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仕華
流行性腮腺炎是青少年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好發(fā)于兒童,亦可見于成人。以發(fā)熱、耳垂下部彌漫性腫痛為主要表現,腦膜炎、睪丸炎、胰腺炎是其主要并發(fā)癥,目前尚無特效療法[1]。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我科采用痰熱清同時靜脈滴注利巴韋林注射液來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患兒,臨床效果較為顯著,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選擇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期間收治的8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傳染病學的診斷標準[2]。其中男46例,女34例,平均年齡(15.8±5.8)歲,臨床以發(fā)熱、腮腺腫痛為主要特征,并發(fā)腦膜炎10例、睪丸炎8例、隨機分為聯合治療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通過對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信息進行比較,未見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補液、退熱、降顱壓等對癥處理,合并細菌感染的采用頭孢呋辛抗感染,并根據情況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對照組給予利巴韋林針劑10~15 mg/(kg·d)(成都海普平原藥業(yè)有限公司)加入5%或10%葡萄糖液100~250 ml靜脈滴注,1次/d,連用5 d。聯合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痰熱清注射液0.5 ml/(kg·d)(上海凱寶藥業(yè)有限公司)加入5%或10%葡萄糖液100~250 ml靜脈滴注,最大不超過 20 ml,連用 5 d。
1.3 療效評定標準 ①顯效:腮腺、頜下腺及睪丸腫大明顯縮小,體溫恢復正常,頭痛、嘔吐臨床癥狀消退。②有效:腮腺、頜下腺及睪丸腫大有所縮小,體溫恢復正常,頭痛,嘔吐等臨床癥狀減輕。無效:腮腺、頜下腺及睪丸腫大無明顯變化,發(fā)熱、頭痛、嘔吐等臨床癥狀未減輕,或有新的并發(fā)癥出現。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均數±標準差來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χ2檢驗來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 聯合治療組患者的有效率達到了97.5%,對照組有效率為87.5%,兩組患者的有效率進行比較,差異較為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的持續(xù)時間。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腮腺病毒導致的,現今在兒童中仍是較為常見的傳染病,此病毒通過呼吸道進行人體內,初步繁殖的地點在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內,進行增值后的病毒進入到血液循環(huán)中,出現病毒血癥,直接累及腮腺,導致非化膿性炎癥。在臨床上患者主要表現為程度不等的發(fā)熱,以及腮腺腫痛等。對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療目前較多使用的是利巴韋林,這種藥物為光譜抗生素,能夠有效的抑制多種DNA和RNA[3]。主要的作用機制為:細胞內的腺苷激酶將進入人體內的利巴韋林磷酸化,他的產物和病毒競爭性抑制其合成酶,抑制肌苷單磷酸脫氫酶、mRNA鳥苷酸轉移酶以及RNA多聚酶,這樣就導致了細胞內鳥苷酸三磷酸酶的含量降低,抑制了蛋白質和RNA的合成,同時也抑制了病毒的傳播和復制,進而起到抗病毒作用。痰熱清注射液是國家實施中藥指紋圖譜檢測標準后第一個批準上市的中藥復方制劑。它由5種動植物中藥組成,具體為黃岑、山羊角、熊膽粉、金銀花、連翹。五種藥物合用,能夠清熱解毒、化痰解痙之功效[4]。現代藥物研究表明痰熱清中的黃岑,金銀花、連翹具有廣譜抗菌抗病毒作用,并能增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同時痰熱清對中樞發(fā)熱介質PGE2、CAMP升高具有顯著抑制作用,是治療高熱不退或反復發(fā)熱的有效藥物。試驗研究證明,痰熱清注射液能改善血流動力學,激活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活性[5]。從而加速炎癥吸收和組織修復,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
綜上所述,在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時應用痰熱清聯合利巴韋林注射液的方法,臨床效果較為顯著,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而且時間相對較短,聯合應用藥物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所有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沒有發(fā)熱、畏寒及皮疹等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田蕓芳,張兆仙.醒腦靜注射液輔助治療兒童病毒性腦炎.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07):867-868.
[2]楊紹基,任紅.傳染病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8(09):79-79.
[3]魏曉陽.喜炎平注射液聯合阿奇霉素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觀察.人民軍醫(yī),2008,12(06):63-64.
[4]馮柏,劉晶,趙學群.痰熱清注射液結合抗生素治療社區(qū)獲得性肺炎56例.中國新藥雜志,2008,25(05):89-90.
[5]劉英文.痰熱清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海峽藥學,2010,31(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