 治療組 予小青龍湯加減。藥物組成:麻黃10 g,桂枝10 g,白芍藥10 g,干姜10 g,生姜10 g,細辛6 g,炙甘草6 g,清半夏15 g,五味子6 g,陳皮15 g。脾胃虛弱,兼見神疲乏力,便溏者加蒼術15 g、茯苓15 g;表證不明顯者麻黃減為5 g。每日1劑,水煎取汁600 mL,分早、晚2次服。
1.3.2 對照組 予止嗽清肺口服液(北京市密云縣中醫(yī)醫(yī)院制備,京藥制字Z20052580)<1歲5 mL,≥1歲10 mL,每日3次口服。
1.3.3 療程 2組均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4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擬訂[3]。臨床控制:咳嗽癥狀完全緩解,癥狀積分減少≥80%;顯效:咳嗽顯著減輕,癥狀積分減少60%~79%;有效:咳嗽有所減輕,但不足顯效者,癥狀積分減少30%~59%;無效:咳嗽癥狀無改變或加重,癥狀積分減少<30%。
治療組41例,臨床控制21例,顯效11例,有效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2.6%;對照組39例,臨床控制17例,顯效8例,有效5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76.9%。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目前,兒童慢性咳嗽發(fā)病率逐年升高,且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西醫(yī)多從抗過敏、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摩及抑制氣道重塑方面入手,但療效有限。中醫(yī)學認為,慢性咳嗽病位在肺,但與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diào)密切相關,其病因多為正虛邪實,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肺失宣降,肺氣上逆而作咳。治以宣肺肅降,多可獲得較滿意療效。但對于頑固性咳嗽,多伴有水飲上逆證,此時若不利飲而單純宣肺肅降,則療效不佳。小青龍湯出自《傷寒論》“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為宣肺化飲的代表方劑,多用于外邪里飲證的治療,屬太陽太陰合病。
在《傷寒論》中,張仲景對水飲上逆導致的咳癥多有描述。水飲停聚于體內(nèi),上逆于咽則咳,如《傷寒論》40條:“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第41條:“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張仲景以心下指代胃脘,心下水氣上逆于肺而咳,此時若只解表而不利飲,則表不除,故治以解表兼以溫化水飲的小青龍湯。飲與咳、痰、喘密切相關。張仲景不僅對飲邪導致的咳癥進行小兒稚陰稚陽之體,臟腑嬌嫩,脾常虛,因此外感之疾常易傷脾土,土不生金,影響肺氣宣降,因此小兒久咳與肺、脾二臟關系密切。久咳耗氣,并且小兒止咳藥大多寒涼,長期服用易損傷脾胃,脾胃氣虛,運化水濕功能失調(diào),釀生水飲痰濕,上侵于肺,壅遏肺氣,肺失宣降,肺氣上逆而咳。正所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氣虛易感外邪,遂成慢性咳嗽,久治不愈,逐漸形成寒熱失調(diào),虛實并存?!督饏T要略》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惫蕪堉倬爸嗡嫸嘁孕翜刂?。小青龍湯方中麻黃辛溫,以發(fā)散表邪,宣肺止咳;桂枝辛熱,助麻黃發(fā)表散寒,溫化水飲;細辛、清半夏、干姜、陳皮辛溫,溫化痰飲;白芍藥、五味子酸收肺氣,防止久咳耗氣;生姜、炙甘草辛溫固脾,調(diào)和藥性。因此,小青龍湯散收并用,不僅能蠲內(nèi)飲,且能解外邪,斂肺氣,故可用于治療水飲上逆之慢性咳嗽,并獲佳效。
觀察結果表明,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故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癲狂夢醒湯加減治療腦外傷綜合征,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姚祥坤.中藥治療腦外傷綜合征臨床觀察[J].吉林中醫(yī)藥,2000,20(6):41-42.
[2] 吳承遠,劉玉光.臨床神經(jīng)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