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汝巖,盧洪義,朱 敏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a.7系;b.飛行器工程系,山東 煙臺 264001)
高速動能體為惰性破片,不含引燃成分,與目標作用后不會釋放化學能。對飛機的毀傷包括穿孔、切割、引燃和引爆幾種,對飛機作戰(zhàn)性能會產(chǎn)生影響。被高速動能體沖擊的對象,可抽象成為靶板,此類問題屬于非線性的瞬態(tài)侵徹響應(yīng)問題,目前廣泛的采用數(shù)值仿真的方式進行研究。紀霞等[1]對彈丸侵徹三層均質(zhì)靶板進行數(shù)值模擬,分析了不同彈速、不同彈重產(chǎn)生的彈丸速度及加速度的變化;劉洋[2]利用ANSYS/LS-DYNA模擬著靶速度為2.0 Ma和2.5 Ma的戰(zhàn)斗部對多層間隔靶板侵徹的過程。對于飛機、導彈之類武器裝備的毀傷研究多集中于毀傷概率的研究[3-6]。本文借助ABAQUS軟件,采用Lagrange法對高速動能體對飛機不同部件的毀傷過程進行數(shù)值仿真研究,分析對飛機造成毀傷的動能體的直徑與速度,為高速動能體對對飛機的毀傷工程應(yīng)用提供參考。
1)KK級殺傷。飛機遭到打擊后受到的損傷會引起飛機立即解體,有時也稱之為災(zāi)難性殺傷;
2)K級殺傷。飛機遭到打擊后,30 s之內(nèi)其損傷將引起飛機失控;
3)A級殺傷。飛機遭到打擊后,5 min內(nèi)其損傷將引起飛機失控;
4)B級殺傷。飛機遭到打擊后,30 min內(nèi)其損傷將引起飛機失控;
5)C級殺傷。飛機的損傷程度使它無法完成規(guī)定任務(wù),但尚不足以將它從編制中去掉,也叫任務(wù)放棄殺傷。
高速動能體撞擊駕駛艙時,如果駕駛員頭部和軀干被擊中,認為駕駛員死亡,飛機無人控制,必然毀壞;駕駛員的左右上臂或左右下臂同時受傷,飛機無法控制,導致機毀人亡;如果大腿或小腿不管是單獨受傷或同時受傷,短時間內(nèi)可以支撐,時間長了,流血過多,駕駛員昏迷導致機毀人亡,所以大小腿4個部分同時受傷,會導致K級殺傷。
發(fā)動機艙內(nèi)裝有發(fā)動機、進氣道、飛行控制機構(gòu)、彈上電源等。發(fā)動機的任何一部分遭到破壞,都會使發(fā)動機損壞。壓氣機殼體大約為15 mm硬鋁,如穿孔會使尾部噴管溫度升高、推力下降;燃燒室殼體大約為20 mm硬鋁,如穿孔會使燃燒室損傷;發(fā)動機油管損壞,會使發(fā)動機油壓不足而失靈且點燃燃油;燃油調(diào)節(jié)裝置(油泵或濾油器)損傷可能使發(fā)動機失靈;尾噴管是投影面積最大最易損壞的部件;進氣道、飛行控制機構(gòu)、彈上電源等受損也會導致KK級殺傷。
油箱被穿孔,可使油箱結(jié)構(gòu)強度降低,在飛機振動和大過載飛行中,使油箱斷裂成幾部分或?qū)е嘛w機漏油,從而使飛機全部或部分失去燃油或使燃油燃燒,對戰(zhàn)機能造成C級以上的毀傷或KK級毀傷。
油箱被切割,可使油箱被切割成幾部分,致使飛機漏油,從而使飛機全部或部分失去燃油、燃油燃燒,對戰(zhàn)機能造成C級以上的毀傷或KK級毀傷。
油箱被引燃,可使油箱的燃油燃燒,致使飛機燃油減少、燃燒環(huán)境處的飛機零部件和電氣元件等被燒毀,從而使飛機全部失去燃油、失去控制、飛機發(fā)生爆炸,對戰(zhàn)機能造成C級以上的毀傷或KK級毀傷。
油箱被引爆,使飛機的油箱內(nèi)部壓力急劇升高,超過油箱所能承受的壓力而發(fā)生爆炸,可立即對戰(zhàn)機能造成KK級毀傷。
對于高速動能體對飛機的毀傷級別,一種毀傷可能導致其他幾種毀傷。當穿孔或切割分布密度較高時,孔與孔之間可以產(chǎn)生開裂和應(yīng)力集中,使毀傷面擴大,進而導致更高級別的毀傷。
根據(jù)高速動能體對飛機的毀傷模式分析可知,只要高速動能體對飛機的重要部件(發(fā)動機、油箱等)進行打擊,就可能對飛機造成不同級別的毀傷。
3.1.1 有限元仿真模型
進行高速動能體對飛機發(fā)動機部位的毀傷仿真研究時,將發(fā)動機部位中殼體最厚的燃燒室部位作為研究對象,將其等效為20 mm的硬鋁板。對不同直徑(Φ3 mm、Φ5 mm、Φ10 mm、Φ15 mm)的動能體以不同的速度(2 000 m/s,3 000 m/s,4 000 m/s)進行毀傷仿真。
建立幾何模型時,把高速動能體和等效靶板看作是均勻連續(xù)介質(zhì),認為整個侵徹過程是絕熱的,不計空氣阻力,不考慮重力作用。靶板的側(cè)邊施加邊界條件,用以模擬各層靶板四周被固定的情況。體靶有限元計算模型如圖1。
圖1 有限元模型
3.1.2 材料模型
1)屈服準則。計算中,動能體和靶板仿真模型材料采用具有彈塑性屬性的Johnson-Cook模型。其屈服函數(shù):
2)損傷準則。考慮應(yīng)力三軸度、應(yīng)變率和溫度效應(yīng),并通過累積損傷的概念考慮變形路徑的影響,定義單元損傷:
式中:D為損傷參數(shù),在0~1之間變化,初始時D=0,當D=1.0時材料失效;Δεp為一個時間步的塑性應(yīng)變增量;εf為當前時間步的應(yīng)力狀態(tài)、應(yīng)變率和溫度下的破壞應(yīng)變,其表達式:
式中:D1-D5為材料參數(shù);σ*=p/σeff為應(yīng)力狀態(tài)參數(shù),其中p為壓力,σeff為等效應(yīng)力。
3)材料屬性。動能體采用鎢合金材料,等效靶板為硬鋁合金。其屬性參照參考文獻[7]。
3.1.3 仿真結(jié)果及分析
圖2為不同直徑的動能體分別以不同的速度侵砌等效靶板的速度變化圖。通過圖2可以看出,直徑為Φ5 mm,Φ10 mm,Φ15 mm侵徹等效靶板過程中,動能體的速度震蕩下降,這是由于侵徹靶板過程中靶板與動能體之間復(fù)雜的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通過速度變化圖可以看出,直徑為Φ5 mm的動能體侵徹靶板過程中速度急劇下降,而隨著直徑的增大,動能體侵徹過程速度損耗不明顯,穿透靶板后仍具有較高的速度,即動能體具有較高的比動能,仍能繼續(xù)侵砌靶板。而對于直徑為Φ5 mm的動能體以2 000 m/s的速度侵徹20 mm等效靶板,穿透后剩余速度為750 m/s,不足以繼續(xù)侵徹更厚的靶板。
因此要對發(fā)動機部位進行毀傷必須采用直徑為Φ5 mm的動能體以速度2 000 m/s以上進行毀傷。一旦動能體穿透等效靶板,則意味著發(fā)動機被擊穿,則會對飛機造成A級以上的殺傷。
圖2 不同直徑的高速動能體速度變化
[8,9]中指出燃油箱在動能體的高速沖擊條件下的毀傷模式主要包括:機械穿透、殼體鼓包、慣性爆裂、燃油冒煙及燃油的沖擊引燃。
圖3為直徑Φ15 mm的動能體以速度為1 850 m/s在燃油箱內(nèi)形成沖擊波的歷程圖。高速動能體在箱內(nèi)所形成的強沖擊波不但加強了霧化的油滴發(fā)生汽化、蒸發(fā)及熱解、裂化的程度,還使混合氣體的壓力和溫度急劇升高。評價投射物對目標毀傷效應(yīng)的判據(jù)主要采用兩種準則,即比動能準則和比沖量準則。對于燃油的沖擊引燃問題,普遍采用比沖量準則[10]。當高速動能體的比沖量大于臨界值時則會引燃燃油。一旦發(fā)生沖擊引燃必定對飛機造成KK級殺傷。
圖3 沖擊波變化
圖4為直徑為Φ5 mm,Φ10 mm,Φ15 mm的動能體以不同的速度產(chǎn)生的比沖量與速度關(guān)系曲線圖。
通過圖4可以看出,直徑為Φ5 mm動能體在4 000 m/s以下的速度范圍內(nèi)都不可能達到臨界比沖量,即不可能引燃模擬油箱的燃油,直徑為Φ10 mm的動能體當速度高于2 300 m/s時,其比沖量高于臨界比沖量,可以引燃燃油;直徑為Φ15 mm的動能體當速度高于2 000 m/s時即引燃燃油,這與參考文獻[10]的試驗數(shù)據(jù)相一致。即直徑為Φ5 mm的動能體以2 000~4 000 m/s的速度撞擊油箱后即可以穿透油箱,但不能將燃油引燃;直徑為Φ10 mm的動能體以2 000~2 300 m/s以下的速度撞擊油箱可以穿透油箱,但仍不能將燃油引燃;當速度高于2 300 m/s時即可將燃油沖擊引燃,進而導致油箱爆炸,對飛機造成KK級毀傷;直徑為Φ15 mm的動能體以2 000 m/s以上的速度撞擊油箱即可導致飛機KK級毀傷。
圖4 比沖量與速度的關(guān)系曲線
通過3.1的分析可以看出,直徑為 Φ5 mm,Φ10 mm,Φ15 mm的動能體以速度2 000 m/s可以穿透厚度為20 mm的動能體,因此對于厚度一般為2~3 mm厚的飛機蒙皮來說,其能量足以穿透。以此本部分只考慮高速動能體以不同的角度撞擊時是否會產(chǎn)生跳彈。
3.3.1 入射角度為45°
圖5 Φ5 mm v=2 000 m/s
3.3.2 入射角度為75°
通過圖5和圖6可以看出,直徑為Φ5mm的動能體以2 000 m/s的速度分別以45°及75°的角度可以穿透飛機蒙皮,不會產(chǎn)生跳彈現(xiàn)象發(fā)生。同時隨著入射角度的增大,動能體對飛機蒙皮的切口長度增加,對飛機的飛行狀態(tài)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有可能導致飛機產(chǎn)生C級以上毀傷。
圖6 Φ5 mm v=2 000 m/s
本文通過對飛機毀傷模式及等級進行了分析,通過不同直徑的動能體以不同的速度對飛機的重要部位進行毀傷數(shù)值仿真研究,得到如下結(jié)論:
1)要對發(fā)動機部位進行毀傷必須采用直徑為Φ5 mm的動能體以速度2 000 m/s以上進行毀傷,飛機導致A級以上毀傷。
2)要對飛機油箱進行毀傷必須以直徑為Φ10 mm的動能體以高于2 300 m/s速度撞擊或者采用直徑為Φ15 mm的動能體以2 000 m/s以上的速度撞擊油箱可導致飛機KK級毀傷。
3)直徑為Φ5 mm以上,速度在2 000 m/s以上的動能體撞擊飛機蒙皮不會產(chǎn)生跳彈現(xiàn)象,同時飛機蒙皮的切口長度隨撞擊角度的增大而加大,有可能導致飛機產(chǎn)生C級以上毀傷。
參考文獻:
[1] 紀霞,王利.彈丸侵徹多層靶板數(shù)值分析[J].探測與控制學報,2006,28(2):42 -45.
[2] 劉洋,姚江濤,李國林,等.用數(shù)值模擬法研究戰(zhàn)斗部侵徹多層間隔靶[J].海軍航空工程學院學報,2009,24(2):144-151.
[3] 盧湘江,李向榮,張慶明.破片戰(zhàn)斗部打擊下導彈毀傷評估仿真[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8,28(6):83 -85.
[4] 高士英,魏志毅.殺爆戰(zhàn)斗部對地面飛機的毀傷仿真研究[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8,28(1):109 -114.
[5] 盧軍民,李向東,毛東方.破片式戰(zhàn)斗部作用下固定翼飛機的易損性評估[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8,32(6):695-700.
[6] 王濤,唐宴虎.脫殼穿甲彈對巡航導彈的毀傷模型及仿真[J].火力與指揮控制,2010,35(10):110 -113.
[7] ABAQUS Inc.ABAQUS Manual.2006.
[8] 曹兵.破片對巡航導彈燃油艙沖擊引燃的實驗研究[J].火炸藥學報,2008,31(6):45 -49.
[9] 陳文,王紹慧,楊華楠.不同破片殺傷元對飛機油箱的毀傷試驗[J].四川兵工學報,2010,31(12):32-34.
[10]曹兵.不同破片對模擬巡航導彈油箱毀傷實驗研究[J].火工品,2008(5):10-13.
(責任編輯周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