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蕓
京津地區(qū)大拱棚長茄栽培新品種紫龍長豐
王洪蕓
紫龍長豐為廣州世茂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一代新組合,該品種因果形好,產(chǎn)量高,售價高,深受種植戶喜愛,在天津地區(qū)示范推廣面積達66.7 hm2。
中熟,植株較大,生長茂盛,果實圓柱形,頭尾均勻,果實深紫紅色,長約35 cm,橫徑5~7 cm,單果質(zhì)量350~500 g。抗病性強,商品性特優(yōu),后期果不變形,采收期可達6個月以上。豐產(chǎn)性好,667 m2產(chǎn)量6 000 kg左右,是引領(lǐng)市場潮流的紅茄新品種。
早春栽培從時間上說苗期占整個生長期的1/3,一般在1月初育苗,正值京津地區(qū)一年中溫度最低的季節(jié),技術(shù)要求較高,采用穴盤無土育苗方式,長茄冬季育苗選用50孔或72孔穴盤,基質(zhì)為草炭∶蛭石∶珍珠巖按1∶1∶1配制,同時每1 m3基質(zhì)中加入高溫腐熟雞糞15 kg和三元復(fù)合肥1~1.5 kg,充分混合后裝入穴盤中待用。種子采用溫湯浸種后,放入28~30℃恒溫箱中催芽,等芽剛露頭后播種到穴盤中,播種深度為0.5 cm左右,播種后覆蓋蛭石,噴灑68%金雷(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600倍液或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劑800倍液封閉穴盤,預(yù)防苗期猝倒病。苗盤加蓋一層地膜保水保溫,如果溫室溫度低,要求棚內(nèi)加蓋小拱棚,以便提高夜間溫度。約10天出苗,出苗后及時揭去覆蓋物。
出苗至真葉展開期,夜溫降低到16℃左右,白天控制在25~30℃,真葉展開之前盡量控制澆水,等真葉展開后3~4天澆一次水,一般每周可葉面噴灑0.2%磷酸二氫鉀液+富爾655 1 500倍液,同時為了控制苗期猝倒病噴葉面肥的同時加64%殺毒礬或72%杜邦克露(霜脲·錳鋅)。
每667 m2施腐熟優(yōu)質(zhì)雞糞3 m3,磷酸二銨50 kg,硫酸鉀40~50 kg,雞糞和化肥最好溝施。一般棚內(nèi)10 cm地溫穩(wěn)定在13℃以上即可定植,采取高畦地膜覆蓋、大小行種植,大行距90 cm,小行距60 cm,株距40~50 cm,每667 m2定植1 200~1 500株。定植采用開溝或挖穴暗水穩(wěn)苗方法,避免大水降低地溫,延遲緩苗。
①溫度 定植后5~7天不通風(fēng),提高棚溫,白天保持30~33℃,不超過35℃,以利提高地溫,夜間加強防寒保溫,促進發(fā)根緩苗。緩苗后開始通風(fēng),白天保持25~30℃,夜間在15℃以上,不低于13℃,以利于開花坐果和果實發(fā)育。5月,當(dāng)外界氣溫穩(wěn)定在15℃以上時,要晝夜放風(fēng)。5月中下旬外界氣溫升高,可撤膜露地栽培,有利于果實著色,也可不撤膜但要把大拱棚四周的薄膜高卷形成天膜。
②光照 茄子對光照強度要求不太高,光補償點也相對較低,但最好采用透光性能好的醋酸乙烯轉(zhuǎn)光膜或聚乙烯白色無滴膜。此外,株行距的確定必須與這種弱光條件相適應(yīng),不能盲目縮小行距增加密度。
③肥水管理 定植后加強中耕松土,提高地溫,促進發(fā)根緩苗。緩苗后再澆一次緩苗水,等一周以后進行中耕培土。進入蹲苗期,門茄瞪眼期結(jié)束蹲苗,開始澆催果水,結(jié)合澆水同時追施“催果肥”促進門茄的迅速膨大,底肥充足的,這次肥可以不施。門茄長到20~25 cm應(yīng)及時采收,以后每隔7天左右澆一次水,保持土壤濕潤。澆水后及時通風(fēng)排濕,減少棚內(nèi)結(jié)露。追肥一般分別在門茄、對茄、四面斗膨大時進行,共3~4次,多以氮肥和鉀肥為主,一般每667 m2每次施尿素10~15 kg+進口硝酸鉀5~8 kg,在茄子整個生長期可葉面噴灑0.3%磷酸二氫鉀液+富爾655或其他葉面肥,以提高植株抗性。
④整枝打杈 春茬大棚茄子采用雙稈整枝,此品種一般早期留果5~6個后要及時打掉其他側(cè)枝,以獲得早期的高效益。在整個生育過程中,打掉門茄以下側(cè)枝的葉片和分枝,集中養(yǎng)分供應(yīng)果實生長,促進早熟,分枝不宜過多,否則易造成枝葉郁閉,發(fā)生徒長、落花落果、著色不良、病害嚴重等現(xiàn)象。
⑤?;ū9?a.熊蜂授粉法。棚內(nèi)溫度低于15℃或高于30℃易引起落花落果,而采用熊蜂授粉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熊蜂授粉的優(yōu)點是果實整齊一致,無畸形果,品質(zhì)優(yōu);人們不受激素困擾;省工省力,簡單易掌握。將蜂箱置于棚中部距地面1 m左右的地方即可,熊蜂壽命不等,一般40~ 50天,春季栽培放1箱可用到授粉結(jié)束。利用熊蜂授粉,坐果率可達到95%以上。同時使用熊蜂授粉時,注意每次打藥一定提前把蜂箱搬到棚外,以免藥液把熊蜂殺死。b.藥劑噴花法。常用外源激素果霉寧、防落素、番茄靈、沈農(nóng)2號等蘸花或噴花。重點是防止低溫弱光引起的落花。使用激素的適宜期是茄子花含苞待放到剛剛開放時,過早或過晚效果都不太好,藥劑中加入0.2%的何瑞(嘧菌環(huán)胺)、速克靈或撲海因(異菌脲),并加紅色作標記,禁止重復(fù)使用。
一般大拱棚栽培茄子生長期易發(fā)生白粉病、灰霉病和綿疫病。一般白粉病用10%世高(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800倍液或75%達科寧(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防治,灰霉病用50%農(nóng)利靈(乙烯菌核利)干懸浮劑600倍液、2.5%適樂時(咯菌腈)懸浮劑1 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防治,綿疫病用25%阿米西達(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69%安克錳鋅(烯酰·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可抗靈(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防治。
一般在茄子開花后15~20天即可采收,采收標準為:果實深紫紅色,茄長30~35 cm,直徑5~7 cm,單瓜質(zhì)量350~500 g。采收方法是在露水干后,用剪刀剪斷果柄,輕放筐內(nèi),防止擦傷。
王洪蕓,天津市薊縣出頭嶺鎮(zhèn)農(nóng)科站,天津市漁橋蔬菜研究所,301911,電話:022-29031557,15222058536,E-mail:wanghongyun74@163.com
201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