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田田
(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江蘇南京 210098)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育齡流動婦女的人數愈來愈多,一方面為我國的計生工作帶來了嚴重的挑戰(zhàn),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對育齡流動婦女提供相應服務。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利用網絡技術加強對于育齡流動婦女的信息采集就成為提高計生工作的有效手段。
流動人口信息包括兩種,分為動態(tài)信息與基礎信息。其中動態(tài)信息主要在現在的居住地來采集,又分為定位識別信息與管理服務信息。基礎信息則需要在戶籍地采集,包括了計劃生育的所有個案信息,此模式的基本框架主要包含以下幾個內容:
在居住地采集信息的目標對象指的是流動人口在現居住地居住超過半個月,并且是16周歲以上的育齡婦女。根據這些人的流動區(qū)域與方向大體上有三種:省外流動的育齡婦女、省內流動育齡婦女、省內流出的育齡婦女。
采集流動育齡婦女有以下幾種方法:
1.2.1 基層單位登記。信息采集人員主要由村委會的計劃生育工作者或社區(qū)居委以及戶籍民警組成,可分為兩步來完成采集工作:第一是進行普遍采集,對流動人口的去向進行掌握。第二是采集個別的服務信息,通過WIS與公民信息系統對個別的重點對象進行跟蹤,采集其具體的信息資料,然后實施有具體措施的管理和服務,并把這些信息錄入并存檔。
1.2.2 通過公民信息系統。此系統是通過WIS系統與公民信息系統相連接,把流入到社區(qū)的人口實現共享,再通過WIS系統把具體的信息自動分配到各個基層,由基層單位負責上門信息采集的一種客戶端軟件。
1.2.3 通過國家流管平臺。把全國的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信息通過WlS系統可以實現自動分揀,知會到全國各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鎮(zhèn)就可以根據這些采集來的信息及時更新記錄或者查詢信息。
1.2.4 通過WIS系統。匹配或者檢索省內的流動信息,WIS可以為流出地與流入地提供相關信息,然后他們就可以把這些信息在客戶端的軟件庫中進行完善,隨著下一次的數據更新到本省的WIS數據庫。
1.2.5 通過聯動交換網絡。流入人口大省可以和流出人口大省建立一個聯合的管理機制,以本省的WIS為一個中心,彼此交換共享網絡信息。
鄉(xiāng)鎮(zhèn)在計算機中錄入了人口定位信息與管理服務信息以后,要把這些數據及時地進行上報。然后省級數據中心再根據各個地區(qū)報入的信息來建立中心數據庫和流入人口定位識別信息系統,通過系統可以自動地把這些信息分配到戶籍地。而戶籍地的各級計劃生育工作人員就可以隨時來瀏覽或者下載這些數據。以省級WIS為依托,各級的計生管理部門就可以實現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信息交互,市、縣這兩級的計生管理部門還可以隨時對本轄區(qū)的人口計生數據進行匯總和分析。并且還能夠在協議授權的范圍內實現WIS與全國流動人口信息交互平臺和地方公安部門的公民信息系統的信息共享。
把建設WIS作為工作核心,具體應從四個角度來加快信息化的建設:第一是重點的網絡層次要突出。建設信息網絡應該分為兩級:一是微觀層級;二是宏觀層級。微觀層級指的是直接管理流動人口信息的鄉(xiāng)級。在省內或者全國范圍內來管理流動人口的屬宏觀層級。這兩個級別屬于重點的網絡層次,在建設中應該放在優(yōu)先的位置上。第二,采用虛擬專用網絡。實現信息共享,其優(yōu)先條件就是通過外部互聯網來傳輸信息,而不是利用內部的專用網絡,利用虛擬專用網絡就能夠使網絡與信息安全得到基本的滿足,并且這種方式建設的周期比較短,節(jié)省資金,還可以達到很高的共享程度。第三,管理數據要集中。計劃生育系統的個案信息要集中在省一級的數據庫中來統一管理,也就是要建在宏觀層級,如果沒有宏觀層次,那么就不要著急地去新建,如果已經建立了那么就要和省或以上級別的WIS連接起來,這樣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它的功能。在直接對數據進行管理的情況下,鄉(xiāng)、縣、市這三級就可以對各類信息進行查詢、匯總、分析和監(jiān)控了。第四,WIS軟件要普及使用。各個層級的計生工作領導要發(fā)揮帶頭作用,努力學習和應用這一系統軟件,同時還要號召所有的工作人員來學習和應用。
通過對流動人口信息管理模式的構想,需要對計生系統的統計業(yè)務與交流信息的流程進行重組,重組的工作重點是:在管理個案信息方面,基礎信息由戶籍地負責,動態(tài)信息則由居住地負責;在采集信息方面,簡單的定位信息由一般的工作人員負責,而重點的工作人員則需要負責各種管理信息的擴展采集;在交換信息方面,普通的工作人員可以利用WIS來直接查詢信息,而重點工作人員則需要通過戶籍地的鄉(xiāng)鎮(zhèn)計生辦來對信息進行核查。重組的具體內容:一是基礎信息歸集流程的重組。流動人口的基礎信息一般指的就是他的戶籍地所記錄的個案信息,歸集這些信息需要一步一步地手工錄入到電腦中,另外還需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及時更新,以確保其正確性。二是對動態(tài)信息管理流程進行重組。流動人口的動態(tài)信息應該由原來的那種主要由戶籍地登記的形式,改變?yōu)橛删幼〉貋聿杉ㄎ恍畔?,通過WIS來對流動人口的基礎信息進行查詢,如果需要的話再委托給戶籍地來對相關信息進行核查。四是對個案信息的交換流程進行重組。
要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育齡流動婦女人口信息網絡管理機制,那么管理制度的有序運行是重要的保障。具體需做到以下幾個統一:第一是建設模式的統一,以全國“一盤棋”為出發(fā)點,以互聯網為依托,以省為單位建立數據庫,實現省與省之間直接交互信息;第二是技術標準的統一,各省市的WIS建設一定要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這樣才能實現便捷而有效的信息共享;第三是基本需求的統一,國家人口計生委要確立一個統一的個案基本信息,然后各省市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添加個性項目,這樣就可以為全國信息交互打好的基礎。四是工作紀律的統一。戶籍地要對個案信息進行及時的更新,現居住地要按照要求對流入育齡婦女人口的信息進行及時的采集與登記;戶籍地必須在15個工作日內對居住地發(fā)出的查詢需求信息予以準確地回復,并且還要在7個工作日內對居住地提交的個案信息進行更新。
現在,政府的外網系統建設還不夠完善,但是有些部門已經開始運行專業(yè)的信息網絡了,那么各級的人口計生系統也應該借此機會,主動按照相關規(guī)定和各個政府部門間建立信息共享的機制,實現“三雙向”。一個是網絡的雙向來聯通。根據兩方的預先約定的接口方式和相關的技術標準,和各個相關的部門在信息網絡方面實現互聯互通,同時還要按照兩方在權限方面的約定來互相使用權限范圍內的信息項目。一個是信息交換的雙向化,來自計生部門的個案信息和來自公安戶籍部門的戶籍信息在育齡婦女的具體信息是互補的。所以,在和有關的部門進行商榷時,一定要按照既定信息項目,實行對等的信息交換。三是查詢雙向免費。就是有關部門可以共同免費享有個案信息,保證鄉(xiāng)鎮(zhèn)以上的計生機構可以在對方的網絡平臺進行登錄并查詢育齡婦女的詳細信息。
當WIS系統可以正常運行以后,就需要建立起以現居住地為主的考核,改變過去那種以戶籍地考核為主的情況。實現這一轉變的方法是:第一,在戶籍地考核內容中納入個案信息的質量。在平時考核與年度考核中,現場調查內容要包含個案信息的完整性與準備性,這樣就可以引導戶籍地的基層單位重視個案的基礎信息質量。第二,在現居住地的考核內容中納入信息采集的情況。在對城市人口計生工作進行考核時,要把現場調查得出的流入已婚育齡婦女的樣本和WIS記載的流動人口定位信息進行比較,并把比較的結果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計算評分,這樣就能引導現居住地加強這一方面的工作。第三,在兩地考核中納入違法生育的情況。首先可以對本省范圍內的出現的流動人口非法生育進行雙向考核。對在現居住地居住6個月以上,連續(xù)離開戶籍地不到三年的,要求對兩地的管理都追究責任。對在現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連續(xù)離開戶籍地三年以上的,同時戶籍地有真實的個案信息,還積極配合現居住地管理的,那么就只追究現居住地的管理責任,其他的違法生育情況就只追究戶籍地的管理責任。
育齡流動婦女的出現是我國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表現之一。在目前全球信息時代,加強育齡流動婦女信息采集系統建設,能夠為我國計生工作和計生服務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對于推動計生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王野.如何提高出租屋信息采集效率[J].商業(yè)經濟.2009(12)
[2]王志峰.城郊結合部流動人口創(chuàng)新管理[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13)
[3]孔冬.體制重構與權利回歸——沿海發(fā)達地區(qū)創(chuàng)新流動人口管理模式探析[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