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琴,費 揚
(浙江省富陽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浙江富陽311400)
·臨床研究·
胰島素泵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
孫麗琴,費 揚
(浙江省富陽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科,浙江富陽311400)
糖尿病,2型;胰島素;注射,皮下
胰島素泵治療是模擬胰島素生理性分泌模式,采用人工智能控制輸入裝置,通過持續(xù)皮下輸注胰島素方式控制高血糖的一種胰島素治療方式。本研究對新診斷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島素泵持續(xù)皮下胰島素注射和既往慣用的胰島素多次注射方法治療。觀察2組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旨在為糖尿病患者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簡易的治療方法。
1.1 一般資料:收集本院內分泌科2011年4—12月住院的90例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經飲食控制、運動療法失敗,未接受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治療。合并
高血壓17例,血脂異常23例。隨機分為2組。胰島素泵治療組(治療組)4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齡(52.3±17.8)歲。皮下多次注射胰島素治療組(對照組)45例,男性20例,女性25例,平均年齡(53.4±16.1)歲。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教育,治療期間予糖尿病飲食和適量運動等基礎治療。治療組使用美國美敦力公司生產的胰島素泵,經皮下持續(xù)輸注優(yōu)泌樂,其胰島素總量根據患者的體質量計算,將總量的50%作為基礎量,剩余的50%作為三餐前的負荷量。對照組采用早晚餐前應用諾和銳30針皮下注射。2組患者均采用監(jiān)測末梢手指三餐前血糖、三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共7次,根據血糖監(jiān)測情況調整胰島素相關劑量,并記錄低血糖的次數、血糖達標時間、達標時胰島素用量。
1.3 評判標準:血糖控制標準參照201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空腹3.9~7.2mmol/L,非空腹≤10mmol/L,低血糖<3.9mmol/L。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組治療前后血糖(空腹及餐后2h血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均能顯著降低少空腹及餐后2h血糖(P<0.05)。治療組胰島素用量、達標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2組共發(fā)生11例低血糖事件,治療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表1 2組治療前后血糖情況比較(n=45,±s,mmol/L)
表1 2組治療前后血糖情況比較(n=45,±s,mmol/L)
*P<0.05與治療前比較(t檢驗)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13.7±3.2 5.8±0.8* 17.3±4.1 7.6±2.2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14.2±2.1 6.3±0.7* 17.0±3.9 8.3±1.5*t>0.05 >0.05 >0.05 >0.05 0.88 1.26 0.36 1.76 P
表2 2組胰島素用量、達標時間、低血糖情況比較(n=45,±s)
表2 2組胰島素用量、達標時間、低血糖情況比較(n=45,±s)
組別 胰島素用量(U/d)達標時間(d) 低血糖(例,%)治療組 40.3±8.2 5.2±1.8 3(6.7)對照組 47.6±6.7 7.6±2.4 8(17.8)t或χ25.30 3.52 4.21 P <0.05 <0.05 <0.05
目前全球20~79歲糖尿病患者大約1.5億,亞洲是糖尿病的重災區(qū)[2]。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及診療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發(fā)病率逐年提高。2007—2009年在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分會組織下,全國14個省市進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學調查,通過加權分析,考慮性別、年齡、城鄉(xiāng)分布和地區(qū)差別的因素后,估計我國20歲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9.7%[1]。
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如失明、截肢、腦梗死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刂聘哐遣坏梢韵哐堑南嚓P癥狀,長期控制血糖還可以減少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Tripathy等[3]研究提示,胰島素分泌不足可能在糖耐量減低時就已經存在。外周組織對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障礙是2型糖尿病發(fā)病和病程進展的2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貫穿病程的胰島素抵抗及糖毒性和脂毒性對胰島β細胞的不斷損傷,導致了β細胞功能進行性衰退[4]。胰島素治療可以快速控制血糖,使血糖接近正常水平[5]。而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是治療新診斷2型糖尿病的最佳手段,在短期內可獲得理想的血糖控制[6]。作為一種特殊的胰島素輸入裝置,胰島素泵治療能夠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減少糖尿病急、慢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危險。其最大優(yōu)點是可精確細微調整基礎率,從而可有效控制“黎明現象”,并可有效降低夜間低血糖危險[7]。相對既往傳統(tǒng)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泵可以根據患者的血糖情況靈活地設定全天24h的基礎胰島素劑量,既可以增加清晨的基礎量,有效地克服“黎明現象“,又可以通過減少夜間基礎量,避免夜間低血糖的發(fā)生,從而使全天基礎血糖正常化。它通過餐前大劑量胰島素來控制餐后高血糖,使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圍。且其治療注射部位固定,吸收準確平穩(wěn),不會形成胰島素皮下“儲存池”,避免了運動后加速胰島素吸收的危險,從而降低低血糖事件的發(fā)生率。逆轉高血糖對胰島β細胞毒性作用,使β細胞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8]。
本研究顯示,2組均能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且治療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胰島素用量、低血糖發(fā)生率明顯少于或低于對照組。表明胰島素泵在糖尿病強化治療方面提供了安全、有效、簡單、易行且靈活的胰島素輸注方式,是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強化治療的最佳手段。
[1]寧光,潘長玉,孟迅吾,等.臨床內分泌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1:934.
[2]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1:15.
[3]TRIPATHY D,CARISSON M,AIMGREN P,et al.Insulin secretion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relation to glucose tolerance Boinia study[J].Diabetes,2000,49(6):975-980.
[4]PURREIIO F,RABUAZZA AM.Metaboiic factors that affect betacell function and survival[J].Diabetes Nutr Metab,2000,13(2):85-91.
[5]劉曉景,衛(wèi)海燕.1型糖尿病胰島素泵治療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1,38(2):63-64.
[6]邢莉,申虎威.地特胰島素加三餐前速效胰島素與胰島素泵短期強化治療對2型糖尿病的療效比較[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2):126-128.
[7]翁建平,李延兵,許雯,等.短期持續(xù)胰島素輸注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3,11(1):10-15.
[8]崔旭紅.胰島素泵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147-148.
(本文編輯:劉斯靜)
R587.1
B
1007-3205(2013)03-0351-03
2012-06-25;
2012-08-05
孫麗琴(1976-),女,浙江杭州人,浙江省富陽市人民醫(yī)院主治醫(yī)師,醫(yī)學學士,從事內分泌疾病診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3.0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