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大壩工程是埃塞俄比亞電力公司(EEPCO)的新項目,計劃于2017年完工。蓄水庫容660億m3。兩座發(fā)電廠房計劃安裝在河道左右岸壩趾處,將分別配置5臺和10臺混流式水輪發(fā)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5250MW。在整個工程的樞紐布置中,一條混凝土襯砌閘控溢洪道和一座長5km、高50 m的鞍型壩均布置在左壩肩。
復興大壩是“埃塞俄比亞增長與轉型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要求,2015年將使8000萬人中的用電人口達到75%,同時,實現(xiàn)10000MW的發(fā)電目標。2012年6月預計,該國將有47%的地區(qū)用上電,而在1991年通電地區(qū)僅有8%。在未來,新開發(fā)的水電和風電將將進一步加大電力覆蓋范圍,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
水利能源部部長指出,重點是為國家的經(jīng)濟、工業(yè)、投資和居民生活提供電力。在這點上,復興大壩將對國家的發(fā)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埃塞俄比亞總理在2011年4月該工程的開工典禮上指出,從長遠來看,該項目將對實施5 a“增長與轉型計劃”起著重要的和決定性的作用,同時也可以促進貧困地區(qū)的發(fā)展。工程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據(jù)預計,該工程提供的電力占5 a計劃期整個電力供應的65%~87%。
為了幫助大壩融資,埃塞俄比亞在華盛頓發(fā)起了籌款活動,為大壩建設籌集資金。到2012年6月,所籌資金已超過150萬美元。項目相關負責人闡述了大壩對國家、地區(qū)和國際的重要性,及其對國家工業(yè)化進程的推動作用。
自大壩開工1 a來,工程進展順利,已開挖的土方超過170萬m3。一臺碎石機已經(jīng)開始工作,每小時碎石量達2 t。
工程施工承包商為意大利的薩利尼Costruttori Spa建筑公司,大壩位于青尼羅河上,地處蘇丹和埃及的上游。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尼羅河水量85%來自青尼羅河。最近,蘇丹已申明支持該計劃,表示了解大壩帶來的影響和收益,而且會最大限度予以利用。與此同時,埃塞俄比亞堅持認為,項目不會對下游國家造成不利的影響。埃塞俄比亞和其他一些國家團體成立了10個技術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就大壩可能會對下游沿岸國家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了考察。對于該項目,埃塞俄比亞政府指出:項目不僅能滿足國內的能源需求,而且也能為鄰國提供電力,關鍵是有助于要確保該地區(qū)的和平安全。
自2003年對國家投資規(guī)則進行修訂完善后,便開始引進境外投資。國內外的私人投資者現(xiàn)都可參與水電、風能、太陽能和熱能的開發(fā)。埃塞俄比亞水電、風能、太陽能和地熱能源等可再生能源蘊藏量巨大。近年來,埃塞俄比亞政府決定增加和擴大能源生產(chǎn),并促進其他大型水電項目的完成。這些項目包括:
(1)特克澤(Tekeze)電站,裝機300MW。
(2)吉爾格爾吉貝Ⅱ(Gilgel GibeⅡ)電站,裝機420MW。
(3)貝萊斯(Beles)電站,裝機460MW。
作為該國唯一的電力供應商,EEPCO未來其他的水力發(fā)電計劃包括:
(1)Amerti-neshi綜合水力發(fā)電廠,裝機1000MW。
(2)吉貝Ⅲ(GibeⅢ)電站,裝機1870MW。
(3)其他中期和短期發(fā)電項目,裝機3668MW。
埃塞俄比亞的水電蘊藏量大約為45000MW,目前僅開發(fā)了2100MW。預計到2015年,水電發(fā)電容量將超過7000MW,加上其他能源的開發(fā),預計該國的發(fā)電容量可達10000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