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慧,李生瑩,劉瑞麗,詹合琴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藥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藥理學是基礎醫(yī)學與臨床醫(yī)學、醫(yī)學與藥學之間的橋梁學科[1],所涉及知識面很廣,內容也較繁多、抽象,很多學生反映藥理學知識難學、難記。一般傳統的藥理學教學都屬于“填鴨式”教學,即將藥物的體內過程、作用機制、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等逐一向學生灌輸;學生在臺下以聽為主,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同時學習興趣低下,考試前死記硬背應付考試,在臨床實踐中難以靈活運用。為了改變這種狀態(tài),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使被動的灌輸變?yōu)橹鲃拥膶W習,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我們在藥理學教學中采用課堂啟發(fā)式教學[2]、開展典型病例討論、利用 QQ群互動[3]等多種教學方法,避免抽象的講授,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對藥理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分別隨機選擇2009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各200名進行傳統式和多種方法并用藥理學教學的研究對象。兩組學生在入學和進行藥理學學習前的其他課程成績無明顯差別。藥理學課程共68學時。教材使用: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藥理學》第二版。
(一)課堂啟發(fā)式教學。
在課堂上老師靈活應用啟發(fā)式教學法,主要在課堂內容的引入環(huán)節(jié),借助多媒體的優(yōu)勢,對所講授內容進行有吸引力的的引導,成功完成新課導入。比如在講抗帕金森病一章時,可先給學生放一段拳王阿里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用顫抖的手點燃火炬的鏡頭錄像,然后問學生拳王阿里在點燃火炬的過程中,為什么手是一直顫抖的?有的學生會說是患了帕金森病所導致的;那接著問帕金森病除了手顫抖外,還有什么癥狀?帕金森病發(fā)病的原因是什么,治療的藥物都有哪些,效果怎樣?帶著這樣的問題,給學生講解帕金森的發(fā)病機制,治療原則及相應治療藥物,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熱情就比較高,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啟發(fā)式教學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tài),促進學習效果的提高。
(二)開展典型病例討論課。
藥理學是連接臨床醫(yī)學和基礎醫(yī)學的橋梁學科,開展典型病例的討論有助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藥理學所學的理論內容,同時也進一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將藥理學分成了幾大部分如總論部分,心血管藥理部分,血液系統藥理部分,呼吸系統藥理,消化系統部分等,每一部分內容講授完后,我們都安排一次病例討論,準備一些典型的相關系統疾病的病例,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進行分析討論,這樣既促進了藥理學知識的掌握,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臨床思維和臨床分析能力,也增強了學生應用藥理學知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信心。
(三)課后文獻查閱對課堂講授內容的促進作用。
給學生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課下查下節(jié)課要講的相關某一類藥物的研究進展及疾病的治療進展,上課過程中組織小討論,讓學生發(fā)言,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的去機械性的記憶書本上的內容。比如抗高血壓藥種類繁多,既有四大類的臨床一線用藥,又有歷史悠久的經典藥物。在課前可先讓學生帶著問題做些社會調查,比如血壓是怎樣量的?血壓超過多少就可診斷為高血壓?目前市場上應用的降壓藥主要有哪些?這些藥又可分成哪幾大類?學生通過在藥店或醫(yī)院藥房的調查,收集藥物的說明書進行分類、歸納,在上課時對老師講的藥物類型已非常熟悉,同時再提出為什么這四大類藥物為臨床一線用藥而不是其他藥?學生往往會從藥物不良反應這方面著手回答,這樣就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四)加強課下師生互動。
通過組建班級QQ群,或網絡課程上的教學互動,大家一起進行討論,學生有什么不明白的,老師可以及時解答。由于不受地域和人數的限制,這特別適合于老師進行課后的輔導答疑。將學生分成了四組,一個老師負責一組約50人,由負責本組的老師組建其藥理教學輔導QQ群,這樣就在師生間搭建起了網絡平臺,從而有利于開展討論式教學,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參與度。由于網上的氣氛相對比較輕松,所以學生們往往比較活躍。學生根據不同的學習需求,可以單獨和教師進行交流,獲得教師的個別化指導。有些問題也可以學生間討論解決。在這種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其他沒有發(fā)言的學生也可以學到相關的知識。同時利用QQ群具有的文件傳輸功能,學生之間及學生和老師間都可以進行相互的教學資源的傳輸,進而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我們還嘗試利用群郵件,約兩周進行一期的老師與學生間的資料的交流傳遞。每一期,由教師根據所學過章節(jié)的內容,以臨床上的相關的病人問題為基礎進行選題,學生根據所學過的藥理學知識及通過從書籍中或者網絡上查找的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解決,同時上傳于同一群郵件中。這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就將藥理學基礎知識和臨床實踐結合起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學習內容。
(五)理論與實驗教學相結合。
藥理學是理論性很強的學科,需要記憶的內容很多,單純的死記硬背很容易感到枯燥,從而產生厭倦心理,藥理學實驗都是對理論內容的驗證性實驗,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加深了對理論內容的學習,這學期實驗課還開設了實驗設計的內容,學生以組為單位,通過查閱文獻,自己設計實驗對理論課上所學內容進行驗證。實驗室根據學生設計的實驗內容,盡可能的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能順利進行實驗。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理論的內容也得到了鞏固和提高。
(一)學生對藥理學教學意見的調查。
總是會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學生及所占的比例,多種教學方法并用組為67%,傳統教學方法組為43%。表示很愿意上藥理學課及對藥理學有較高的學習興趣的學生在多種教學方法并用組為65%;而傳統教學方法組僅有33%學生有較高的學習興趣,并且有24%的學生表示不愿上藥理學課。多種教學方法并用組學生大多數(68%)認為藥理學較容易學,并對自己能靈活運用藥理學知識解決臨床問題的的信心很高,遠高于傳統教學組的42%。多種教學方法并用組75%的學生認為自己與課程老師的交流較多,62%的學生覺得遇到問題自己主動解決的熱情較高,同時71%的學生學習中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能及時求助老師。相比較而言,傳統教學方法組只有很少的23%的學生與老師有較多交流,學習中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只有33%的學生能及時求助老師,遇到問題自己主動解決的熱情較高的學生僅占36%。
(二)學生藥理學理論考試成績對比分析。
在多種教學方法并用的組里,藥理學教學質量得到有效地提高,理論考試中成績平均分為84.4,相對于傳統教學組的平均分79.3,提高明顯。尤其是主觀題得分率有較大提高,多種教學方法并用組的的主觀題得分率為86.4%,而傳統教學組的學生的得分率分別為76.2%。這體現了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傳統的藥理學理論教學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從調查結果可知,這種方法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學習興趣較高的學生(33%)僅占多種方法教學組的一半(65%),同時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人數也遠低于多種教學方法并用組。由于單純的死記硬背,學生對自己獨立解決臨床問題的信心也普遍較低。傳統教學中,老師上完課就走,學生和老師主要在課堂上有相見的機會,所以學生遇到疑難問題很難及時求助老師。而多種方法并用組,學生和老師互動交流較多,這樣既增強了學生在學習中的的主體性,也大大提升了學生對于理論內容學習的投入[4]。
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事實證明,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是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對于還未接觸過臨床的本科學生來說,藥理學的學習主要靠記、靠背。單純的死記硬背很快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甚至對藥理學的學習產生畏懼心理。本研究通過課堂啟發(fā)式教學,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處于積極狀態(tài)。通過開展典型病例討論課,可引導學生用所學藥物解決具體問題,既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同時也增強了學生應用藥理學知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信心。同時通過互動教學,既可以方便快速的解決學生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也增強了師生間的雙向交流。
在學科知識和教學手段迅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作為高校教師需要對長期以來形成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地加以改進,使之能更好地將醫(yī)學生的培養(yǎng)向前推進。
[1]楊寶峰.藥理學[M].第7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2.
[2]郭俊梅.啟發(fā)式教學在人體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0,17(3):28.
[3]李 爽,李新娟,李新強,等。QQ群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0,8:17-18.
[4]張海紅,董曉華.互動教學法在藥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10,27(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