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響
(大連醫(yī)科大學 外語教研部,遼寧 大連 116044)
每一種語言中都有表示色彩的詞匯,而這些詞匯的含義在不同的語言中卻有著很大的差別,這些差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語言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化的學習,了解這些差異才能更深入地了解這種語言及其文化背景,這對語言學習者會有很大的幫助。
Paul Kay 和Chad McDaniel 就各種語言中所出現(xiàn)的色彩在Brent Berlin 和Paul Kay 研究基礎(chǔ)之上加以完善,得出如下結(jié)論:在所有語言中,表示色彩的詞匯都不止一個。第一階:所有語言中都有“黑色”(black)和“白色”(white);第二階:若某一語言有3個顏色詞,其中會有“紅色”(red);第三階:若某一語言有4個顏色詞,其中會有“黃色”(yellow)或“綠色”(green),而不是兩者都有;第四階:若某一語言有5個顏色詞,其中會有“黃色”(yellow)和“綠色”(green);第五階:若某一語言有6個顏色詞,其中會有“藍色”(blue);第六階:若某一語言有7個顏色詞,其中會有“棕色”(brown);第七階:若某一語言有8個以上的顏色詞,其中會有“紫色”(purple)、“粉色”(pink)、“橙色”(orange)、“灰色”(gray)中的一個或它們中的一種調(diào)和。[1]
盡管各種語言中都有字面意思相同的顏色詞,但因其存在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其所表達的文化含義則有很大差距?,F(xiàn)以幾種顏色詞為例,來探尋其背后的文化差異。
黑色是一種禁忌色,在英語和漢語中都與死亡或葬禮有關(guān),象征著不吉利,因而出現(xiàn)了一些詞匯:black tiding(噩耗)、black memory(對死者悲痛的記憶)、black box(記錄飛機失事的黑匣子,實際上它的顏色是橙色的)、black flag(昔日為表示死囚已被判決而懸掛的黑旗)、black knot(黑癌病/死結(jié))、a black sheep(害群之馬)。
漢語中也有類似的詞匯,如黑道日是指不吉利的日子(與黃道日相對)。黑色也進一步引申為不良的,如黑社會、黑吃黑、收黑錢等。
在英語文化中,“白色”(white)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英國地處北溫帶,屬溫帶海洋性氣候,一年四季溫差不大,有利于綿羊的生長,白色的羊毛給了他們無數(shù)美好的想象,因此白色象征著純潔、圣潔,是西方的尊色。西方婚禮中新娘穿白色婚紗的傳統(tǒng)由來已久,寓意著新娘的純真圣潔,也象征著這對新人愛情的純潔和忠貞,[2]因此出現(xiàn)了如下一些詞匯:a white soul(純潔的心靈)、white man(高尚、有教養(yǎng)的人)、white hand(廉潔,誠實)。
而在漢語中,白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禁忌色。在人類初始階段,我們的祖先弱小而無力,無法抗拒兇惡猛獸的攻擊,光天化日的白天使他們暴露無遺,又有隨時被捕食的危險,由此對白色產(chǎn)生了本能的恐懼,因而白色象征著兇兆、死亡。如自古以來親人死后親屬要穿白色孝服辦“白事”,出殯時要打“白幡”?,F(xiàn)代漢語中還有“白色恐怖”、“白區(qū)”之類的詞匯?!鞍住弊值呐缮型饺弧⑤p視、無價值之意,如一窮二白、白送、白丁等。
但在具體的語境中,差異也很大。比如white elephant,漢語中是一種商品的品牌,而在英語中有一個典故:源自Siam(如今泰國)。該國白象十分珍稀,但飼養(yǎng)起來卻很昂貴。古代有個國王為從經(jīng)濟上打擊某腐敗官員,就贈以白象,使之破產(chǎn)。[3]因此,英語中white elephant 指昂貴而無用的東西。此外,white 在英語中還有一些其他的含義,例如white crow(稀有之物,而非白烏鴉)、white day(黃道吉日,而非白天)、white horses(波峰有白色泡沫的海浪,而非白馬)、[4]white coffee(加入牛奶或奶油的咖啡)、white lie(無害的謊言)、white mail(中國武俠小說中俠義大盜劫富濟貧的行為)、[5]white witch(做善事的巫婆,民間傳說witch 是身穿黑衣、頭戴尖帽,騎著掃帚把的巫婆)、white war(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指經(jīng)濟競爭)、white goods(體積大而單價高的家用電器)、white coal(水利)、white sale(大減價)。
中國人對紅色情有獨鐘,認為紅色表示大吉大利,可以避邪。過春節(jié)寫春聯(lián)用的總是紅紙,婚禮上的“喜”字也是紅色的,紅色是吉祥與喜慶的象征。民間流傳“紅紙頁黑字,必定是喜事”這句話就說明了這一點。[6]從用詞來說,也是這樣,例如走紅、紅運、紅人、開門紅、紅利等。
在漢語中,“紅”字幾乎成了福祿吉祥的代名詞,比如很多人在本命年都要穿上紅色,以求平安、好運。而在英美人心中,“紅”字可沒有喜慶、成功之義,相反,他們對red 的文化心理往往是傷心可怕的東西,因為紅與鮮血的顏色一樣,很容易使他們聯(lián)想到車禍、災難、兇殺、血戰(zhàn)等方面。[6]也有說法認為,源于西班牙斗牛時公牛見到紅色的東西就狂怒的情景,紅色表示“令人生氣的”。[7]例如red light(危險信號)、red hunter(迫害進步人士的人)、red tape(官樣文章)、red battle(血債)、red hands(沾滿鮮血的手)、red handed(正在犯罪的)、red ruin(火災)。紅色在英語中可進一步引申為“赤字”、“虧空”、“負債”等,比如to be in the red(赤字)。
漢民族崇尚黃色,是因為其代表東西南北四方中央的正色,是黃皮膚民族的象征。漢民族愛用黃色因為我們是“炎黃子孫”,生長在“黃土地”上,母親河是“黃河”。黃色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帝王之色,是權(quán)力的象征,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穿黃色,普通百姓是不能穿黃色的。因此出現(xiàn)了一些正面含義的詞匯,如“黃袍加身”、“黃道吉日”、“黃花閨女”等。隨著皇權(quán)的衰敗、民主的傳播,人們對黃色也并非都是溢美之詞,現(xiàn)代漢語中,出現(xiàn)了代表低俗、失敗之含義的詞匯,如黃色書刊、公司黃了、那件事情黃了等。
在英語中,黃色則沒什么出奇的地方,有時代表膽怯、猥瑣,例如yellow dog(卑鄙的人)、yellow streak(膽怯)、yellow press(聳人聽聞的報紙)、yellow belly(懦夫)、yellow union(黃色工會,指破壞與搗亂)。
綠色以其鮮艷而為大多數(shù)民族所喜歡且常用,其某些象征性乃國際通用,例如green light(綠燈)、green peace(綠色和平)、green revolution(綠色革命)。在英語中,綠色還有一些特殊的象征用法,例如green power(金錢的力量,因為美鈔是綠色的)、green-eyed(嫉妒的)、green hand(生手、新手)。
在中國古代,綠色有低微、下賤的含義。唐代七品以下的官僚穿綠衫,宋元時代社會底層人物也都穿綠衣服;清朝八旗子弟兵舉黃、白、藍、紅旗,而漢族兵士則打綠旗。中國戲曲人物臉譜顏色都各具象征,其中綠色表現(xiàn)“兇惡”,如陰間青白鬼,對其他妖魔鬼怪的描寫也多為“青面獠牙”。[8]
有人說英國因其地理位置被認為是藍色海洋文化,藍色是英語民族最喜歡用的顏色之一。比如blue stocking 指女才子,“美國之音”的解釋為:A blue stocking refers to a literary lady or a talented woman.It started in the 18th century in London,where groups of men and women met in the evenings to discuss books and culture.They decided to replace dressed (women in blue stockings)to show their dislike for that fancy evening clothes of the time.
最初藍色的含義為忠誠和堅毅,例如a true blue指對自己的政黨或政府忠貞不貳的人,英國、美國和法國國旗中的藍色皆有此象征意義。后來blue 又衍生出懼怕、焦慮和情緒低落等喻義,例如in blue mood(心情不佳)、Blues(藍調(diào)音樂,指曲調(diào)憂郁的音樂)、blue Monday(令人沮喪的周一,因為漫長的一周才剛剛開始)。
綜上所述,色彩詞看似是一些很簡單的單詞,其背后卻常常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只有在平時注意積累和比較,才能更好地掌握這些詞匯,進而體會英漢文化中的異同,才會更好地掌握語言知識,更深入地理解中西文化差異。
[1]RAY V F.Human color perception and behavioral response[M]//HICKERSON N P.Linguistic anthropology.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80:123.
[2]成祖堰,劉文紅.英漢文化差異與顏色詞的翻譯[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116-117.
[3]熊潤芳.淺論英漢顏色詞的翻譯[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1):100.
[4]李振華,楊廣育.牛津現(xiàn)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1339.
[5]錢歌川.英語疑難詳解續(xù)篇[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67.
[6]靳梅琳.社會語言學與英語學習[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103-104.
[7]唐振華.英漢顏色詞的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1997(3):28.
[8]朱文俊.人類語言學論題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