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佃華
(山東省德州市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山東 德州 253014)
谷胱甘肽的藥理作用及研究新進展
盧佃華
(山東省德州市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山東 德州 253014)
目的 探討谷胱甘肽的藥理作用及研究進展。方法 谷胱甘肽具有抗氧化和解毒作用,能夠清除自由基,提高患者免疫力,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于治療肝病、解毒、抗驚厥、抗HIV感染、抗血栓作用、抗高血壓、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肝病、腎病、預防血管性癡呆。本文對谷胱甘肽的藥理和臨床應用進行討論。
谷胱甘肽;藥理作用;研究
谷胱甘肽存在于所有動物細胞中,在人類的細胞中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組成,正常環(huán)境下以其硫醇還原型存在,是甘油醛磷酸脫氫酶的輔基,又是乙二醛酶及磷酸丙糖脫氫酶的輔酶,在許多生命活動中起著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參與體內(nèi)三羧酸循環(huán)及糖代謝,使人體獲得高能量,還能激活多種酶。谷胱甘肽在許多生命活動中起著直接或間接的作用,這些作用包括自然抗氧化劑發(fā)揮著抵抗人體衰老、感染、中毒、外源性毒素、基因表達、調(diào)控、氧化應激、酵活性和代謝調(diào)節(jié),對細胞的保護、氨基酸轉運、免疫功能調(diào)節(jié)、促進糖類、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等作用,也能影響細胞的代謝過程。谷胱甘肽的活性成分為還原型谷胱甘肽,還原型谷胱甘肽在谷胱甘肽的成分中占比大約95%,還原型谷胱甘肽的作用主要為參與體內(nèi)氧化還原過程,與過氧化物及自由基結合,以防止氧化劑對巰基的破壞,保護細胞膜中含巰基的蛋白質和含巰基酶不被破壞,特別是具有保護肝細胞、促進肝臟酶活性、抗氧化、解毒等作用,同時還可對抗 自由基對重要臟器的損害[1]。近年來,谷胱甘肽廣泛應用于惡性腫瘤、高血壓、肝病、動脈粥樣硬化、放射性口腔炎、HIV、急性中毒、腫瘤和化療、肺部損傷、腎病綜合征等多種疾病輔助治療。隨著臨床醫(yī)生對谷胱甘肽的研究的不斷深入,該藥的臨床應用也日益廣泛,本文就谷胱甘肽的藥理作用及其臨床應用等相關資料做了整理,現(xiàn)綜述如下。
1.1 抗氧化作用
谷胱甘肽可以作為治療肝損害患者的常規(guī)藥物,患者服藥后谷胱甘肽能參與生物轉化,有效減輕脂質過氧化,提高患者的抗氧化酶含量,把機體內(nèi)有害的毒物轉化為無害的物質,排泄出體外,從而迅速將患者的肝功能指標正?;?。經(jīng)研究表明,谷胱甘肽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局灶性腦缺血引起的神經(jīng)行為障礙,大大縮小患者腦梗死的面積,幫助保持正常的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降低患者腦組織中的 MDA含量,有效提高了患者腦組織中的GSH-Px及 SOD活力,從而增強了患者自身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減少了患者腦組織中的氧自由基的堆積,起到了對患者腦缺血 一再灌注時的保護作用。
1.2 解毒作用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組成,廣泛存在于動、植物中。人類可以通過飲食來獲取谷胱甘肽,在所有的食物中面包酵母、小麥胚芽和動物肝臟中的含量最高,谷胱甘肽的含量高達100~1000mg/100g,其次是雞血中谷胱甘肽的含量位于第二位,含量為58~73mg/100g,第三位的是在人體的血液中谷胱甘肽的含量為26~34mg/100g,谷胱甘肽存在于幾乎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谷胱甘肽在人體中廣泛的直接和間接參與人體內(nèi)許多功能活動,發(fā)揮解毒的作用,從而起到保護活體細胞的作用。谷胱甘肽決定了酶活性的激活與抑制,谷胱甘肽能激活各種酶使其參與到糖類、脂肪及蛋白質代謝,該藥成分中的半胱氨酸上的巰基為其活性基團,容易與撲熱息痛、自由基、碘乙酸、芥子氣,鉛、汞、砷等重金屬等多種化學物質及其代謝產(chǎn)物結合起到解毒作用,特別是對鉛的細胞存活和分化抑制作用均呈現(xiàn)明顯作用。谷胱甘肽具有廣譜解毒作用,不僅可以當作藥物應用于治療起到解毒的效果,也可以用作功能性食品的基料,在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抗腫瘤等功能性食品廣泛應用。
1.3 抗驚厥作用
有實驗表明谷胱甘肽具有抗抽搐作用,用10~300nmo1的GSH或者10~100nmo1的SSG給予患者注射,可明顯降低強直性驚厥發(fā)作頻率延長潛伏期,且谷胱甘肽對陣攣性驚厥也有一定抑作用。
1.4 抗HIV感染抗血栓作用抗高血壓抗動脈
粥樣硬化治療肝病、腎病,預防血管性癡呆、感染HIV的患者細胞和體液氧化還原呈失衡狀態(tài),全身細胞中的谷胱甘肽缺乏,在感染的初期階段有炎性因子的產(chǎn)生,炎性因子可刺激潛伏病毒的復制。谷胱甘肽可能與ZnH、NO、金屬硫蛋白共同作用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 TM/Th2平衡,特別是當患者T細胞內(nèi)的GSH濃度恢復對淋巴細胞功能的恢復起關鍵性作用。谷胱甘肽能夠很好的抑制細胞因子誘導的病毒復制,有效延長HIV病毒的早期感染的潛伏期。
1.5 抗血栓作用
實驗表明,谷胱甘肽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濾過率和血液粘稠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特別是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在注射谷胱甘肽后,血液的粘稠度明顯降低,加速了血流,雖然也使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但仍在正常范圍內(nèi)。在針對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進行溶栓治療時同樣可以使用谷胱甘肽,患者在使用后可以加速肌酸激酶恢復至正常水平,降低心律不齊發(fā)作頻率。
1.6 抗高血壓作用
患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可在控糖的前提下使用谷胱甘肽,一次性和 2h內(nèi)連續(xù)給藥,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高血壓。
1.7 抗動脈粥樣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對內(nèi)皮細胞的損傷是造成患者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第一步,谷胱甘肽合成在血管內(nèi)皮細胞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應激、抗氧化失衡起保護作用。對于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應用谷胱甘肽進行抗氧化劑治療,可有效改善血管功能障礙,降低患者血漿氧化固醇水平,抑制 7-酮基膽固醇誘導的細胞凋亡,從而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
2.1 治療肝病
谷胱甘肽在臨床上主要作為解毒、抗氧化作用的藥物被廣泛應用于治療各種肝病,包括各種病毒型肝炎、藥物性肝損傷、脂肪肝,黃疸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均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乙型或乙戊重疊感染病毒的患者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加用0.6~1.2 g/d谷胱甘肽靜脈滴注,以30d為1個療程連續(xù)使用,其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的基礎治療,且無副作用。谷胱甘肽還能有效防止肝細胞變性、壞死,化解有害的自由基,增強肝臟解毒功能,加速有害物質的排泄,保護肝細胞,從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
2.2 治療腎病
臨床上谷胱甘肽同樣可被應用于治療各種藥物性急性腎功能衰竭,對于腎病患者每天使用1.2 g靜脈滴注,每日 1次,共用 l4~30 d,能夠明顯減少患者的血尿、蛋白尿,改善氧自由基及其引發(fā)的脂質過氧化反應,降低肌酐水平,60%的患者貧血癥得到改善,有效縮短了血肌酐恢復時間、尿滲透壓恢復時間,有助于腎功能的恢復,在腎臟疾病的發(fā)病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2.3 化療保護
臨床上在治療白血病、淋巴瘤、多發(fā)性骨髓瘤等惡性血液病患者時采用化療方法,但化療使用的藥物如阿霉素、甲氨喋呤、環(huán)磷酰胺、阿糖胞苷、柔紅霉索,這些藥物在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及其他活性氧自由基,這些藥物嚴重損害了患者的肝臟,當患者病情嚴重時還造成患者的免疫力下降、細胞代謝失調(diào)、蛋白質損害、DNA損傷等損害,嚴重的患者不得不中斷治療,影響治療效果。谷胱甘肽能夠對肝細胞起到保護作用,在患者化療期間同時使用谷胱甘肽,能夠顯著改善肝臟合成、解毒、脂肪與膽紅素代謝,降低由于化療而造成的白細胞降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并發(fā)癥給患者帶來的損傷,幫助患者順利完成放療的治療。
2.4 預防血管性癡呆
對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引起的血管性癡呆患者,臨床上治療一般采用靜脈滴注 20%甘 露醇、門冬氨酸鉀鎂、奧扎格雷鈉等藥物治療,如果在以上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增加谷胱甘肽1.8 g靜脈滴注,一天一次,2周為1個療程,在治療2周后使用谷胱甘肽治療的患者在BEAM、神經(jīng)功能缺損、生活能力方面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的患者。同時谷胱甘肽還能夠改善細胞功能和減輕組織損傷,幫助患者恢復學習功能,患者在使用過程中無不良反應,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不影響心率、血壓及腎功能。
谷胱甘肽作為細胞內(nèi)一種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代謝劑和抗氧化劑,具有廣譜解毒作用,能夠清除氧自由基、增強抗氧化物酶活性,糾正乙酰膽堿、膽堿酯酶的不平衡,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抗腫瘤、提高機體抗氧化防御能力等作用,在國內(nèi)外廣泛用于治療肝病中病毒性肝炎、藥物 性肝損害、酒精性肝病、預防血管性癡呆、化療保護、急性中毒、腎臟疾病、帕金森病、眼部疾病、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放射性肺損傷、放射性口腔反應等疾病,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谷胱甘肽在臨床上已作為治療多種疾病治療和輔助治療的藥物,由其是對于肝、腎損害及糖尿病等的輔助治療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但在用藥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所以在使用中應將藥量控制在0.6~1.8g/ d,老人或嬰幼兒應謹慎用藥。隨著對谷胱甘肽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的不斷深入,谷胱甘肽的應用前景值得期待。
[1] 莫除清,蔣定平,徐建新,等.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急性藥物性肝炎137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08,14(2):25-26.
R914
A
1671-8194(2013)29-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