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輝
婦科炎癥感染中幾種微生物檢驗方法的效果評價
張光輝
目的 分析婦科炎癥感染中幾種微生物檢驗方法的效果,評價其臨床應用的價值。方法
選擇本院收治的80例有陰道炎癥感染的已婚女性患者, 分別采用凝集法、培養(yǎng)法和鏡檢法檢測陰道內念珠菌的陽性情況, 比較三種方法的檢出率。結果 凝集法檢測的陽性率為82.5%, 培養(yǎng)法檢測的陽性率為79.3%, 鏡檢法檢測的陽性率為81.7%, 三組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凝集法、培養(yǎng)法和鏡檢法在臨床應用中具有較高的價值, 對于婦科炎癥感染中微生物的檢測意義重大。
婦科炎癥感染;凝集法;培養(yǎng)法;鏡檢法
近年來, 抗生素的使用在抗菌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況的泛濫, 使得耐藥菌株不斷出現, 婦科炎癥感染問題越來越嚴重, 不僅嚴重影響醫(yī)院的醫(yī)療質量, 而且給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一定的經濟損失[1]。因此, 有效的監(jiān)測和控制婦科炎癥感染是關注女性健康、促進醫(yī)學發(fā)展的重要任務。其中, 微生物學檢驗有利于及時發(fā)現傳染源, 有效阻斷傳播途徑, 對易感人群采取保護措施,其對婦科炎癥感染的監(jiān)測、控制有重要作用[2]。陰道念珠菌是一類條件性致病真菌, 念珠菌感染可與多種陰道疾病相關,可黏附于陰道的任何部位。本文比較了凝集法、培養(yǎng)法和鏡檢法檢測陰道內念珠菌的檢出率情況,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有陰道炎癥感染的已婚女性患者, 年齡22~47歲, 平均(33.5±5.6)歲。均為2周內無全身應用抗生素史, 無其他嚴重并發(fā)癥, 經患者同意, 48 h內停止性生活后再取樣檢測。
1.2 檢測方法 用三個無菌棉拭子采集患者陰道側壁上1/3的分泌物。
1.2.1 凝集法 取一份樣本插入軟瓊脂試管底部, 放于-40℃的冰箱, 24 h內接種。根據念珠菌快速凝集測定試劑盒中的操作步驟進行測定, 判定標準:肉眼可見紫色凝集顆粒為陽性;肉眼未見紫色凝集顆粒為陰性。
1.2.2 培養(yǎng)法 陰道分泌物留取后立即送檢,以常規(guī)方法接種于沙保羅培養(yǎng)基上, 35℃培養(yǎng), 判定標準:1周未見真菌生長則判斷為無真菌生長。真菌鑒定采用生物-梅里埃ATB-Expression全自動鑒定及藥敏測試儀及配套試條。
1.2.3 鏡檢法 陰道分泌物作涂片,加細菌性陰道病檢測B液(10%KOH)1~2滴混勻鏡檢, 鏡下找到菌絲或假菌絲和真菌孢子為涂片鏡檢陽性[3]。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對檢出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80例患者樣本采用三種方法檢測念珠菌的檢出率分別為:凝集法檢測的陽性率為82.5%, 培養(yǎng)法為79.3%, 鏡檢法為81.7%, 三組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凝集法檢測陰道分泌物內念珠菌是近年推出的新檢測方法, 主要是利用念珠菌的抗體特性, 用念珠菌快速凝集測定試劑, 使得念珠菌凝集, 肉眼就可觀察檢測結果, 具有快速、簡便的優(yōu)點。凝集法亦存在一定的弊端, 即對于念珠菌的菌種無法確定, 不能進行藥敏實驗。但是該法對于陰道炎癥的初步篩選和臨床普查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在一般醫(yī)療結構中推廣使用。
培養(yǎng)法可提高病原體的檢出率、鑒定菌種和進行藥敏試驗,故其目前仍是診斷真菌感染的“金標準”[4]。但培養(yǎng)法檢測所需時間較長, 對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不利, 且培養(yǎng)過程的費用比較高, 給患者造成了一定的經濟壓力, 不利于患者的治療。
鏡檢法檢測念珠菌具有快速、可靠的特點, B液可以直接使用細菌性陰道病檢測試劑盒剩余的部分, 節(jié)省成本、方便保存, 且操作簡便。也可以用生理鹽水做涂片先看清潔度,然后再滴加1~2滴B液進行鏡檢, 但是這樣對操作者的要求較高, 需要專人負責檢驗。B液加到分泌物中, 可以溶解陰道上皮細胞和其他雜質, 真菌更容易識別, 但是操作過程中難免出現KOH溶解細胞時不完全, 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 應以培養(yǎng)法為準。鏡檢法和培養(yǎng)法結合可以取長補短, 為臨床診斷陰道炎提供依據。
本研究采用凝集法、培養(yǎng)法和B液涂片鏡檢法分別對80例有陰道炎癥感染的已婚女性患者的陰道分泌物進行念珠菌的檢測, 對三者結果進行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B液涂片鏡檢法略優(yōu)于培養(yǎng)法。三種方法的檢出率均較高, 由此可以說明, 凝集法、培養(yǎng)法和B液涂片鏡檢法對于婦科炎癥感染中微生物檢驗的意義重大, 在臨床應用中具有較高的價值, 值得在基層醫(yī)院中繼續(xù)推廣使用。
[1] 倪語星,楊莉.臨床微生物學在婦科炎癥感染控制中的作用.中華醫(yī)學雜志,2006,86(9):14-16.
[2] 張振梅,張秀芳,張貞.質量檢測在控制婦科炎癥感染中的作用.中華婦科炎癥感染學雜志,2011,1(1):30-34.
[3] 從玉隆,李艷.血液學體液學檢驗與臨床釋疑.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5:135.
[4] Thomas PA.Current perspectives on ophthalmic mycoses.Clin Microbiol Rev,2003,16(4): 730-797.
452370 河南省新密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