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健康教育和護理干預對手足口病的影響研究
王丹
目的 研究對手足口病患兒實施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本疾控中心選擇2010年8月~2012年8月412例手足口病患兒, 將其分為兩組, 對照組的206例患兒采取傳統(tǒng)護理方法, 觀察組的206例患兒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及相關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 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兒病程時間平均縮短2.35 天, 與對照組相比,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半年內復發(fā)的幾率降低(12.96%), 一年內的復發(fā)率也降低了(11.3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對手足口病患兒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同時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 能夠明顯縮短患兒的患病時間, 有效降低復發(fā)率。
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手足口?。慌R床效果
手足口病主要是因感染了柯薩奇EV71和A16病毒, 為一種傳染性疾病, 主要通過呼吸道及糞口途徑進行傳播, 主要見于5歲以下兒童, 一年內均可見發(fā)病, 但以春夏季節(jié)較多?;純号R床上主要表現為發(fā)熱, 口腔黏膜、手掌、足底等部位出現水泡、斑疹以及丘疹, 一些患兒膝蓋也可見到皮疹。
1.1 一般資料 本疾控中心選擇2010年8月~2012 年8月412例手足口病患兒, 其中244例為男性, 168例為女性;年齡在3個月~8歲之間, 平均為(4.5±1.8)歲;將所選患兒隨機分為兩組, 比較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基本信息,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的患兒采取傳統(tǒng)的護理方法, 觀察組的患兒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及相關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所有患兒在入院后對其自身及家長對手足口病的認知度進行評估, 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觀察組患兒病程時間平均縮短2.35 d, 與對照組相比,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半年內復發(fā)的幾率降低(12.96%), 一年內的復發(fā)率也降低了(11.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3.1 對疾病的基本知識進行指導, 告知患兒及其家長疾病的傳染源、前期表現、傳播途徑、臨床癥狀、治療方法、護理措施以及預后情況。
3.2 心理知識指導 手足口病尚未發(fā)現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 患兒一旦患病沒有免疫力, 容易復發(fā),但有效的提高患兒的免疫力能夠有效的預防再次發(fā)作, 讓患兒及其家長做好心理準備, 減緩其恐懼及焦慮的心理, 做好預防保健及消毒隔離工作, 以此來降低復發(fā)幾率。
3.3 出院健康知識指導 患兒的用品及衣物經過消毒后才能夠帶出醫(yī)院, 回家后患兒還是需要進行一周的隔離, 將其衣物放在陽光下暴曬, 定期消毒餐具及玩具,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疾病流行期間, 盡量不去公共場所, 降低感染的幾率。如果家長懷疑患兒患有此病, 應進行隔離, 并到醫(yī)院進行診治[3]。
4.1 發(fā)熱護理 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兒多為低熱或者中等度熱, 不需要特殊治療。護理措施:注意通風, 確保空氣流通, 患兒適當休息, 不可過度活動,讓患兒穿著寬松的衣物, 保證患兒飲用大量的溫開水, 如果體溫超過了38.5℃, 可進行物理降溫, 同時詳細記錄降溫效果。
4.2 口腔護理 患兒會出現程度不等的口腔黏膜損害, 讓患兒多飲水, 每天進行2次口腔護理, 每次進食前用生理鹽水或者溫水漱口[4]。
4.3 皮膚護理 給患兒穿著棉質的衣褲, 床鋪保持整潔干燥, 弄臟的床單衣褲要立即更換, 降低污染物對皮膚的刺激。
4.4 飲食護理 由于此病患兒出現發(fā)熱、口腔皰疹等癥狀降低食欲, 甚至拒絕進食, 這時應為患兒準備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主要是流質或者半流質飲食, 不可進食粗纖維食物, 防止對黏膜表面再次損傷。
4.5 活動與休息護理 如患兒的病情較輕, 在臥床休息的同時在室內適當活動, 但癥狀較重的患兒應絕對臥床休息[5]。對于嬰幼兒來說, 喂奶時應將其平臥抱起, 盡量避免頭部活動, 更不可將頭部托起。
4.6 心理護理 由于手足口病具有傳染性, 患兒需要隔離治療, 這會增加患兒的痛苦及恐懼感, 出現哭鬧現象, 這時也會使家長的負面情緒增加。在實施護理的過程中, 護理人員應多與家長溝通, 給予一定的安慰, 最大限度的消除患兒的恐懼感和陌生感, 爭取得到配合, 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
4.7 消毒隔離 患兒的病房應經常通風, 定時對室內進行紫外線消毒, 對室內的物品用消毒液消毒,叮囑患兒飯前便后要洗手, 不可自行離開病房, 降低探視人員的數量, 與其他疾病患兒分開居住。醫(yī)務人員接觸一個患兒后應立即洗手, 防止出現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為近年來新型的流行性傳染性疾病,大部分家長不了解這種疾病, 因近幾年流行趨勢加大, 死亡患兒的數量逐漸增加, 在加上這種疾病尚未發(fā)現有效的治療方法, 家長十分恐懼此病, 但是卻不了解相關疾病的知識。作為一名醫(yī)務工作者,應對手足口病患兒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同時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 能夠明顯的縮短患兒的患病時間, 有效的降低復發(fā)率。
[1]李善英,王艷華,朱慶玲, 等.234例手足口病合并腦炎的護理體會.中外醫(yī)療.2009(19):542-543.
[2]謝媛琪,王昱,趙靜.飲食護理干預對手足口病患兒康復的影響.護士進修雜志.2009(04):248-249.
[3]趙香枝,伍平,冼建妹, 等.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分析及護理干預.全科護理.2009(22):102-103.
132011 吉林市船營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綜合衛(wèi)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