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屏南于水永
簡述黃芩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
馬屏南1于水永2
黃苓;藥理;臨床應用
黃芩為常用中藥,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中品。來源于唇形科(labiatae)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止血安胎、解毒瀉火等作用。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對于單味藥物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黃芩也被列為研究對象,并取得了一定成果?,F(xiàn)將其有關藥理作用,臨床應用簡述如下,供同仁商討。
經(jīng)檢測主要含黃芩甙(Baicalin),黃芩甙元(Baicalein),漢黃芩素(Wogonin),漢黃芩甙(Wogonoside),新黃芩甙元(Neobaicalein),可加 黃芩素(Koganebanain),黃芩酮Ⅰ,Ⅱ(SkullcapflavoneⅠ,Ⅱ),木蝴蝶素A(OroxylinA),7-甲氧基黃芩甙元(7-methoxy-baicalein),7甲氧基去甲基漢黃芩素(7-methoxy-nor-wogoin),2’,5,8-三羥基-7甲氧基黃酮(2’5,8-trihydroxy-7-methoxyflavone),4’,5,7-三羥基-6-甲氧基二氫黃酮(4’,5,7-trihydroxy- 6-methoxyflavanone),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hesterol),黃芩酶(Baicalinase)等。
2.1 抗菌抗病毒作用體外實驗證明,黃芩對多種革蘭氏陽性(G+)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炭疽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革蘭氏陰性菌(G-)如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多種皮膚真菌,如堇色毛癬菌、大小芽孢菌、許蘭毛癬菌、白色念珠菌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是黃芩素和漢黃芩甙元。黃芩對甲型流感病毒PR8株和亞洲甲型(京甲1)有抑制作用。對感染流感病毒的小鼠有一定治療效果。黃芩還具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的作用,還能抑制艾滋病毒逆轉錄酶。
2.2 鎮(zhèn)靜、降血壓作用黃芩有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其煎劑、浸劑或黃芩甙通過加強皮層抑制,使小鼠自主活動減少,陽性條件反射抑制,從而起到鎮(zhèn)靜作用;其降壓作用是通過輕度擴張血管,或抑制血管運動中樞來實現(xiàn)。
2.3 抗炎、抗過敏作用黃芩對急、慢性炎癥反應均有抑制作用。機理與其抗組胺釋放及抗花生四烯酸(AA)代謝有關;黃芩抗過敏的作用機理與其抗組胺釋放、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及抑制酯加氧酶的活性有關??诜S芩甙對動物再次吸入抗原引起的變態(tài)反應有保護作用。
2.4 降脂、保肝、利膽作用黃芩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有明顯降血脂作用,能使實驗性高脂血癥大鼠血清甘油三脂降低。黃芩甙對動物實驗性肝損傷有明顯的防治作用,降低轉氨酶,增加肝糖元含量;給兔耳靜脈注射黃芩醇提取物,有促進膽汁排泄作用。
2.5 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黃芩的多種黃酮成分均能抑制血栓形成。黃芩中的木蝴蝶素可競爭性地抑制凝血過程中維生素k3而發(fā)揮抗凝血作用。其抗凝血機理還與其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謝有關。
2.6 其它作用黃芩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黃芩甙、黃芩素、漢黃芩甙、黃芩新素Ⅱ和2’,5,5,7-羥基6’,8-甲氧基黃酮對過氧化脂質(Lpo)的生成均有顯著抑制作用。黃芩甙、黃芩素、漢黃芩素還有明顯的利尿作用。黃芩注射液與慶大霉素合用還能減輕后者對腎臟的毒性損害。
3.1 治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復方黃芩注射液治療老年人肺部感染30例。結果顯效12例,有效10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73.3%。其中1例治療前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經(jīng)治療后消失,而且其他患者持續(xù)用藥15d未發(fā)生真菌感染,提示黃芩有預防和治療真菌感染作用。
3.2 治療急性痢疾黃芩、訶子的用量,用明礬沉淀法提制成粉。每次2g,每日4次口服,治療急性菌痢100例。療效顯著,平均2.5d癥狀消失。3.3d大便化驗正常,4.3d大便培養(yǎng)轉陰,5.3d臨床治愈。
3.3 治療病毒性、化膿性炎癥眼病用2%~3%黃芩甙眼藥水滴跟外用有效,或用復方黃芩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療這類眼病療效甚佳。
3.4 預防性猩紅熱,治療鉤端螺旋體病在猩紅熱流行期間,單味黃芩湯(9g生藥)口服,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將等量的黃芩、雙花、連翹制成浸膏片,口服對中輕度患者有一定的效果。
3.5 治療病毒性肝炎用黃芩甙治療病毒性肝炎,療效明顯。方法:以黃芩甙注射液6ml如10%葡萄糖溶液250ml靜脈滴注。15d為1個療程,大多用2~3個療程,或肌肉注射均有較好的療效。
3.6 治療創(chuàng)傷、局部感染、燙傷及下肢丹毒用復方黃芩液(由黃芩、紫花地丁、七葉一枝花等組成)治療創(chuàng)傷,局部感染、燙傷83例,結果2~4d均獲痊愈,局部濕敷,每日4~5次。
3.7 治療麥粒腫用黃芩、雙花各20g作水煎液分兩次服,治療麥粒腫,效果良好,一般服藥1~2d即愈。
3.8 治療高血壓20%黃芩酊劑,治療高血壓。每次服5~10ml,每日3次,有效降壓率為70%,臨床癥狀也減輕或消失。
3.9 治療妊娠惡阻單味黃芩治療妊娠惡阻,有效率97.45%。方法:取黃芩30~45g水煎成200ml~400ml,分次頻服。
3.10 治療痔瘡單味黃芩100g加入75%酒精浸泡1w,過濾外用,每日2次,20d為1個療程。取得滿意療效。
[1]沈映君.中藥藥理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47.
R961
A
1673-5846(2013)08-0282-02
1濟南市衛(wèi)生局信息化服務中心,山東濟南 250002
2濟南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山東濟南 2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