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燕
江蘇省吳江中學 江蘇蘇州 215200
英語課堂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適切性
沈春燕
江蘇省吳江中學 江蘇蘇州 215200
結合中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的實踐和體會,主要論述多媒體教學在實際教學中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增加課堂容量,提高效率;可以利用多媒體突出教師主導,優(yōu)化師生話語互動;可以利用多媒體提高教師素質,展現(xiàn)個人魅力。并且論述了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的方法,提出在教學中可以將多媒體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有機結合起來,優(yōu)化課堂效果的思想。
多媒體教學;英語教學;英語課程標準
10.3969/j.issn.1671-489X.2013.01.031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的蓬勃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在教育領域中已經(jīng)成為教學改革的熱點。英語不僅是一門基礎學科,更是作為一種重要的語言思維和交際的工具,在生活和學習中被賦予神圣的色彩。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開發(fā)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教師要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一般情況下在生活中缺乏練習的語境和情境。要在短短的45分鐘內讓學生快速進入狀態(tài)并學習相關的語言知識并能加以利用,這對教師來說可謂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如何在課堂開始前幾分鐘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讓學生快速進入狀態(tài),自然而然成為教師比較關心和需要探討的問題。
多媒體的恰當使用帶來很好的詮釋。教師可運用一些與教學相關的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導入課堂,給學生全新的視聽享受。在視聽的過程中,可以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使學生快速進入英語學習的狀態(tài)。比如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Unit 2“Growing pains”(成長的煩惱)的教學中,筆者用多媒體軟件播放美劇《成長的煩惱》的視頻片段作為課堂的導入,不僅讓學生預知本堂課教學內容和有效把握教學重點,而且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使接下來討論“What’re the problems with you and your parents”(你和你父母之間有什么問題)順理成章,學生在呈現(xiàn)討論結果時暢所欲言,有的放矢。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思考和設計,恰當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提高效率,活躍氣氛。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信息承載方面具有局限性,僅憑教師的一張嘴和一支粉筆,勢必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地增加課堂的容量,提高課堂效率。在多媒體教學中,可以同時以文字、聲音、圖像等形式直接呈現(xiàn)教學內容,讓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多渠道接收教學信息,使教學信息更加直觀易懂,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必須寫在黑板上的內容直接呈現(xiàn)在屏幕上,節(jié)約了教師書寫板書的時間,教師在本課時可以講授更多的內容,進行更多的操練,從而緩解了高中英語中普遍存在的教學內容多和課時少的矛盾。多媒體教學信息傳遞的速度快,信息量大而不亂,如果能夠借助聲形并茂的信息載體來傳授知識,再加上教師的點撥和講解,勢必能將教學內容中抽象和具體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識,不容易遺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在中學英語對話型思維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其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讓學生成為獨立思維的個體,主動構建自我體驗和探究的行為方式。教師咨詢性的提問可以促進師生交流,增加學生的語言認知;策略性的糾錯可以減輕學生的消極影響;而鼓勵性的評價可以給學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撐,幫助樹立信心。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性和思維發(fā)展需求,估計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和反應,根據(jù)教學目標,結合教材,在提問時注意思維分層、難易有度。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應本著有利于對話型教學實踐開展的原則,努力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合作學習。教師在課堂上成為真正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不是課堂的權威和主宰者。過多的展示性的問題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教師應設計一些深層次的問題,用文本的形式呈現(xiàn),作為師生對話和交流的平臺,創(chuàng)設有效的對話機制。通過多媒體優(yōu)化師生在課堂上的話語互動,能夠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增加學生的語言習得,促進認知發(fā)展和情感提升。
多媒體教學不僅給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帶來一次革命,也給一線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課堂更精彩,教師就必須善于不斷學習,要學會對網(wǎng)絡資源進行刪選和整合,熟練掌握多媒體制作的方法,科學地選擇和編輯教學課件,指導學生運用多媒體進行學習,促使學生在英語聽、說、讀、寫等方面全面提高。教師要適應快速發(fā)展的信息化課堂,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個人素質,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多媒體課件需要借助一定的藝術形式,但不能單純地追求界面的美觀和變換的多樣化。如果教師在制作過程中過于重視課件的觀賞性,導致界面色彩過于艷麗,或者每次點擊鼠標都會出現(xiàn)聲音和動畫,勢必會使學生眼花繚亂,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忽視知識的接收和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過多地注意多媒體的演示效果,容易把教學內容變成多媒體的演示。只有充實的內容和美麗的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改善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的目的。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多媒體的設計要簡潔精練,切忌華而不實,過于花哨,要從課堂實際出發(fā),有針對性地設計課件,使其成為課堂的好幫手。
在多媒體教學中,信息不是像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板書一樣一筆一劃寫在黑板上,而是經(jīng)常整行甚至整段的文字直接呈現(xiàn)在屏幕上,并且在停留極短的時間后直接切換到下一個頁面,這就給學生記筆記造成一定的困難,使學生對于課堂重難點的把握受到影響。因此,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應該在重點、難點處標示并多做停留加以強調,如有必要,可以在黑板上適當板書,給學生記筆記提供時間和機會。如果用屏幕完全替代黑板,既丟掉了板書這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而且也不能發(fā)揮多媒體輔助解決疑難問題的獨特優(yōu)勢。因此,兩方面的有機結合才是更好的出路。
在運用多媒體課件中,很多練習問題的后面都附上了答案。在具體操作中,如果學生回答的內容和參考答案基本一致,授課教師會直接點擊鼠標呈現(xiàn)答案來給予肯定。反之,如果學生回答的內容與答案不一致,教師往往會繼續(xù)請下一位學生回答,直至正確答案出現(xiàn)。而且在英語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brain-storming(頭腦風暴)環(huán)節(jié),這項練習的目的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熟練運用英語的表達能力,教師的參考答案往往不會覆蓋所有的方面。因此,教師在準備參考答案時,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作出更加全面和細致的考慮,切忌將學生的思維禁錮在課件限定的范圍內,使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受到影響。
總之,英語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只有通過大量的語言交流才能提高交際能力。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開發(fā)和普及,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已經(jīng)成為教師授課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揚長避短,將它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結合,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G633.41
B
1671-489X(2013)01-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