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莉
(諸暨市人民醫(yī)院,浙江 諸暨 311800)
·醫(yī)院管理·
醫(yī)院易地搬遷中ICU患者轉運的安全管理
俞 莉
(諸暨市人民醫(yī)院,浙江 諸暨 311800)
為確保ICU患者的轉運安全,本院在易地搬遷中,制訂了周密的ICU轉運方案及相關應急預案;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實施一對一的責任制全程轉運護理;物資設備準備充分,在硬件上提供完善保障;構建綠色轉運通道,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轉運時間;提前模擬演練,以達轉運流程優(yōu)化。 采用全面有效地轉運安全保障措施,確保了我院綜合ICU 19名重癥患者安全抵達目的地。
醫(yī)院;易地搬遷;ICU患者;轉運安全管理
Abstract: During the hospital’s departure for another plac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ICU patients’ transportation, we developed a well-ICU the transshipment program and related contingency plans; provide adequate human security,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e-on-one care accountability throughout transporter; prepared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hardware to build a green transit channel, the maximum transit time savings; advance simulation exercises to achieve transshipment process optimization. Full and effective transit security measures were taken to ensure the safe arrival of 19 critically ill ICU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Keywords:hospital;ex situ relocation;ICU patients;transit safety management.
我院是一所三級乙等綜合性醫(yī)院,已有66年的辦院歷史。為了更好地滿足老百姓的就醫(yī)需求,經過3年的籌建,醫(yī)院于2012年10月31日順利完成易地搬遷工作,搬至離老院區(qū)8公里以外,占地250畝,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的現(xiàn)代化花園式醫(yī)院。在醫(yī)院易地搬遷過程中,我們把ICU患者的安全轉運管理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制定了一整套系統(tǒng)、安全、科學的轉運安全管理措施并付諸實踐,成功地將19名重癥患者安全轉運至新院ICU。
1.1 細化具體流程
ICU患者病情重,轉運過程中存在著很大風險,在大規(guī)模的轉運前制定細致周密的轉運方案是保證轉運成功的關鍵[1]。我們在醫(yī)院搬遷總體戰(zhàn)略方案的基礎上,始終圍繞以ICU患者為中心的原則,針對病情的復雜性與特殊性,制定了一整套細化的具體操作流程和在轉運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意外應急事件流程,包括防范搬遷時ICU患者病情突變、意外拔管、心跳驟停、不能轉運患者及其他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意外事件預案,以達未雨綢繆,防患未燃。
1.2 注重部門配合
做好危重患者的安全轉運,臨床、后勤等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是關鍵。在出臺ICU患者轉運方案及應急預案的同時,其他各部門圍繞ICU患者轉運方案也制定了相關配合的細化流程,如救護車發(fā)車細則、新老醫(yī)院電梯運作流程等等,使一切細節(jié)性工作有章可循,真正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責任到人。
2.1 成立領導小組
在全院成立搬遷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另增設ICU轉運領導小組,由副院長任總指揮,醫(yī)務科科長和護理部主任分別任老院和新院指揮員,做好信息對接與協(xié)調指揮工作。
2.2 明確職責分工
搬遷時醫(yī)護人員分為老院組、轉運組和新院組,搬遷日除夜班外的其余43名ICU護理人員均參與到搬遷大事中,每個人員分工職責明確。搬遷實施一對一責任制全程護理,即一個ICU護士負責一個ICU患者從老院轉出、轉運到新院的全程、連續(xù)、無縫隙護理,不往返,充分體現(xiàn)了“我的患者我負責”的宗旨,有效減少轉運的交接班環(huán)節(jié)。轉運時每輛救護車上另配備1名醫(yī)生和1名麻醉師,組成三合一的轉運組團隊,19名責任護士和隨車醫(yī)生及麻醉師均具備危重患者轉運資格和經歷,并熟悉自己組內患者的病情,掌握各項急救技能。老院區(qū)ICU和新院區(qū)ICU分別配醫(yī)護人員各12名及其他各部門人員若干,以轉運的患者和責任護士為中心,分別配合做好新老院患者的治療、護理、轉運前期的準備工作及轉運后的其他后續(xù)工作。
2.3 提前熟悉環(huán)境
根據新院ICU的流程,提前對新院運作時所修訂的制度、職責、流程及新進的儀器設備設施組織全體ICU護理人員培訓學習,并進行效果評價。所有參與搬遷的的醫(yī)護人員包括工勤人員提前2周至新院ICU熟悉環(huán)境,做到對各設備、物品、材料的定點定位了如指掌,確保在患者抵達新院ICU后工作能有序展開。
2.4 細致評估病情
每位責任護士及經管醫(yī)生提前一天對次日需轉運患者的病情做系統(tǒng)的評估,列出轉運時治療及護理中需注意的事項,病情觀察的要點,該病患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如痰阻、脫管等的防范及應對方案,轉運前填寫危重患者轉運評估表,抵達新院ICU時即時進行病情評估及各種參數數據的核實并如實記錄。
2.5 關注家屬宣教
搬遷前一天召開家屬座談會,詳細告知搬遷的相關事項,并以書面圖冊的方式告知家屬新院ICU的具體方位及家屬探視需知,取得家屬的理解與配合。
3.1 調試運作保安全
搬遷前對新院ICU所有儀器設備求進行了24小時滿負荷運作試驗,以確保萬無一失。
3.2 物品對接無縫隙
至搬遷前日,物品除必須用品和搶救物品藥品外均轉運至新院,按要求定點定位放置,并做好標識。19名患者在新院做好相對應的床位安排的同時,與責任護士做好信息對接,并按個案需求準備好相應物品。
3.3 轉運準備求充足
在醫(yī)護人員對所管患者進行系統(tǒng)評估的基礎上,準備充足的轉運物資設備。配備的物品相當于一個移動的ICU,每組按在ICU內的配置準備物品[2]。包括多功能心電監(jiān)護儀、便攜式呼吸機、微泵、小氧氣筒、有蓄電的負壓吸引器、急救轉運箱(急救藥品視每個患者病情而定)等。
3.4 護患編號達統(tǒng)一
統(tǒng)一制作數字標識。搬遷日將對應一致的數字標識張貼于患者前胸,責任護士前胸和患者私人生活用物袋上,醒目地標識達到讓相關人員直觀地知曉病患護理責任人的目的。
3.5 設備同步要到位
由于新院ICU設床位32張,新增監(jiān)護床、呼吸機、監(jiān)護儀各10臺,所以老院ICU的監(jiān)護床、監(jiān)護儀及呼吸機等必須與患者同步搬至新院,在新老院指揮員的調度下,設備后勤部門的儀器設備轉運組發(fā)揮了高績效能力。
4.1 擬訂交通保障方案
危重患者的轉運存在著高風險,為最大限度地確?;颊甙踩?,以縮短轉運時間,構建綠色通道為原則,擬訂了一整套車輛與交通保障方案。
4.2 患者對號入車
我們?yōu)镮CU患者安排了6輛救護車,每輛救護車均按移動ICU的要求配置,其中1輛為中途應急車輛,停泊于新老院區(qū)路程的中途,以備其他救護車出現(xiàn)故障時緊急調用。每輛救護車上都貼上醒目的標號,轉運時按事先計劃安排患者對號入車。將19名ICU患者分為4組,每組統(tǒng)一發(fā)車轉運與接收。
4.3 確保道路暢通
為保證道路交通的順暢,搬遷前與交警等部門做了充分的協(xié)調溝通。搬遷日新老院路線均進行了交通管制,每一組患者發(fā)車時全程由警車開道,一路通暢無阻地在最短時間內抵達新院區(qū)。
4.4 電梯專人???/p>
為最大程度節(jié)約轉運時間,ICU患者轉運時,我們對老新院電梯進行了專人控制,并對新院電梯進行了空床專用梯和患者專用梯的分類運作。
為了準確掌握ICU患者轉運的時間與流程,我們在搬遷前進行了3次轉運模擬演練,找出最優(yōu)路線,最精時間,以提高轉運效率。對轉運中的細節(jié)問題進行反復地推敲與測算,如患者從ICU過床至救護車擔架還是直接由監(jiān)護床轉運至救護車等,以防止滯留帶來的安全風險增加。
我院ICU重癥患者于10月31日12時開始啟動易地搬遷方案,至13時43分19名重癥患者安全轉運達新院ICU,歷時1小時43分,沒有一起因轉運不當引發(fā)的不良事件發(fā)生,所有患者正常的治療及護理均未間斷,病情均無變化。
患者的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3]。醫(yī)院易地搬遷ICU患者的安全轉運管理中,前期制定縝密細致的搬遷方案是基礎,把各種細節(jié)性問題均納入方案中;醫(yī)護人員包括后勤工作人員充足,培訓到位,在轉運中實施全面、全程、連續(xù)的責任制轉運護理,真正做到我的患者我負責,徹底減少交接班環(huán)節(jié);物資設備準備充足,做到寧可多備不可少備,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在硬件上提供完善保障;優(yōu)化轉運流程,圍繞患者安全這一總則,構建交通綠色通道[4];提前進行轉運模擬演練,在實踐中找出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并不斷地加以完善。以上諸項保障舉措,既提高了危重患者易地轉運效率,又使患者的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1]李靜.醫(yī)院整體搬遷中ICU患者院內轉運安全管理[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2(9):1968-1969.
[2]莊一渝,虞雪琴.ICU患者的院內安全轉運[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7):509.
[3]王惠琴.品質管理中的護理文化[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9):3.
[4]谷榮,丁昌蘭.ICU患者的院內安全轉運[J].護理實踐與研究:上半月版,2009,6(17):57-58.
ThetransportationsecurityadministrationofICUpatientsduringthehospital’sdepartureforanotherplace
YULi
(The People’Hospital of Zhuji,Zhejiang 311800,China)
R197.323
B
1672-0024(2013)05-0015-03
俞 莉(1973- ),女,浙江諸暨人,本科,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護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