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利
(江蘇省阜寧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阜寧 224400)
急性左心衰竭80例急診救治體會
周 利
(江蘇省阜寧縣人民醫(yī)院,江蘇 阜寧 224400)
目的對急診救治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方法及經(jīng)驗進行總結(jié)。方法回顧式分析我院從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間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救治方法及臨床資料。結(jié)果經(jīng)救治后,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72例癥狀減輕,急診救治成功率為90%。結(jié)論對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通過專業(yè)和及時的救治手段,可有效減輕患者癥狀。
急性左心衰竭;強心;利尿;擴管;急診救治
因某些因素而導致的心臟負荷明顯提升,或是心肌收縮力明顯減弱,進而使得肺循環(huán)壓力急速增加的癥狀,被臨床上被稱為急性左心心功能不全,簡稱急性左心衰竭。其具體的表現(xiàn)有四肢無力、急性肺水腫、呼吸困難等?;颊甙l(fā)病期可通過X線發(fā)現(xiàn)其肺部附近有陰影,且體檢后可發(fā)現(xiàn)其心率過快、皮膚濕冷,情緒焦慮不穩(wěn)定;間質(zhì)性肺水腫期患者肺部有雜音,頸靜脈怒張;肺泡內(nèi)肺水腫期患者呼吸困難癥狀加重,咳嗽頻繁,痰液呈粉色泡沫狀;當患者進入休克期時將意識模糊、脈搏細數(shù)、冷汗增多,若讓病情繼續(xù)發(fā)展將進入臨終期?;诩毙宰笮乃ソ卟∷缆瘦^高,其搶救工作刻不容緩[1]。選取我院從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間急診科收治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0例,采取急救措施后,救治成功率為90%,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齡在35~75歲之間,平均年齡56.3歲。臨床表現(xiàn):肺部可聞濕啰音,皮膚蒼白濕冷,呼吸短促、困難,痰液為粉色泡沫狀、口唇發(fā)紺,病期嚴重者將出現(xiàn)暈厥、休克甚至心臟性猝死。誘因:肺部感染23例,氣候變化無常8例,疲勞過度6例,情緒激動15例,急速大量輸血輸液6例,心律失常22例。發(fā)病原因:風濕性瓣膜病17例,擴張性心肌病19例,急性心肌梗死23例,高血壓危象15例,陳舊性心肌梗死6例。
1.2 治療方法
①院前搶救方法:當接到出診電話時,醫(yī)療人員必須在15min之內(nèi)抵達現(xiàn)場。抵達首先讓患者端坐,雙腿自然垂下,而后予其吸入經(jīng)酒精濕化過的氧氣,流量以每分鐘6L左右為宜,同時將0.5毫克的硝酸甘油置其舌下,建立靜脈通路,再予其10mg硝酸甘油和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采取上述措施后,經(jīng)患者家屬同意,將患者移送醫(yī)院,在移送過程中需要時刻注意患者在心率、血壓,以及呼吸燈等方面的變化,以便及時對輸液速度進行調(diào)整。②急診科搶救方法:當患者抵達急診科時,為降低回心血量,首先讓患者取端坐位或是半臥位,而后使用血壓計袖帶或是止血帶對其四肢進行輪流的捆綁,血壓計袖帶的重啟壓力應低于舒張壓10mm Hg,每過20min對患者其中一肢做放松處理。之后,利用鼻導管予患者酒精吸氧,初始流量為每分鐘1L左右,而后增加至每分鐘7L左右,以使患者肺泡在通氣功能上得到改善;對有呼吸性堿中毒癥狀的患者應給予面罩吸氧,而后開通患者2~3根左右的靜脈通道,再應用微量泵將血管活性藥物泵入,期間需保持心電監(jiān)護電極、深靜脈置管、導聯(lián)線以及漂浮導管的固定,并做好維護工作[2]。對患者進行血壓量測,當發(fā)現(xiàn)患者收縮壓<90mm Hg時,使用甲腎上腺素或多巴酚丁胺加上多巴胺之類的正性肌力藥物進行治療;如患者呈現(xiàn)二氧化碳降低或是癥狀性低血壓時,使用毛花甙C等洋地黃類藥物,采取靜脈注射方式,緩慢注入0.2~0.4mg的藥物,待4h之后再次注入0.2mg藥物,對于有房顫快速心室率癥狀的患者可適當提高藥物劑量;若患者收縮壓超過90毫米汞柱,利用硝普納,使用劑量為每分鐘10μg至每分鐘50~250μg,或是使用10mg硝酸甘油加上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使用時應時刻觀察患者血壓情況。在急救藥物的使用上,一般采取靜脈注射的方式,對患者注入3~5mg的碼啡以擴張患者小動脈和外周靜脈,并起鎮(zhèn)靜作用,之后對不良反應及治療效果進行嚴密觀察[3]。其中,80例中有60例發(fā)生容量負荷超重及體循環(huán)或肺循環(huán)淤血癥狀,此時采用靜脈注射法,對患者進行30g左右的呋塞米注射,針對呈頑固性心力衰竭癥狀的患者,追加腦利鈉鈦,采取持續(xù)靜滴方式治療;42例發(fā)生支氣管痙攣癥狀,處理方法為每隔5h左右,利用葡萄糖水將0.2g左右的氨茶堿進行稀釋,而后采取靜脈推注法對患者進行藥物注射,需注意的是,此法不適用于呈心律失常癥狀的患者[4]。在對患者使用藥物時應根據(jù)不同患者的病因選擇強心藥物,以最大程度的幫助患者預防感染,消除水電角質(zhì)紊亂以及心律失常等癥狀。
經(jīng)過急診救治,8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72例心力衰竭癥狀減輕,用藥至減輕耗時45min~20h,平均耗時3h左右;用藥至癥狀消失耗時4~32h,平均耗時6h左右。8例死亡,死亡原因:頑固性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急診救治成功率為90%。
由于急性左心衰竭竭病死率高,病情發(fā)展迅速,因而若不能及時對其進行搶救工作,后果將極為嚴重。急性左心衰竭竭的發(fā)病誘因通常為患者情緒激動,或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病以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針對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措施如下:
為降低患者肺血容量,患者應取半坐臥位或是端坐位,雙腿自然垂下。由于患者通常會有呼吸困難癥狀,需給予吸氧,吸氧前應先用手背測試氧流量,以確保氧氣供應充足,在患者吸氧時,應嚴密觀察患者狀況,若仍呈現(xiàn)呼吸困難癥狀,可根據(jù)患者身體狀況適量提高氧氣流量。此外在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進行搶救的過程當中,還需要同時治療其誘因。為減輕患者肺水腫癥狀,應保證患者每日液體攝入量為1500mL以下,1000mL以上,同時保證每日水出入量負平衡為500mL左右,以減輕患者癥狀,使水鈉潴留降低。待患者病情好轉(zhuǎn)之后,可逐漸改變出入水平衡,并預防低血鈉、低血容量、低鉀血等癥狀的發(fā)生。在為患者選擇藥物時,應根據(jù)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使用。如洋地黃制劑不適用于有心律失常癥狀的患者,此外,若患者半個月前曾用過洋地黃制劑,那么在該次使用時應將劑量減少一半;硝酸酯類藥物不會對耗氧量造成影響,且能夠減輕患者呼吸困難癥狀,緩解心臟負荷,同時減少患者身體血管阻力及收縮壓和左右心室充盈壓;利尿劑可在短時間內(nèi)減輕患者容量負荷;硝酸甘油與血管擴張劑可減少患者心肌耗氧量,尤其是患有高血壓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快速降低其心臟負荷,并稍微提升心率,然而其對于患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產(chǎn)生不良反應,因而使用期間應嚴密觀察患者癥狀,且不宜連續(xù)1周使用過大劑量[5]。除上述外,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如對患者應盡快使用血壓降低伴二氧化碳或是低灌注,若灌注恢復則應立即停止使用;靜脈滴注的速度以及藥物劑量的大小應按照患者個體情況決定。
綜合上述,針對患者個體病癥、誘因采取相應的措施的用藥治療,可有效、迅速的緩解和消除患者癥狀,表明該急診救治手段具有推廣和應用價值。
[1] 羅瑞星.120例急性左心衰的搶救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 5(20):68.
[2] 何彌,玉黃春.老年人急性左心衰30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3(7):172-190.
[3] 李惠芬.小劑量嗎啡聯(lián)合硝普納治療急性左心衰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09,10(4):95-125.
[4] 蘭玉懷.急性左心衰60例臨床救治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7(6):220-235.
[5] 羅瑞星.120例急性左心衰的搶救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 (20):326.
R541.6
B
1671-8194(2013)16-02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