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庭留 鄭彭軍 王永江
作者:徐庭留,碩士,寧波大學海運學院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航海英語教學工作;鄭彭軍、王永江,寧波大學海運學院(315211)。
隨著海運業(yè)的發(fā)展,船舶科技水平的提高,船舶配員多國化的新形勢,要求航海類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航??茖W和技能,更要有很強的英語交流能力。航海英語是貫穿航海本科生專業(yè)英語教學最靈魂的一部分,其出發(fā)點是幫助學生掌握基本航海專業(yè)詞匯和專業(yè)用語,提高標準航海用語應用能力。
每一專業(yè)都有其各自的專業(yè)英語。海員一般要比陸上人員更多使用標準船舶口令(包括標準舵令、標準車鐘令、系/解泊令、標準錨令);使用專門的接待用語來接待港口檢查人員和外來人員的來訪;使用標準航海通信用語進行船舶之間和船舶和岸臺之間通信聯系或進行遇險通信、緊急通信、安全通信;進行船舶內部船員之間交流和溝通、裝卸貨物;討論航線和氣象情況或進行引航、直升機作業(yè)、破冰船作業(yè)和交管系統(tǒng)等外部通信等。對所有這些學生,不僅要有專業(yè)知識,掌握專業(yè)詞匯,而且要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它們。
1)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的重點主要放在學生對全書各標準用語的掌握上。航海類學生提高英語交流能力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基本詞匯、語法和正確發(fā)音。
難點在于,與大學英語相比,航海英語的教學難度較大,專業(yè)詞匯在日常學習中的接觸機會不多,句型復雜,閱讀和專題一般以復句、長句居多,句子成分的分析也較復雜。教學內容相對單調,詞匯量較大,學科交叉性強。上述難點導致學生容易產生畏難情緒,甚至放棄對航海英語的學習。
2)航海英語的教學模式。由于航海英語涉及面較廣,各院校一般由教師根據需求自由選擇教學模式。因此,有的教師從國外專業(yè)課程中選取幾篇范文講述,有的教師則將各種專業(yè)課程雜合在一起在計劃學時內全部上完,有的教師甚至將其改成翻譯課或是寫作課。究竟何種教學模式才是最適宜的模式,才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英語交流能力,為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尚無有效的考核評價方法。
3)學生的整體水平。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qū)、各學校的教師整體水平和生源狀況存在差異,國家和地方對不同類型高校的投入不一樣,學生學習條件也不盡相同。即使在同一學校同一教室內,同一教師面臨的學生也是參差不齊的。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成為航海英語教學的又一大難點。
1)運用先進的語音設備進行實際操演,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著名的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以應用為原則,引入學用結合任務驅動講練合一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參與度,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很多航海專業(yè)學生由于初期接觸專業(yè)知識,對船上實際生活和工作很好奇,因此為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亦為今后的知識融會貫通,可充分利用航海模擬實驗室這一教學平臺。模擬實驗室的模擬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航海英語氛圍下的航海生涯,航海英語模擬器教學為航海專業(yè)的學生實際操練和運用英語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其演練范圍可以覆蓋聯檢、入港、消防與救生裝卸貨以及機艙業(yè)務等所有船舶相關工作。
2)積極開展中外教師合作教學。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是指由一名主講人和一名或多名教學助手或合作者進行聯合工作,以互動或協(xié)作的方式進而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直接合作形式。一般分為小組教學、交替教學、站點教學、平行教學、一個教學而一個觀察或巡視等不同的教學模式[1]。這種教學模式起源于美國,當時主要針對混合型班級中學習能力較差的特色兒童語言或其他課程的合作教育[2]。隨著相關研究實踐的進一步證實,使得該教學模式得到逐步擴大和發(fā)展。例如在日本、韓國及我國香港等地區(qū),該教學模式已經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針對航海英語教學課堂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的現狀,可結合該教學模式進行穿插教學,如采取一人教學一人觀察或巡視方式,即結合外籍教師良好的外籍背景知識進行教學的同時,由我國教師進行前后觀察或巡視,及時找到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感興趣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訪談或教學。
1)強調自主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我學習空間。通過標準詞匯和句型的學習帶動船員生活、工作各個方面的場景對話練習,尤其是課后大量的替換練習,使得學生通過情景式的教學,在各個場合都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自如,得心應手,給后進學生創(chuàng)造更大的學習空間。學生不僅要完成課堂知識點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學生要按教師的要求及時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和課后的拓展練習。這樣既能鞏固課堂重難點,又可進一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2)模擬船員日常生活和工作,開展主題英語演練。為了使學生能熟練掌握標準海事通信用語和各種相關業(yè)務用語,在課后可加強情景會話練習,讓學生盡量多使用標準海事通信用語,以便在將來的實際工作中能提高通信效率,確保航行安全。針對不同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分組討論和模擬船員日常生活和工作,開展主題英語演練,這種形式既能縮短學生與海員生活的距離,又能增加學生動口說英語的機會,同時還可大大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
3)開展靈活多變的課后教學活動。開展靈活多變的課后教學活動,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新鮮感和好奇心,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課后多為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教學活動,同時提供不同的交流機會和場所,使得各種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通過這些活動進一步認識自己,肯定自我,并獲得一定的自我認同和滿足感,進而提高對航海英語學習的興趣。
網絡教學環(huán)境的利用是探索航海英語教學的另一熱點關注的方向,網絡傳輸的快捷彌補了過去由于信息閉塞而造成的知識老化、課本陳舊的現象。目前在利用網絡資源方面可做較為深入的探索,如將網絡熱門的Oil Spill Response(溢油反應)網絡課程結合到教學內容中去,從而進一步支持教學,使得航海英語教學內容進一步完善。
[1]耿娟.英語口語課堂中外教師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1):177-178.
[2]FRIEND M,COOK L.Interactions:Collaboration Skills for School Professioals [M].4th edition.Boston: Allyn& Bacon,2003.
[3]王守仁.進一步推進和實施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關于《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的修訂[J].中國外語,2008(1).
[4]陸鯨.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對大學英語公共課的建設[J].科學時代:綜合版,2007(12):94-95.
[5]王守仁.全面、準確貫徹《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 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外語,2010(2).
[6]楊曉麗.對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革的回顧和再思考:以北方民族大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8):168-170.
[7]方興燕,周石勻.領會《課程教學要求》精神,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對我院大學英語課程分級教學的構想[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7(2).
[8]曾真.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索:大學英語教學方法的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09(42):21.
[9]王春.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對策[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12):42-43.
[10]尹山鷹,曾尼.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教師的角色轉換[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0):52-54.
[11]侯濤,賈清賢.新課改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連續(xù)性的探討與實踐[J].河北工業(yè)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