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斌
隨著醫(yī)改新政的推進, 江蘇省儀征市中醫(yī)醫(yī)院已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同時也正式將藥事服務費納入掛號費中,“ 藥事服務”一詞正式進入百姓視線, 門診藥房新的藥學服務也正式開始。
1 由于醫(yī)院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 一些慢性病患者開始比價購藥。許多以前選擇在藥店購藥的慢性病患者又返流回醫(yī)院藥房, 在門診藥房工作量增加的同時, 一些跟老年患者用藥有關的問題也多了起來。
1. 1 重復用藥現象 很多老年患者只關注藥品商品名稱,而相同藥理作用的藥品因廠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商品名稱。而藥店及醫(yī)院兩處購藥, 極易造成重復購買。所以, 作者對每一位慢性病取藥患者, 實行告知義務。告訴其所取藥品的藥理作用, 并詢問家中是否也有類似的庫存藥品。
1. 2 慢性病用藥配伍要特別重視 現今的慢性病以心血管類居多, 這類藥品(尤其是新上市的)不良反應較多。例如:辛伐他汀與胺碘酮聯合使用增加橫紋肌癥發(fā)生風險;用于抗血小板凝聚藥阿司匹林不宜與甘草類中藥或中成藥合用, 因其具糖皮質激素樣作用, 從而增加前者對胃腸粘膜的刺激性;同樣含丹參有效成分丹參酮類中成藥(丹參片、復方丹參滴丸)也不能與含鋁、鎂離子類藥(達喜、鋁鎂加混懸液等)合用,因丹參酮能與鋁鎂離子絡合。所有這些都要求藥師在發(fā)藥時告知患者。
2 藥事服務費的收取也明確了醫(yī)療費用與藥師的責任關系。
2. 1 退藥現象 醫(yī)改新政后, 退藥不再是“退藥費就行”。掛號費的提高, 讓患者開始“討說法”。因此, 定期對退藥處方進行歸納、分析, 并與相關科室、醫(yī)生溝通, 盡量減少退藥,顯得尤為重要。針對本院兒科針劑類藥品退藥較多的現象,會同醫(yī)教科, 明確要求醫(yī)生:非必要情況下宜口服給藥。既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又能節(jié)約醫(yī)藥資源, 降低醫(yī)療費用。特別明確抗生素在兒科使用適應證。對退藥第二多的婦科,嚴禁大處方, 禁止對門診患者使用三聯抗生素。
2. 2 出柜藥品的保管 通常出柜藥品(尤其是要特殊儲藏的)是取藥人的事, 但由于現如今藥事費的收取, 對取藥人告知義務又顯得不可或缺。首先是高溫、極寒天氣時, 對有特殊儲藏藥品的攜帶、儲藏必須逐一告知。以免引起藥品性狀變化, 讓患者產生服藥依從性改變。一些要在醫(yī)院、社區(qū)診所注射的藥品因變熱或低溫析出結晶而拒絕使用, 從而引發(fā)矛盾。
3 現如今老年病漸有年輕化趨勢, 一些年輕的老年病患者礙于顏面, 常常撕去藥品的外包裝, 這是一種極為危險的行為。一方面造成標注于藥品外包裝上的用法、用量缺失, 易產生亂服藥的不良后果;二是伴隨撕去的藥品外包裝, 藥品的說明書也常被丟棄, 缺乏對用藥注意事項的了解, 常常會導致不良反應發(fā)生。三是造成患者對藥品相似形狀藥物辨別錯誤, 產生服錯藥的危險。對這樣的行為, 一旦發(fā)現立即與其交流, 告訴其可能的后果, 杜絕類似的事情發(fā)生。
4 鑒于如上所訴各種新的情況, 對現有藥學人員逐步進行全方位的培訓。
4. 1 將藥品說明書錄入醫(yī)院內網, 強制要求藥學人員對所提供的藥品的適應證、作用原理、作用途徑、作用特點、作用強弱、使用方法、配伍禁忌、不良反應等性能均有全面的了解。特別是藥品的嚴重不良反應更應熟知。并對患者詳細說明藥品的正確使用方法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特別是嚴重不良反應, 盡量避免藥品的不良反應對人體的可能損害。
4. 2 要求藥學人員接受醫(yī)學知識的培訓, 積極參加醫(yī)院其他科室舉行的業(yè)務學習。掌握一定的臨床醫(yī)學知識。能善于發(fā)現醫(yī)生處方中的不合理用藥, 并提出改進意見。
4. 3 開展處方分析, 特別是有退藥處方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