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曉武 程亞南 姜雨含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35例臨床研究
黎曉武1程亞南1姜雨含2
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HSP)的臨床效果。方法將70例小兒HSP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給予控制飲食、減少運動、維生素C、氯雷他定及其它對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再予中藥口服治療,兩組均以10天為1個療程。結果經(jīng)治療1個療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2%,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14%,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HSP效果顯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廣。
小兒;過敏性紫癜;中西醫(yī)結合;臨床研究
過敏性紫癜(Allergic Prupura,HSP)是一種毛細血管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病原體、食物、藥物或其它物質導致機體產(chǎn)生變態(tài)反應,引起毛細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滲,出現(xiàn)皮膚紫癜以及黏膜和某些器官出血[1]。其主要癥狀有皮疹,關節(jié)痛或關節(jié)炎,惡心、嘔吐、便血等消化道癥狀,嚴重者可出現(xiàn)腎損害[2]。HSP以兒童為多見,且多見于學齡前兒童,且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西醫(yī)治療本病以抗組胺藥物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為主,但長期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中醫(yī)藥治療本病效果較好,且副作用低,故筆者多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小兒HSP,既可收到滿意效果,又可縮短療程,減少西藥的副作用?,F(xiàn)將筆者的臨床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共選取70例,均為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兒HSP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35例,治療組35例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3~11歲,平均8.9歲,病程2~31天,平均12.3天;對照組35例中,男22例,女13例;年齡4~13歲,平均8.4歲,病程3~35天,平均11.8天。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3]①病史:發(fā)病前1~3周可有低熱、全身乏力、咽痛或上呼吸道感染史,或有昆蟲叮咬史、疫苗接種史、花粉接觸史及服用某些食物、藥物等。②臨床癥狀:有典型的四肢、皮膚紫癜,并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痛、便血等胃腸道表現(xiàn),關節(jié)腫痛癥狀,血尿、蛋白尿等腎臟損害。③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顯示血小板計數(shù)、功能正常,而白細胞可正?;蜉p度增高,中性粒細胞或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增多;凝血常規(guī)正常;尿常規(guī)可見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等;便隱血可呈陽性。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控制飲食,減少活動,維生素C片0.1~0.2g,每日3次口服,氯雷他定片5~10mg,每日1次口服。必要時給予抗感染、補液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治療。治療10天為1個療程。
1.3.2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給予中藥口服,藥物組成如下:生地黃6~9g,赤芍6~12g,紫草3~15g,水牛角3~5g,牡丹皮5~12g,蟬蛻3~10g,烏梅5~10g,白茅根6~15g,茜草6~12g,白芍5~10g,甘草3~6g。每日1劑,水煎取汁200ml,分4~5次服用。治療10天為1個療程。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軟件,采用χ2檢驗及t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
2.1 療效標準[4]治愈:皮膚紫癜、腹痛、關節(jié)腫痛等主要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及便常規(guī)等檢查提示異常指標均恢復正常;顯效:皮膚紫癜消退,其它主要癥狀和體征均明顯減輕,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尿常規(guī)提示紅細胞、蛋白尿偶見,便潛血呈陰性;好轉:主要癥狀、體征有所好轉,血常規(guī)、血尿、便潛血等指標較治療前好轉;無效:癥狀和體征反復出現(xiàn)甚至加重,實驗室檢查各項異常指標均無變化。
2.2 治療結果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1個療程后,治療組治愈19例(54.29%),顯效9例(25.71%),好轉5例(14.29%),無效2例(5.71%),總有效率為94.29%;對照組治愈9例(25.71%),顯效12例(34.29%),好轉6例(17.14%),無效8例(22.86%),總有效率為77.14%。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小兒HSP屬于中醫(yī)學“紫斑”、“肌衄”、“血證”等范疇,西醫(yī)以對癥治療為主,如避免攝入動物蛋白、減少運動等,并給予抗感染、降尿蛋白等治療,而維生素C具有增加毛細血管致密性,提高抗感染能力等作用,氯雷他定及激素等可減輕過敏反應及癥狀等。本研究顯示,在西醫(yī)治療基礎上,配合中藥治療,可明顯提高效果,方中生地黃、赤芍、紫草、水牛角、牡丹皮等滋陰清熱涼血,蟬蛻祛風清熱,白茅根、茜草涼血止血,烏梅滋陰生津、止痛,白芍酸甘化陰,甘草可滋陰、緩急止痛,甘草又可調(diào)和諸藥。全方共奏清熱、涼血止血之效。
綜上,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小兒HSP,效果顯著,且療程短,副作用少,值得推廣。
[1] 陸再英,鐘南山.內(nèi)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646.
[2] 郁銀娟,吳綿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研究[J].山東中醫(yī)雜志,2012,31(6):426.
[3] 易著文.小兒過敏性紫癜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24(11):827-828.
[4] 龔方彪.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療效[J].中醫(yī)藥學報,2012,40(2):120.
R969.3
A
1673-5846(2013)06-0286-02
1吉林省遼源市婦嬰醫(yī)院,吉林遼源 136200
2吉林省遼源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遼源 13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