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榮縣樂德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榮縣 643107)
豬喘氣病是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幼豬、哺乳期母豬危害大。具有發(fā)病率高、傳染性強、季節(jié)性、周期性發(fā)病的特點,在規(guī)模養(yǎng)豬場一旦傳入該病原菌,很難根除,該病給養(yǎng)豬業(yè)造成了很大損失?;钾i生長緩慢,以咳嗽、發(fā)燒為主癥。西醫(yī)治療主要采取抗菌消炎、平喘止咳化痰為主。中獸醫(yī)應用祛邪扶正,輔以化痰平喘,標本兼治。近10余年來,診治豬喘氣病168例,包括哺乳母豬65例,幼豬100例,成年豬3例。治愈166例,治愈率達98.8%。
一般為11~16 d,短的3~5 d,長的可達1個月以上。按病程經過,一般分為急性、慢性和隱性3個類型。
發(fā)病初期咳嗽,無發(fā)熱癥狀,隨著病程發(fā)展,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張口喘氣,發(fā)出哮鳴聲,似拉風箱,有明顯腹式呼吸,咳嗽少而沉,有時發(fā)生痙攣性咳嗽。如有繼發(fā)感染體溫可升到40℃以上。病程一般為1~2周。中獸醫(yī)辨證為實喘。
多為急性轉變而來,也有部分病豬開始時就是慢性經過,主要癥狀有咳嗽,清晨趕豬喂食和劇烈運動時,咳嗽最明顯。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呼吸次數增加和腹式呼吸(喘氣)。這些癥狀時而明顯,時而緩和。病程長,可拖延2~3個月。按中獸醫(yī)八綱辨證,一般架子豬,育肥豬多為實證,老齡種豬多為虛證。
可由急性或慢性轉變而成。感染后不表現癥狀。如氣候突變或飼養(yǎng)管理惡劣,病情惡化而出現急性或慢性癥狀。中獸醫(yī)辨證大部分為實證,但也有部分老弱病畜表現為虛證。
該病自然發(fā)生僅見于豬,其他動物未見同種疾病,不同年齡、性別與品種的豬均會感染。不同年齡的豬,其易感性雖無明顯差別,但因所處的流行時期不同,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常有差異。在新疫區(qū)暴發(fā)初期,懷孕后期母豬往往呈急性經過,癥狀嚴重;流行后期或老疫區(qū)則以哺乳仔豬和斷奶小豬多發(fā),病死率較高,母豬和成年豬多呈慢性經過和隱形感染為主。很多地區(qū)或豬場由于從外地引進豬只引起該病暴發(fā)。吃奶仔豬常從患病的母豬受到傳染。
此病一旦傳入豬群,如不嚴格采取防治措施則很難徹底撲滅。病豬及康復是該病的傳染源。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但在寒冷、多雨、潮濕或氣候驟變時較為多見。飼養(yǎng)管理不良,環(huán)境衛(wèi)生差等原因引起豬抵抗力下降時均可誘發(fā)此病,常由巴氏桿菌、嗜血桿菌、肺炎球菌、豬鼻霉形體等混合感染,并使病死率升高。
主要病變在肺、肺門淋巴結和縱膈淋巴結。全肺顯著膨大,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和氣腫。在肺的心葉、中間葉及部分病例的膈葉呈現融合性氣管炎病變,其中又以心葉最為顯著,尖葉和中間葉次之,而膈葉的病變多集中于其前下部,在背緣部或膈面處較少。病變部分界限明顯,切面濕潤而致密,像鮮嫩的肌肉,所以有“蝦肉變”之稱。自切面肺組織或小支氣管內流出微混濁的灰色帶泡沫的漿液或黏性液體。隨著病情加重,病變部的顏色呈淡紫色或灰白色、灰黃色,膠樣浸潤減輕并且堅韌度增加并發(fā)展為胰變。肺門和縱膈淋巴結顯著腫大,呈灰白色,切面外翻濕潤,有時邊緣充血。
病例1:2010年12月,榮縣樂德鎮(zhèn)萬人村3組沈某某飼養(yǎng)的2個月齡幼豬被感染豬喘氣病。畜主及時來請求治療,經臨床檢查:病豬精神萎靡,呼吸次數劇增,達到100次/min,呈腹式呼吸,且有喘鳴聲,母豬“犬坐”姿勢,不臥地,咳嗽低沉,體溫正常。
西醫(yī)治療方法:急性期西醫(yī)治療:對豬只進行抗菌消炎治療。(1)肌肉注射卡那霉素,3萬U/kg體重,1次/d,連續(xù)7 d,并配合地塞米松;(2)喘仙,肌肉注射,0.2 ml/kg體重,2次/d,連用3 d。
中醫(yī)治療方法:以清熱平喘止咳為治療原則。藥用定喘湯加減:紫蘇35 g、馬兜鈴35 g、大青葉45 g、金銀花45 g、遠志40 g、忍冬藤50 g、地龍50 g、麻黃15 g、杏仁15 g、桑白皮15 g、款冬花15 g、黃芩20 g、蘇子20 g、白果15 g、半夏10 g、葶藶子20 g、甘草15 g。水煎,2次/d,連服3劑。
療效觀察:該豬12 h后,精神大為好轉,全身癥狀減輕。
病例2:2011年11月,榮縣樂德鎮(zhèn)扳粟村10組楊某某飼養(yǎng)的5年哺乳期母豬被感染豬喘氣病。畜主及時來請求治療,經臨床檢查:病豬突然精神不振,垂頭站立,呼吸增速,口鼻流沫,發(fā)出喘鳴聲,似拉風箱,呈腹式呼吸。咳嗽低沉,有時發(fā)生痙攣性陣咳,體溫正常。
西醫(yī)治療方法:硫酸卡那霉素,3萬U,1次/d,連續(xù)7 d。鹽酸土霉素,30~40 mg/kg體重,蒸餾水或者0.25%普魯卡因或者0.4%硼砂溶液稀釋后肌肉注射,1次/d,連續(xù)5 d。
中醫(yī)治療方法:生脈散和百合固金湯加減:黨參25 g、黃芪30 g、生地30 g、熟地30 g、百合25 g、麥冬25 g、玄參25 g、五味子20 g、貝母20 g、橘梗25 g、白果20 g、葶藶子20 g、甘草15 g。煎服,2次/d,連用3劑。
療效觀察:注射12 h后,精神大為好轉,全身癥狀減輕。次日,據畜主介紹,患豬仍然咳嗽不止,加大止咳藥量,咳嗽癥狀3 d后消失。
病例3:2012年2月,榮縣樂德鎮(zhèn)鎮(zhèn)回龍村6組沈某某飼養(yǎng)8年哺乳期母豬被感染豬喘氣病。畜主及時來請求治療,經臨床檢查:病豬突然精神不振,垂頭弓背,呼吸增速,口鼻流沫,發(fā)出喘鳴聲,似拉風箱,呈腹式呼吸。咳嗽低沉,有時發(fā)生痙攣性陣咳,體溫正常。
西醫(yī)治療方法:硫酸卡那霉素3萬U,1次/d,連續(xù)7 d。鹽酸土霉素,30~40 mg/kg體重,蒸餾水或者0.25%普魯卡因或者0.4%硼砂溶液稀釋后,肌肉注射,1次/d,連續(xù)5 d。
中醫(yī)治療方法:生脈散和百合固金湯加減:黨參25 g、黃芪30 g、生地30 g、熟地30 g、百合25 g、麥冬25 g、玄參25 g、五味子20 g、貝母20 g、橘梗25 g、白果20 g、葶藶子20 g、甘草15 g。煎服,2次/d,連用3劑。
療效觀察:注射12 h后,精神大為好轉,全身癥狀減輕。次日,仍不取食,加大用藥量,上下午各1次硫酸卡那霉素注射,3日癥狀基本消失。
5.1 豬喘氣病易與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應激綜合征、豬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錯診,確診對于該病治療十分重要。
5.2 對于發(fā)病急性期應先用西藥抗菌消炎、止咳平喘。中后期采用中藥和西藥共同治療,清肺止咳、降氣祛痰,以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標本兼治。
5.3 豬喘氣病的誘因為飼養(yǎng)管理混亂,衛(wèi)生條件差等。豬圈通風不暢、潮濕、擁擠,容易使該病傳染、流行。因此,對于病區(qū)豬只加強優(yōu)質飼料補充。加強冬季豬圈防寒保暖工作及其陰雨天保持豬舍干燥、衛(wèi)生,因為,當寒冷、多雨、潮濕時,豬的免疫力下降,呼吸道很容易成為病原菌侵染對象。
5.4 豬喘氣病傳染性強,不論性別、品種、年齡均能感染。本病的傳播途徑為空氣傳播、接觸傳播。病豬、隱性帶菌豬咳嗽、喘氣噴射出來的病原菌可感染健康豬。對于發(fā)病豬場、豬舍2%NaOH溶液、10%~20%石灰水或者草木灰溶液噴灑效度。對于未發(fā)病豬只每天恩諾沙星50 mg/kg體重飲水預防。
5.5 卡那霉素屬于氨基甙類藥物,抗菌譜和新霉素相似。該抗生素對革蘭氏陰性菌等引起的感染起作用,抑制蛋白質的合成。配合長期抗菌藥,二者可以對支原體較強抑制作用,迅速改善癥狀。
[1] 蔡寶祥.家畜傳染病學(第4版)[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1.
[2] 鄧華學.中獸醫(yī)學(第1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3] 王志遠.豬病防治(第2版)[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6.
[4] 毛成榮,張元月.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豬喘氣病[J].中獸醫(yī)醫(yī)藥志,2010,29(4):21-22.
[5] 吳增堅.養(yǎng)豬場豬病防治(第11版)[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