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麗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 外國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基于功能翻譯理論探討出租車公示語的英譯
孫 麗
(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 外國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根據功能翻譯理論,翻譯是一種有目的的交際活動,它化解了語言文化障礙,使跨文化交際行為得以順利完成。以我國某市的出租車公示語為研究文本,發(fā)現(xiàn)其譯文存在語言和語用兩方面的誤譯。通過對比中美出租車公示語,筆者建議,一方面,譯者需要用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思維方式審視問題,提高自身的翻譯實踐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相關監(jiān)管部門可以結合我國國情,并同時借鑒國外出租車公示語的翻譯方法,使出租車公示語的英譯文切實起到跨文化交際的作用,避免誤譯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功能翻譯理論;出租車公示語;誤譯
公示語即為“公開和面對公眾,告示、指示、提示、顯示、警示、標示與其生活、生產、生命、生態(tài)、生業(yè)休戚相關的文字及圖形信息”。[1]隨著中國與國際間的友好往來及經濟合作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工作、學習、生活、旅游,英語的使用已經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公示語的英譯是我國對外宣傳的一個窗口,其翻譯效果直接影響到中國的國際形象。
國內出租車公示語大致由兩部分組成:出租車里程計價表和乘車監(jiān)督卡。基于功能翻譯理論,本文以我國某市(以下簡稱XX市)出租車里程計價表和乘車監(jiān)督卡的英譯為例,探討我國出租車公示語的誤譯情況,并為出租車公示語的英譯提出建議。
漢斯·威米爾(Hans Vermeer)創(chuàng)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論:翻譯的目的論(the Skopos theory)。他提出翻譯是人類的一種行為活動,而且還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活動,因為行為發(fā)生的環(huán)境置于文化背景中,不同文化又具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價值觀,因此翻譯也并非一對一的語言轉換活動。在威米爾的“目的論”的基礎上,賈斯塔·赫茲·曼塔利(Justa Holz-Manttari)進一步發(fā)展了翻譯理論,認為嚴格意義上的翻譯只是翻譯行為(translational action)的一種,譯者是跨越語言文化障礙的專家,負責按委托人的要求設計合適的信息傳遞物(message transmitter)。由此可見,在功能派看來,翻譯是一種有目的的交際活動,它化解了語言文化障礙,使跨文化交際行為得以順利完成。[2]
根據功能派翻譯理論,“好”的譯文是那些相對而言能夠發(fā)揮“功能”的或者對于翻譯目的更為“恰當”的譯文,不恰當?shù)尼屃x、不正確的意義理解、母語干擾、錯誤解讀、過度翻譯、無意義話語等都可認為是翻譯錯誤 (Nord, 2001)。[3]Nord(2001:75-76)將翻譯錯誤大體分為語言翻譯錯誤、語用翻譯錯誤、文化翻譯錯誤和文本特有翻譯錯誤。本文對我國XX市出租車的公示語英語譯文進行研究,總結出語言和語用兩方面的誤譯。
1.語言翻譯錯誤。
語言翻譯錯誤的產生是由于譯者對語言結構的處理不當,不符合譯入語語言規(guī)范,主要包括拼寫、語法和詞法錯誤等。在XX市出租車公示語翻譯中,Dear Sir of Madam中of應為or;該市名稱的英語翻譯中首字母沒有大寫;“如乘客遇到出租車司機出現(xiàn)違規(guī)現(xiàn)象,可進行投訴”的翻譯是“You may lodge a complaint if you encounter driver's action against rules”,顯然,本句翻譯中driver's 前應添加定冠詞the,從而使其符合英語語法特點。
2.語用翻譯錯誤。
語用失誤現(xiàn)象是會話人(或語用人) 因缺乏準確理解或有效使用語言的能力而造成表述或理解失誤。[4]Thomas(1983)認為,當說話人在某一表達中使用的語用方式不同于將該語言作為母語使用的說話者在這一表達中經常使用的語用方式時,失誤就產生了。[5]何自然(1997)進一步分析了造成語用語言失誤的原因。其中包括(1)違反操英語本族人的語言習慣,誤用英語的其他表達方式;(2)不懂英語表達方式,套用母語的表達結構;(3)將漢英詞語等同,造成失誤。(4)只理解字面意思,弄不清說話人的真正用意;(5)濫用完整句,忽略完整句在特定場合下可能帶來的特殊含義;(6)混淆同義結構的不同使用場合。[6]
在筆者的研究文本中,主要出現(xiàn)了非慣用法和意圖失真兩方面錯誤。在慣用法方面,“出租車計價方式”的譯文是“How to pay taxi”,而在英語中,其對應詞為“taxi rates of fare”;“起步價”的英語對應詞是“flag drop”,而在譯文中卻翻譯成了“basic fare”.另外,“在車窗兩側貼有……”被譯成“...on each side of the taxi”,顯然,兩者的意思完全不同,譯文與原文意圖完全不符,此譯文的意思是“…在車的兩側”,該譯文應為“…on both side windows”或者“…attached to the side windows”.
本文的研究文本中,XX市的出租車公示語包括兩個部分:里程計價表和服務監(jiān)督卡,相應的譯文繁瑣、欠簡潔,英文字數(shù)就達200以上。筆者將美國加州核桃源市的出租車公示語作為參照,發(fā)現(xiàn)該市出租車內張貼的告示語將監(jiān)督部門聯(lián)系方式與計價方式合為一體,統(tǒng)一叫做“... Cab Co. Taxi Rates of Fare”,意為“某出租公司計價方式”,內容則包括了當?shù)鼐降刂放c聯(lián)系電話、出租車公司地址以及不同時段的兩種計價方式,內容精練、一目了然,英文字數(shù)則僅為60左右。
此外,以計價方式為例,我國XX市的計價方式譯文為“Basic Fair: 8 RMB for the first 3 km, 2 RMB for every km above 3 km, 30% added in the night(10.00-5.00 am), 2 RMB for waiting every 5 minutes.”而核桃源市的出租車計價方式則分為Rate 1(計價方式1)和Rate 2 (計價方式2),以其中的Rate 1為例,“Flag Drop $ 2.75 Rate Per .1 mile $ 0.25 Rate Per Mile $ 2.75 Waiting Time per-hr $27.50 $ 0.25 Per 33 Seconds”,六項內容縱向排列,收費標準一目了然、便于乘客查看。
盡管中美國情不同,計價方式也有所差異,但是相關監(jiān)管部門可以結合我國國情,同時借鑒國外出租車公示語的翻譯方法,使出租車公示語的英譯文切實起到跨文化交際的作用,避免誤譯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這將有利于推動中國的國際化進程。
威米爾的目的論強調翻譯要以讀者和讀者文化為中心,不再把“信”和“忠實”作為首要標準,而是以預期目的來判斷譯文是否成功,所有的翻譯都指向其預定的對象,因為翻譯本身是為目的語使用者創(chuàng)造其語言背景的文本。而在實際的公示語翻譯中,譯者受自身語言水平、知識面窄等因素的影響,在實際翻譯中出現(xiàn)各種問題,所以譯者需要用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思維方式審視問題,以提高自身的翻譯實踐操作能力,避免誤譯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與此同時,有關部門應盡快設立翻譯資格認證機構和譯文權威審定機構, 凡對外使用的路標、廣告印刷品等必須送審,譯文確定后方可公開使用?!盵7]出租車是外國客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對于出租車公示語翻譯的規(guī)范化、統(tǒng)一化問題,亟待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1]呂和發(fā),單麗萍.漢英公示語詞典[M].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李燕敏.以功能派翻譯理論解讀商標翻譯[J].山東外語教學,2007(05):106-108.
[3]Nord,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洪崗.跨文化語用學研究若干問題的探討[J].外國語,2001(2).
[5]Thomas J.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2).
[6]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7]王銀泉,陳新仁.城市標識用語英譯失誤及其實例剖析[J].中國翻譯,2004,25(2).
ClassNo.:H315.9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鄭英玲)
C-ETranslationofPublicSignsintheTaxifromthePerspectiveofFunctionalism
Sun L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City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Liaoning 116600,China)
According to functionalism, translation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which could guarantee a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In the paper, the author studies the public signs in the taxi of a certain city in China, and finds out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translation errors: linguistic and pragmatic errors. By comparing the public signs in the city taxi concerned with those of an American city, the author offer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On one hand, translators need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look at the targeted material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transl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levant regulatory authorities should borrow from the public signs in the foreign taxis, combining with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functionalism; public signs in the taxi; translation errors
孫麗,碩士,講師,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
1672-6758(2013)04-0065-2
H315.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