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魯麗君 汪淑英 趙忠華 趙曉冬 張艷惠
手術治療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120例的護理體會
李昕 魯麗君 汪淑英 趙忠華 趙曉冬 張艷惠
目的 探討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手術治療的護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無并發(fā)癥發(fā)生。全部患者下肢功能恢復良好,無1例患者出現并發(fā)癥。結論手術治療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配合全面的護理措施,是患者預后的重要保障。
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手術;護理;健康教育
下肢靜脈曲張多發(fā)生于長時間站立工作、負重工作、習慣性便秘的中年人,手術治療是下肢靜脈曲張的根本方法[1]。單純性靜脈曲張,既往稱原發(fā)性靜脈曲張,是指病變范圍僅限于下肢淺靜脈者[2]。我院從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單純性靜脈曲張患者120例,全部經手術治療,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本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齡26~53歲,平均37歲,病程1~47年,平均住院日數10 d。
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講解該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檢查,手術的相關問題,講解同種疾病的轉歸,消除恐懼心理,使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手術。②術前皮膚準備。注意足部衛(wèi)生,認真做好皮膚清潔工作,常規(guī)備皮。③訓練床上大小便。手術后護理:①持續(xù)低流量吸氧,維持機體生命活力,預防肺水腫。②臥床休息7~10 d,將患肢墊軟枕抬高患肢20~30 cm,避免膝蓋彎曲或腿部懸垂,減輕下肢靜脈壓力。③避免靜坐或久坐不動,以免造成下肢腫脹。切口滲血嚴重者加蓋敷料,局部加壓包扎。用自粘彈力繃帶包扎,以防剝脫部位出血。④彈力繃松勁適宜,觀察有無滲血,觀察患肢末稍血運、感覺及運動。⑤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后24~48 h后可下床活動,使深靜脈血受肌肉泵擠壓而加速回流。⑥術后第1天如果患肢出現水腫癥狀,應仔細檢查繃帶是否加壓包扎過緊,出現傷口劇烈疼痛時,松開彈力繃帶檢查傷口情況,重新包扎[3]。⑦小紗布團縫扎線處每日用酒精濕敷2次,術后第2天換藥,7~9 d拆線,傷口拆線后穿彈力襪2~4周。⑧飲食指導:應忌食熱性、辛辣刺激性食品,不要大量飲水或喝其他飲料。⑨功能鍛煉。指導患者術后盡早進行足背伸屈動作,幫助下肢遠端靜脈血液回流,促進功能恢復。
①出院后保持足部及腿部的清潔和干燥,禁止使用刺激性較強的堿性肥皂或沐浴液,并注意不要受涼,發(fā)現傷口出現紅、腫、熱、痛以及滲血或有分泌物流出時,立即到醫(yī)院進行檢查[4]。②正確調節(jié)生活方式,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飲水,少吃高脂肪的食物。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睡前飲白開水一杯或傾瀉劑,預防便秘,避免長時間蹲位,采取坐式排便。③局部皮膚損傷時,囑患者避免過度勞動,多臥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下床活動或外出時,穿彈力襪或使用彈力繃帶,使用期間應嚴格注意觀察皮膚色澤變化及肢體腫脹情況[3]。減輕患肢癥狀或創(chuàng)傷損傷皮膚,傷及血管。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膚。④切忌長時間用兩條腿一起支撐全身重量,兩條腿應輪換休息。避免下肢負重及雙腿交叉或長時間靜坐。⑤晚上睡覺時患肢抬高20°~30°,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避免穿過緊的衣物,腰帶不宜過緊。⑥洗澡時不要用太燙的水,不要用太粗糙的毛巾,以防損傷皮膚。⑦出院后,應堅持每天步行30 min,2次/d,可促進下肢靜脈血回流,增強下肢肌肉的收縮能力。⑧常做血管保健操:方法:坐位,雙下肢伸直,雙手反復拍打患肢,順序從下至上,用力不要過度,15 min/次,長期堅持以減少術后曲張靜脈的復發(fā),收到良好效果。
病變較重的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如果長期未經治療,可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如血栓性靜脈炎、濕疹、慢性潰瘍、急性出血等。手術治療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護士要加強患者術后護理,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積極預防并發(fā)癥,是本病預后的重要保證。護士應熟練掌握護理技術操作規(guī)程,通過全方位的護理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 徐偉.下肢靜脈曲張術后康復訓練指導效果觀察.護理學雜志,2003,18(9):710-711.
[2] 郭海城主編.實用醫(yī)學全書.哈爾濱:黑龍江科技出版社,2009,(3):249-252.
[3] 蔡春,單愛靜.135例下肢靜脈曲張病人的健康指導.護理研究(下旬版),2006,11.
[4] 李國芳.下肢靜脈曲張手術治療病人的護理.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6,07.
163316大慶市人民醫(yī)院(李昕 魯麗君 汪淑英趙忠華 趙曉冬);大慶油田總院普外科(張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