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培 王紅賓 杜瑞民
早春大棚菜豆“三產(chǎn)”栽培技術
于海培 王紅賓 杜瑞民
導讀:早春大棚菜豆栽培要達到早產(chǎn)、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即“三產(chǎn)”。生產(chǎn)中應選擇地勢高燥、通風涼爽、土質(zhì)肥沃、排灌方便、無污染的壤土地塊。選用耐低溫弱光,早熟、耐寒、耐熱、抗病性強、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的優(yōu)良品種。采用營養(yǎng)缽或苗床育苗,選冷尾暖頭的晴天定植,定植后加強田間管理,注意防治菜豆根腐病、炭疽病、銹病、細菌性疫病、豆蚜等病蟲害,開花后10~15天即可采收。
菜豆又名四季豆、蕓豆,原產(chǎn)中南美洲,其食用器官為嫩莢,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近年來為了提早菜豆上市期,增加產(chǎn)量和效益,北方各地種植者不再拘泥于傳統(tǒng)的春露地栽培,而是利用大棚、溫室等一些設施栽培,取得了很高的經(jīng)濟效益。但是生產(chǎn)中由于盲目追求早定植及管理方法不當常影響著效益的進一步提高。經(jīng)過幾年實踐研究,總結(jié)出春大棚菜豆“三產(chǎn)”即早產(chǎn)、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高效栽培技術,現(xiàn)介紹如下。
生產(chǎn)用地應選擇地勢高燥、通風涼爽、土質(zhì)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地塊并且遠離城鎮(zhèn)、醫(yī)院、垃圾場、工業(yè)污染源及禽畜集約化養(yǎng)殖場等,土壤pH值為6.2~7.0。
早春大棚宜選用耐低溫弱光、早熟、耐寒、耐熱、抗病性強、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的優(yōu)良品種。根據(jù)我們兩年的菜豆品種比較試驗結(jié)果,連農(nóng)無筋二號、高產(chǎn)架豆王、白豐、特長九號等品種在早春大棚種植中表現(xiàn)比較好,可根據(jù)市場需求選擇。其中高產(chǎn)架豆王早熟性好,生育期長,再生能力強,適應性廣,且莢大產(chǎn)量高。
一般在定植前20天開始播種育苗,早春大棚促早栽培通過大棚加小拱棚加地膜覆蓋的栽培方式,可在2月下旬左右播種育苗。
早春保護地促早栽培需要育苗移栽,育苗方法有營養(yǎng)缽育苗和苗床育苗,苗圃選擇應靠近定植地點,最好在日光溫室中育苗。菜豆根系的木栓化程度高,根的再生能力差,塑料大棚菜豆春茬栽培時多實行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的方法,不僅能培育壯苗,而且定植時不傷根、發(fā)根快,比直播增產(chǎn)10%~20%。
用腐熟有機肥4份、干凈園土6份,加入0.1%的復合肥,充分混合均勻并過篩后裝入營養(yǎng)缽(10 cm×10 cm)中,或者裝入36孔或50孔穴盤中。忌裝得過滿,基質(zhì)高度應比缽口低 1.5~2.0 cm?;蛘哂檬袌錾吓渲坪玫幕|(zhì)直接裝入營養(yǎng)缽中,此方法省時、省力、省工,可有效抑制苗期病害,但費用高。
選擇種皮有光澤、無斑點的2年以下的新種子,播前5~6天進行曬種和選種,曬種在每天11:00~ 14:00進行,持續(xù)2~3天。播種前2天,用高錳酸鉀1 000倍液浸種20 min,而后用清水洗凈,再用常溫水浸4 h,洗凈后用濕紗布包住種子,置于 25~30℃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溫水洗種子1~2次。2天左右,多數(shù)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播種前將營養(yǎng)缽澆透水,待水滲下后,用手指或圓柱形工具對準每個缽中央,按下3 cm深的穴,將種子播在穴中,每缽播種2~3粒,然后覆蓋過篩營養(yǎng)土2 cm厚左右,最后扣上小拱棚或覆蓋地膜以保溫、保濕。
播種后保持苗床溫度,白天25℃,夜間20℃。幼苗出土后,揭去地膜,再蓋0.3 cm厚的過篩消毒細土,溫度降低到白天20℃左右,夜間10~15℃,以防徒長,并加強光照,保持每天10~11 h的充足光照,空氣濕度在65%~75%,并且注意防止苗期低溫多濕。當外界氣溫達到17℃以上時放大風,外界氣溫15℃以上時,可不覆蓋地膜,中午前后發(fā)生輕度萎蔫時澆一次透水,不要小水勤澆,易徒長。播后20天,當?shù)谝粚φ嫒~展開時為移植的適宜苗齡。定植前除去保護地的覆蓋物煉苗,并在定植前一天,澆一次水,利于秧苗脫缽。壯苗的標準是,苗齡 20天,子葉完好,4~5片真葉,株高5~7 cm,第1片復葉初展,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葉片厚且色濃,節(jié)間短、柄短。
選擇3年內(nèi)沒種過豆類作物的田塊種植,并且根據(jù)土壤肥力和目標產(chǎn)量確定施肥總量。一般情況下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機肥4 000~5 000 kg,過磷酸鈣20~40 kg,草木灰50 kg作基肥,深翻25~30 cm,整地。定植前10天覆蓋地膜,以提升地溫。然后起60 cm寬的壟,兩壟的中心距離為1.2 m。壟上覆蓋地膜,在壟的兩邊開穴種植。行距60 cm,穴距40 cm,每穴定苗2株,每667 m2定植2 800穴左右。如果土壤干旱應提前一星期澆水造墑。
定植應選擇冷尾暖頭的晴天進行。定植前先將苗床澆透水,然后帶土起苗,淘汰子葉缺損、真葉扭曲等弱苗、病苗和蟲苗。定植時,先在挖好的穴中澆足定植水,水下滲后,每穴定植2株;再覆少量營養(yǎng)土,使苗坨與膜面相平;然后培土壓嚴膜口,搭上小拱棚,覆蓋保溫材料。
苗期為從定植到6片真葉展開。早春保護地促早栽培,定植后成活前,應保持較高的棚溫,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保持在15℃以上,大棚密閉不透風,以提高地溫,促進緩苗。緩苗以后適當降低溫度,棚溫白天保持在22~25℃,夜間不低于15℃。保持較干的土壤狀態(tài),如太干,澆小水,不宜大水澆灌。在上述施肥的基礎上,苗期一般不用施肥。連續(xù)2次精細中耕,每次間隔7天左右。當蔓長超過20 cm時,噴施25%助壯素1 000倍液1次。
從5~6片真葉展開至莢果坐住為伸蔓開花期,約20天。首先要控水、控溫、控肥,此期一般不澆水施肥,白天溫度在20~28℃,夜間15℃。菜豆如果生長過旺,就噴施1~2次助壯素。當植株主蔓長至30~40 cm時,插架或吊繩引蔓。在每行植株正上方預置距地面2 m高的鐵絲,從鐵絲上垂下繩子,把繩子用活扣綁到莖基部,盤蔓上去。在主蔓長到鐵絲前,讓莖蔓沿吊繩回頭向下,進行回蔓。主蔓長過鐵絲20 cm時,摘心?,F(xiàn)蕾時,第一花序以下的側(cè)枝打掉。
從莢果坐住至采收結(jié)束為結(jié)莢期,40~60天。此期以大肥、大水、高溫為主?!案苫袂v”是菜豆?jié)菜脑瓌t。進入結(jié)莢盛期要加大澆水量,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以上。進入高溫季節(jié)采取輕澆、勤澆、早晚澆水的方法。每4~5天澆1次水,每隔1~2次水,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和鉀肥。同時,還應針對性地噴施微量元素肥料,根據(jù)需要可用0.2%磷酸二氫鉀加0.1%硼砂加0.1%鉬酸銨溶液,或2%過磷酸鈣浸出液加0.3%硫酸鉀溶液噴施防早衰。保持棚溫在25~28℃。當側(cè)蔓高于鐵絲時要及時落蔓,并摘去各蔓的生長點。生長過旺的要摘除部分功能葉,減少養(yǎng)分消耗。中后期應及時摘除下部老葉、病葉,減少病害發(fā)生。
大棚菜豆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澆灌根部,也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 50%多菌靈500~600倍液噴灑植株主莖基部;炭疽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銹病發(fā)病初期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或50%萎銹靈乳油800~ 1 000倍液,或40%敵唑酮可濕性粉劑4 000倍液防治;細菌性疫病可用高錳酸鉀1 000倍液,或用農(nóng)用鏈霉素3 000~4 000倍液噴霧防治。菜豆主要蟲害有豆蚜,用高效Bt水劑500~700倍液噴霧防治。
一般開花后10~15天即可采收。采收標準為豆莢顏色由綠轉(zhuǎn)為淡綠、外表有光澤、種子略顯露。采收過遲,纖維多,品質(zhì)差,種子發(fā)育需消耗大量養(yǎng)分,不利植株生長和結(jié)莢,容易造成落花落莢。
河南省蔬菜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Z 2010-03-01)
于海培,河南省安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455000,電話:13703729466,E-mail:happy0770@139.com
王紅賓,杜瑞民,通信作者,河南省安陽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
201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