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生
作文是高考語文卷中分值比重最大的一道題,對考生的總分有較大的影響。如果作文出現(xiàn)了問題,往往不僅影響到語文的分數(shù),也會嚴重影響到考生的情緒,進而影響到后面幾場的考試,所以說,作文在一定程度上事關考生高考能否成功。具體而言,考生作文應在審題、立意、構思、選材、書寫等方面步步精心,小心謹慎,特別是要做到三步精心,則很有可能寫出考場高分作文。
作文審題是第一要務,“要作文,先審題”,此話說得一點不假。認真審題,符合題意,是高考作文第一步,這一步直接關系到作文的成敗。審題準確,可以為寫好作文提供可靠的保證;審題不準,甚至曲解題意,寫作時就容易跑題。審清題意是寫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礎,至關重要,這就要求考生正確地把握試題所涵蓋的審題立意的角度、主要內(nèi)容、中心、文體、字數(shù)等等。要使所寫的文章“符合題意”,就要對作文題面的每個字、詞、符號、圖表等,仔細品讀,細心揣摩,全面審核和理解其含義,正確地把握命題意圖,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確立中心意旨。
2012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是新材料作文雄霸天下,所以筆者在此只談新材料作文如何審題(當然,考生也不能忽視命題作文的審題)。首先,細讀材料,畫出關鍵語句,概括材料大意,這是材料作文審題的前提。反復對所提供的材料進行閱讀,把握其大意,并要在能夠幫助理解題意的關鍵語句上做標記,如果是圖畫類材料,則要仔細觀察畫面,關注夸張、變形之處,這往往是圖畫寓意所在。其次,選擇恰當?shù)慕嵌葘忣}立意,這是寫好材料作文的關鍵。在讀懂材料、把握中心的基礎上,考生充分運用發(fā)散性思維方式,廣開思路,盡可能多地尋找立意的角度。同一則材料,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得到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多找角度,也就是找出材料的多側(cè)面意義。下面以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題目為例進行說明。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語文課堂上,老師在講到杜甫的《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時,不無感慨地說:“可惜啊,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見到家書了,書信這種形式恐怕要消失了?!?/p>
學生甲:“沒有啊,我上大學的表哥就經(jīng)常給我寫信,我覺得這種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p>
學生乙:“信息技術這么發(fā)達,打電話、發(fā)短信、寫郵件更便捷,誰還用筆寫信???”
學生丙:“即使不用筆寫信,也不能說明書信消失了,只不過是書信的形式變了。”
學生?。骸耙沁@樣說的話,改變的又何止是書信?社會發(fā)展了,科技進步了,很多東西都在悄然改變?!?/p>
……
請根據(jù)你對材料的理解,任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確立意,自定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這道湖北作文題是由“家書”引發(fā)的討論,老師和不同的學生對待“家書”的看法是不同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他們的觀點都有各自的道理,關鍵是要審出他們提出這些看法的實質(zhì)是什么。從老師的角度:老師很不舍“家書”的消失,深入分析一下,我們可以知道老師不舍的不僅僅是書信,還包括對傳統(tǒng)表情達意方式的留戀。從學生甲角度:學生甲比較樂觀,他從表哥給他寫信這件事得出書信不會消失的結(jié)論,說明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實中仍有很強的生命力,不會輕易消失。從學生乙角度:學生乙關心怎樣才能更方便地傳遞信息,是從實用的角度看,書信形式的消失是應該的,這表明社會的進步越來越方便人們的生活,那些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事物就該被淘汰。從學生丙角度:學生丙的觀點是書信其實沒有消失,只是形式變化了而已,這說明,有些東西形式變了,但內(nèi)容不一定變化,所以沒必要悲觀。從學生丁角度:學生丁的觀點是學生丙觀點的延伸,他認為不僅書信在變,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在變,社會要發(fā)展,就一定會有變化??忌灰獜倪@五個角度任選一個正確立意,就是符合題意的。
考生如果要使作文內(nèi)容充實、豐富、新穎,就要選擇高質(zhì)量的材料。因為高質(zhì)量的材料,一是具有豐富性,就是材料本身有豐富的意蘊。意蘊豐富才能引發(fā)讀者的情思,給讀者以某些啟示。一則材料有無意蘊,要先以讀者的眼光來看,要用心去感受它,你果真動了情,那就是有意蘊。二是具有現(xiàn)實性,這是針對材料陳舊而言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立足于現(xiàn)實,從現(xiàn)實中取材,非新勿擾。考生要在平時養(yǎng)成關心社會的習慣,積累豐富的素材,一旦需要就源源不斷地拿出來。當然,不是說寫文章不能用歷史材料,關鍵是歷史材料中要注入新的時代內(nèi)涵,文章才能有新意。三是具有新穎性,這是針對人云亦云而言的。讀者對文章內(nèi)容的印象,其強度往往與材料的新穎度成正比,所以考生必須在平時積累一些新的材料,隨時記下來備用。
為有源頭活水來,高質(zhì)量的材料在于平時的積累。高考作文盡管范圍很廣,但從大處來說,無非是自己、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社會、自己與自然等幾個方面的話題,如果在平時閱讀時就這些方面多思考,積累一些有用的材料,考場上就不愁沒有東西可寫了。平時可以分門別類地收集、整理、歸納材料,構筑自己的材料倉庫。選好高質(zhì)量材料關鍵是注意分類標準:時間上從古到今,或由今到古;地域上從中到外,或從外到中;偉人如何說,科學家如何論,平凡人怎么看;正面論據(jù)有哪些,反面論據(jù)是什么。這樣一排列,行文有序,材料也非常豐富。例如2012年湖北卷滿分作文《誰解家書味》中間的幾段:
臺灣作家林清玄說他的母親每周給他寄一封信,每次的結(jié)尾都是“寒霜露重,望君珍重”,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卻成了林清玄心中最動人的字眼。因為其中豐沛的愛,因為那剪不斷的掛念,家書成了情感的紐帶,哪怕霜寒露重,我們亦可相互溫暖。翻開《傅雷家書》,我讀出了一顆深刻卻細膩的心,一向暴躁的傅雷,在家信中卻沉穩(wěn)細膩,諄諄教誨,嚴厲的背后,分明是一份血濃于水的關愛,能聽見遠在天涯的那聲噓寒問暖,亦是人生一大幸事吧!
家書不僅飽含溫情,更是一次親切的交談,一次心聲的吐露。著名的文學評論家金圣嘆臨死前,在獄中留下最后一封家書:“字付大兒看,鹽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傳,我無憾矣。”這是金圣嘆留給世間的最后的幽默,也是瀟灑的才子給那些想看他泣訴的小人留下最睿智的諷刺,此中的滋味誰解?誰從他踽踽獨行的背影中讀出那辛酸與寂寥?我想說的是,定有人去認領那顆高貴的靈魂。
黃永玉收到叔父的來信,他叔父雖在咸寧改造,卻說:“這兒的荷花真美?!彼氖甯覆皇莿e人,正是在文革期間寫下《中國服裝史》的沈從文,這家書是高潔情懷的吟哦,在其間,我們讀出了大師的淡定和從容。
最令我動容的家書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的《與妻書》:“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與妻書》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處都是濃得化不開的真情,纏綿悱惻而又充滿激情,充滿凜然正氣,為國捐軀的激情與對愛妻的深情兩相交融、相互輝映,叫人斷腸落淚,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奮。這是用生命傳遞的愛的家書,時隔多年,我們?nèi)缃褡x來依然動容,唏噓不已!
考生在作文的主體部分引述了林清玄、傅雷、金圣嘆、黃永玉和林覺民關于家書的故事,承載了考生對家書的認識和感悟,點出家書是愛的傳遞,生命的謳歌,用例充實典型,材料意蘊豐富??忌@種選用高質(zhì)量材料的能力使其作文獲得滿分。
高考作文如果沒有亮點就難以獲得高分,正如高考作文專家何永康所言:“高考作文必須有‘光輝’——沒有‘太陽’,總得有個‘月亮’;沒有‘月亮’,總得有個‘星星’;沒有‘星星’,總得有個‘螢火蟲’吧! 如果連‘螢火蟲’都沒有,那就只能在‘基礎等級’里徘徊了?!笨梢?,只有讓作文的“亮點”飛,才能讓你的作文得高分的夢想飛。既然“亮點”如此重要,那么考生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營造“亮點”呢?方法很多,下面擇其一二說明。
1.以亮麗的標題迷住閱卷老師的眼 近年來,新材料作文大多要求“題目自擬”?!邦}好一半文”,如果標題擬得漂亮,就容易讓閱卷老師“心動神怡一瞬間”,產(chǎn)生“第一眼效應”,這就等于搶占了閱卷老師心靈的“制高點”。亮麗的標題有什么特點?讓我們從高考滿分作文的標題中找答案:例如2012年全國新課標卷滿分作文題目“善行如月,照破山河”,比喻新穎,形象而有內(nèi)涵,讀之鏗鏘有韻味;2012年天津卷滿分作文題目“草色遙看近卻無”,這是引用,富有詩意;2012年大綱卷滿分作文題目“有一種理智叫做舍棄”,模仿某電視劇里的一句臺詞衍化而來,時尚、新鮮,富于理趣。
2.以漂亮的開頭煽動閱卷老師的情 清人李漁說:“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人一見而驚,不敢棄去。”這句話強調(diào)了文章開頭的重要性,要不同凡響,有吸引力,引人入勝。作文的開頭要遵循契合題意、簡潔流暢的原則?;蜷_門見山,首唱榮華;或妙用名言,先聲奪人;或設置懸念,扣人心弦;或鋪陳渲染,營造氣氛;或巧用修辭,添色增彩。無論時間如何緊張,作文的開頭總是要打草稿或腹稿的,讓開篇成為文章的最大亮點,使閱卷老師心悅誠服“不敢棄去”。下面請看2012年浙江卷滿分作文《生命的意義》的開頭:
波濤洶涌的河水因有了兩旁石堤的規(guī)整而勇往直前,那河水似源源不絕的動力駛向遠方,最終成為了汪洋大海的一分子;淡雅芬芳的荷花因有了身旁荷葉的襯托而超凡脫俗,那荷尖上早已引來可愛的小蜻蜓靜立之上,最終構成一幅溫馨的夏荷圖;浩瀚無垠的天空因有了周圍云彩的點綴而寬廣湛藍,那潔白的云彩在藍天中自在地徜徉,最終藍天白云變成了人們心目當中的愿景。
這段開頭用排比句開篇,頗具文采,選用自然界中河水、荷花、藍天以及石堤、荷葉、白云等意象,生動地揭示出了做紅花還是做一片綠葉的人生選擇,令人耳目一新。
3.以優(yōu)美的文筆打動閱卷老師的心 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的“發(fā)展等級”中,把“有文采”作為重要的評分點,讓作文有文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精心推敲文句,力求生動傳神;二是恰當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化平庸為神奇;三是巧妙引用或化用詩文歌詞等,彰顯文學素養(yǎng);四是根據(jù)表情達意的需要,靈活運用各種句式,筆調(diào)靈活多變;五是綜合運用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意到筆隨,使行文多姿多彩。下面請看2012年福建卷滿分作文《生如旅行,一葦以航》的片段:
誠然,人生的賽跑,是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看你跑了多少路程,然而,何妨轉(zhuǎn)換視角重新審視生活之道?現(xiàn)今許多所謂的教授的論文或科研成果被指抄襲,都是因為時間阻擋了源頭活水——創(chuàng)新能力,成千上萬的科學工作者只因利益的驅(qū)使,不停地趕時間,搶速度,卻始終比不上愛因斯坦的一個響指?!残乃颍芈乃?,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正所謂生如旅行,一葦以航,擺脫時間的束縛,我們也可以大聲喊出:“在千千萬萬的束縛中,我卻感受到生命的無限美好?!?/p>
其文采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典雅厚重,如“凡心所向,素履所往,雖不能至,心向往之”。二是文化氣息濃郁,如“生如旅行,一葦以航”,化用蘇軾《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之句。三是語言的靈趣,如“不停地趕時間,搶速度,卻始終比不上愛因斯坦的一個響指”等,生動而富有情趣。
4.以精彩的結(jié)尾勾住閱卷老師的魂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結(jié)尾精彩,不僅會使文章錦上添花,且會給閱卷老師以“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魅力。成功的結(jié)尾:或描寫形象,寓情于景;或深情呼喚,強化主旨;或凝練含蓄,余韻悠悠;或卒章顯志,首尾呼應等等。請看2012年全國新課標卷滿分作文《善存指尖,青燈不滅》的結(jié)尾:
當沸沸揚揚的“彭宇案”塵埃落定,當小悅悅的靈魂在充滿愛的天國安息,請不要灰心。當你以為人情冷漠,無人關心身邊之人,請不要忘記仍有人在培育愛的綠林、善的綠洲!當你以為人人為己已成社會準則,請不要忘記仍有人善存指間,舉手之勞,方便大家!
善存指間,青燈不滅。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定會是美好的人間。
這個結(jié)尾先以“當……,請……”的排比句式造勢,深情呼喚,發(fā)人深思;再改造歌詞作結(jié),照應篇首和標題,強化主旨,又首尾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