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青林
(荊楚理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湖北 荊門 448000)
試論英語指稱的方式和途徑
萬青林
(荊楚理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湖北 荊門 448000)
語義學的一大任務是闡明詞語與世界上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而這種聯(lián)系的確立離不開指稱。探討詞語是通過哪些方式和途徑來確定指稱對象,也就可以正確把握詞語與事物之間的關系。英語指稱慣用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是非語言的語言的指稱、描述性的指稱、 冠詞的指稱、代詞的指稱、語境中的指稱、從句的指稱六種,掌握這六種指稱方式,對于正確表達、成功交際均有重要意義。
指稱;指稱方式;照應;語境
在實際話語中,我們經(jīng)常使用某些詞語表示我們所要指的人或事物以及事件等,使該詞語與所指對象在特定的語境中建立一種對應關系,這種對應關系即指稱關系。要建立指稱詞語與所指對象之間的聯(lián)系,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和途徑來確定。關于這個問題,現(xiàn)代的西方哲學家、語言學家們所持的觀點不一,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樣的表現(xiàn)形式,其目的都是要讓聽話人明白所指為何,所以我們應該采用折中的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本文經(jīng)過梳理、總結,提出了以下六種為大家所接受并且可行的方式和途徑。
1.手勢語的指稱。
手勢語是指以手的動作和面部表情表達思想,進行交際。胡壯麟認為,手勢語是聯(lián)系詞語和所指事物的最直接的方式。[1]例如,當別人問及“what is tree”時,可以通過指向視線范圍內的一棵樹來表明“that is tree”,這時聽話人一下子就會明白:“哦,原來樹就是那個樣子的”。這種方式既清晰明了又淺顯易懂,特別適用于兒童教學。我們的非語言體系中還有大量的手勢語。例如:向上伸出大拇指,在中國表示夸張和贊許;在日本表示男人、您的父親、最高;在韓國,表示首領、父親、部長和隊長;在歐美一些國家則是搭車的手勢;在另一些國家,其意是表示數(shù)字。這些手勢語不僅代表一定的意義,而且在不同的國家代表不同的意義,當然這大部分是由于歷史和文化的差異造成的。
2.標志語的指稱。
我們在生活中到處可以看見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標志,當我們看到這些標志的時候,即使不用任何語言進行闡述我們都能明白其意思。比如:當我們看到門上有“W.C”的標志時,我們就知道那里是廁所,如果前面還有一個女性圖像標志時,就知道那是女廁所;當我們看到某地有一個香煙上面打叉標志時,就知道那里禁止吸煙;當我們看到某輛車前有四個圈兒的標志時,就知道那是一輛奧迪車。像這樣的例子枚不勝舉??梢?,這些標志語已經(jīng)作為語言的一部分為大家所接受。當然標志語的接受性具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讓大多數(shù)人了解進而成為一種普遍的事物。
描述性指稱是通過一系列詞語來描述該事物特有的特征來確定指稱對象的方式,這就是所謂的摹狀語論。Russell指出,普通專名是縮略的或偽裝的摹狀詞,它的指稱對象是依據(jù)有關指稱對象的一系列摹狀詞加以確定的。如“Aristotle”這個專名的指稱對象是依據(jù)“古希臘的哲學家”“Plato的學生”“第一本《形而上學》的作者”等摹狀詞加以確定的。[2]在解釋專有名詞和有定性名詞短語時這種釋義方式特別有效。比如:當我們說最有影響的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時,我們用“影響最大的語言學家”和“諾姆·喬姆斯”來指定一個人,用“麻省理工學院”來指一所特定的教育機構。這種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很快確定指稱對象,因為我們所用的描述性詞語都是該事物區(qū)別于它事物的特有的性質。但是,這只是一種確立指稱的方式,不能把它同專門的含義等同,它們只是一種包含關系。一個專名的一個或一組摹狀詞只是他的詞義的一部分,它只是一種映射而不是函數(shù)。
1.定冠詞的指稱。
英語定冠詞“the”用以特指人或事物,表示名詞所指的人或事物是同類中的特定的一個,以別于同類中其他的人或事物,相當于漢語中的“那個”或“這個”的意思。通常情況下所提及的事物是非常普遍的、到處可見的事物時,為了區(qū)分其中的某一個別,我們采用加定冠詞的方式來表指稱。這是一種常見的指稱方式。如“the book on the desk”(桌上的書),通過加“the”來達到指稱的目的。
2.不定冠詞的指稱。
不定冠詞“a/an”在句子中最大的語法功能是:用在可數(shù)名詞的單數(shù)形式前表示泛指一類人或事物區(qū)別于它類。徐烈炯認為:“帶不定冠詞的名詞,有時候是指稱,有時候不是指稱,根據(jù)語法因素和語用因素而定?!盵3]比較一下下面一組例句:(1)小李買了一本英語書。(2)小李想買一本英語書。第一句中有表示完成的助詞“了”,說的是既成事實,“一本英語書”就是指他買下的那一本;而第二句說的是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對象,也許還沒有,這時候的“一本英語書”不一定有所指,這也即是徐烈炯所說的“主語屬于主日語(argument),表語屬于謂詞(predicate),主日語可以指稱,謂語不可以指稱?!盵3]
1.物主代詞的指稱。
代詞是語義學研究的重點之一,代詞的基本功能不是取代而是指別。物主代詞是指名詞性屬格代詞,包括mine、 yours、 his、 hers、ours、theirs, 它們在句中起名詞詞組的作用,可做主語、主語補足語、賓語、介詞補足成分以及同位語。物主代詞屬于代詞范疇,同樣具有指別功能。例如:I have your ticket, we lost ours.此句中的“ours”用了物主代詞的指稱作用,它指的是“our ticket”。 可見,物主代詞的指稱對象一般都是句子前面出現(xiàn)過的內容,其使用正是為了避免內容重復。
2.人稱代詞的指稱。
章振邦認為:“人稱代詞及其屬格形式和反身形式通常指特定的人和物,這是人稱代詞的特指用法(specific reference)。但是,某些人稱代詞也可以泛指一般的人和物,這是人稱代詞的類指用法(generic reference)?!盵4]英語中一般泛指“人們”的代詞有四個,即one、we、you、they。例如:
(1)One can do one’s best.
(2)We must be conscientious in our work if we value our careers.
(3)If you want to see the ruins, you must go on food.
(4)Oyster are delicious, and they are inexpensive.
雖然以上四句中的“one”“we”“you”“they”都是表類指,但是它們有一定的區(qū)別:“One”和“we”都是用于正式語中,而“you”和“they”常見用于非正式語體,口氣親切。
語境中的指稱就是語境中的照應關系。照應(reference)又譯作“所指”,屬于語義范疇。對于一個詞語的解釋,如果不能從詞語本身得到解決而必須從該詞語所指的對象中尋求答案,就產(chǎn)生了照應關系。而語境照應則是指凡是指代對象沒有在語境中表示出來而僅存在于特定的情景之中的照應關系。一般語境中的照應是通過代詞的使用而建立起來的,根據(jù)代詞的種類特點可分為人稱照應(personal reference)和指示照應(demonstration reference)
1.人稱照應。
人稱照應就是指人稱代詞、物主代詞、反身代詞以及物主限定詞與其指稱對象之間的照應關系。上面我們已經(jīng)談到了關于人稱代詞的指稱,下面著重介紹一下“it”為代表的人稱代詞的語境指稱?!癷t”在句中除了作主語和賓語具有一定的指稱作用外,同時“it”在句中作形式主語和形式賓語也同樣具有指稱作用,這時我們可以根據(jù)語境來判斷它指代的事物。例如: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do the job.此句中的“it”做形式主語,它所指的是“to do the job”。
2.指示照應。
指示照應是指由指示代詞和指示限定詞實現(xiàn)的照應關系。指示代詞有this、 that、these、those,它們本身作為指示代詞有指代功能,既可指代前面的內容又可指代后面的內容。例如:I’m going to buy the house. That will cost me a lot of money.此句中的that是指“buy the house”這個動作。指示代詞在語境中可以起到前后照應、通順連貫的作用。
從句也是指稱的一種方式。在定語從句中,作為關系代詞的who、、 whom、 whose、 that、which等和作為關系副詞的when、 where、 why 等關聯(lián)詞都可以用來表示指稱,其指代的是其先行詞。
綜上所述,以上六點是英語指稱的幾種表現(xiàn)形式,其中最常見的要算是代詞的指稱,其它的幾種也比較普遍,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后的使用中要正確選擇,究竟哪一種更適合具體的情況。
[1]胡壯麟.語言學教程(修訂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327.
[2]涂紀亮.西方語言哲學研究的現(xiàn)狀與前景[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35(05):323-330.
[3]徐烈炯.語義學[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0:8-9.
[4]章振邦.新編英語語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2000:148.
ClassNo.:H313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蔡雪嵐)
DiscussionoftheWaysandApproachesofEnglishReference
Wan Qingl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Jingchu Polytechnic Institute, Jingmen, Hubei 448000,China)
One of the missions of semantics i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ds and the things in the world,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can’t be completed without the reference of words . After knowing the ways and approaches to which the words refer , can we also grasp the natur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ds and the things. There are six kinds of reference, the conventional forms are nonverbal language reference, descriptive reference, article’s reference, pronouns’ reference, the reference in the context and the reference of the clause. Mastering the six kinds of reference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the correct expression and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reference;reference mode;correspond;context
萬青林,碩士,講師,荊楚理工學院。
1672-6758(2013)04-0061-2
H3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