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婉瑩
(河南省社旗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社旗 473300)
鼻塞式CPAP在新生兒呼吸衰竭中的治療體會
魏婉瑩
(河南省社旗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社旗 473300)
目的 觀察經鼻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CPAP)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新生兒呼吸衰竭62例等分為兩組,兩組均常規(guī)給予呼吸道清理、抗感染、補充體液、維持酸堿及電解質平衡等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給氧方式,觀察組經鼻CPAP呼吸機給氧。結果 兩組療效對比:觀察組有效率87.1%高于對照組有效率48.4%,兩組治療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血氣分析對比:治療前兩組血氣PaO2、SaO2、PaCO2均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PaO2和SaO2顯著升高(P<0.01),而對照組升高不明顯(P>0.05);治療前后觀察組酸中毒癥狀改善明顯,PaCO2下降明顯(P<0.05),而對照組下降不明顯(P>0.05)。結論 經鼻CPAP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療效顯著,且方便易行,適合在基層醫(yī)院推廣。
新生兒;呼吸衰竭;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
呼吸衰竭是常見新生兒危重癥之一,以急性呼吸衰竭多見,是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上升,足月剖宮產兒呼吸衰竭發(fā)生率也呈上升趨勢,肺表面活性物質目前已普遍應用與治療或預防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1]。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我院采用經鼻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CPAP)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62例,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62例新生兒呼吸衰竭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6例,等分為兩組。觀察組31例,其中男性19例,女12例;早產兒23例,足月兒8例;24例體質量<2500g,7例體質量≥2500g;肺出血3例,呼吸暫停4例,肺炎10例,新生兒肺透明膜病14例。對照組31例,其中男性17例,女14例;早產兒22例,足月兒9例;23例體質量<2500g,8例體質量≥2500g;肺出血4例,呼吸暫停5例,肺炎9例,新生兒肺透明膜病13例。所有患兒均不同程度表現出呼吸困難、呻吟、發(fā)紺等癥狀,符合《實用新生兒學》中有關新生兒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兩組患兒在胎齡、性別、體重、病情等方面相比,均沒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常規(guī)給予呼吸道清理、抗感染、補充體液、維持酸堿及電解質平衡等治療。對照組采用鼻導管式、頭罩式、面罩式等常規(guī)給氧方式。觀察組經鼻CPAP呼吸機給氧。鼻塞大小根據患兒胎齡和體重選擇,濕化器溫度控制在30~35℃,氣體濕度0.8%~1.0%,氧氣流量4~6L/min為宜。密切觀察患兒生命體征,觀察呼吸、面色、反應及肌張力情況。治療前后1h分別經皮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兒呼吸平穩(wěn),皮膚潤澤,心音有力,手足溫暖,反應良好,四肢肌張力正常;血氣分析:PaO2>80mmHg,血氧飽和度≥95%。有效:患兒呼吸淺促,偶有暫停,口周發(fā)紺,手足發(fā)涼,反應尚可,四肢肌張力正常;血氣分析:PaO2≥50mmHg,血氧飽和度>80%。無效:患兒癥狀和血氣分析均無明顯改善。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組間比較以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對比
觀察組顯效24例,有效3例,無效4例,有效率87.1%;對照組顯效10例,有效5例,無效16例,有效率48.4%。兩組治療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 兩組血氣分析對比
觀察組治療前PaO2、SaO2、PaCO2分別為(42.7±7.8)mmHg、(74.5±5.6)%、(50.3±8.3)mmHg,治療后分別為(75.2±10.2)mmHg、(93.4±5.2)%、(35.2±9.6)mmHg;對照組治療前PaO2、SaO2、PaCO2分別為(43.3±8.7)mmHg、(75.6±5.8)%、(49.7±8.9)mmHg,治療后分別為(49.3±9.8)mmHg、(82.6± 7.9)%、(47.5±8.1)mmHg。治療前兩組血氣PaO2、SaO2、PaCO2均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前后觀察組PaO2和SaO2顯著升高(P<0.01),而對照組升高不明顯(P>0.05);治療前后觀察組酸中毒癥狀改善明顯,PaCO2下降明顯(P<0.05),而對照組下降不明顯(P>0.05)。
新生兒呼吸衰竭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中樞或外周性呼吸功能障礙,導致患兒缺氧及CO2潴留,造成動脈血氧分壓(PaO2)下降,而動脈血CO2分壓(PaCO2)升高,易出現酸中毒。肺泡表面活性物質(PS)的缺乏導致肺泡萎陷,是造成新生兒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發(fā)生率約占新生兒的0.5%~1%[2]。肺泡至終末細支氣管上出現透明膜是本病典型的病理特征,又稱為肺透明膜?。℉MD)[3]。呼吸衰竭的早期癥狀主要表現為缺氧,患兒面色蒼白,呼吸淺而快,常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出現三凹征?;純憾嘁娫绠a兒,主要原因是早產兒的肺泡細胞發(fā)育尚未成熟,呼吸中樞和肺的生理功能尚不完善,肺容量較小,肺通氣量不足,易導致肺泡萎縮出現呼吸衰竭。
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是指對有自主呼吸的新生兒,在患兒整個呼吸周期的吸氣相與呼氣相,均經患兒鼻部提供一定的正壓通氣,以增加患兒的功能殘氣量,增大彌散面積,在呼氣過程中,使肺泡與呼吸道擴張,使肺泡動脈氧分壓差減少,提高動脈血氧分壓,降低肺內分流量,并能減少呼吸功和能量消耗,防止或延緩呼吸肌疲勞,有效防止肺泡萎縮,保持呼吸通暢,減少呼吸暫停的發(fā)生[4]。鼻塞式CPAP治療能有效改善患兒的通氣和換氣狀況[5],保護了氣道的完整性,降低了相關性肺損傷的發(fā)生[6]。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作為一種高效安全的治療技術,臨床價值越來越明顯[7]。
張恒梅[8]等研究發(fā)現無創(chuàng)CPAP治療早產兒RDS能改善呼吸功能,減少呼吸機的應用,減低肺炎發(fā)病率;歐桂琴[9]認為早期應用CPAP能有效地縮短新生兒呼吸改善時間;秦素芳[10]研究發(fā)現,CPAP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顯著;楊震英[11]等通過探討不同撤機模式對新生兒呼吸衰竭患兒預后的影響,發(fā)現用增強型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過渡撤機可提早撤機,并提高撤機成功率,縮短有創(chuàng)通氣時間,降低死亡率,有效減少呼吸機相關肺炎、氣漏、慢性肺病等的發(fā)生率。
本組數據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87.1%,與有關文獻報道一致[12],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48.4%(P<0.01),表明鼻塞式CPAP是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中的有效方法,能降低院內感染、降低住院費用[13],且方便易行,適合在基層醫(yī)院推廣。
[1] 何麗紅,陳愛貞.肺表面活性物質預防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觀察[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3,18(10):782-783.
[2] 朱曉云,黃俊輝.鼻塞持續(xù)氣道正壓聯合固爾蘇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J].中國現代醫(yī)生,2009,47(23):28-29.
[3] 金漢珍,黃德珉,關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421-428.
[4] 張宗驤,魏克倫,薛辛東.新生兒急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318-323.
[5] 郭宇紅,鄭平,張雪芳.簡易CPAP鼻塞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療效體會[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05,5(4):31-32.
[6] 易彬,張悅,何莉,等.輔助通氣搶救新生兒呼吸衰竭49例[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6,21(3):165-166
[7] 毛朝曙.CPAP在新生兒呼吸疾病中的價值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2, 31(12):86.
[8] 張恒梅,金鴿.無創(chuàng)CPAP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3):56-57.
[9] 歐桂琴. CPAP呼吸機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33):84.
[10] 秦素芳,蔡家平,嚴璃.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鼻塞持續(xù)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12, 18(1):14-16.
[11] 楊震英,邵憲花,陳震,等.增強型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在新生兒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撤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2011,17 (3):114-116.
[12] 林泳.經鼻CPAP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的療效[J].實用臨床醫(yī)學, 2012,13(3):68-69.
[13] 梁永輝.新式鼻塞式CPAP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1):64-65.
R722.1
B
1671-8194(2013)24-0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