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慶祝周有光先生108歲華誕紀念活動座談會在長安俱樂部舉行。周有光先生長期堅持啟蒙,堅持理想和信念的精神得到了著名學者資中筠、著名詩人邵燕祥等數(shù)十名與會學者的贊許。
活動伊始,周有光先生的兒子周曉平介紹,父親因為腳有點疼。下樓比較困難,所以不能來到現(xiàn)場?!拔野职终f他是語言文字學家。不是什么漢語拼音之父,不是文化學家。文化學是一個大學問,是很深刻的東西,他就是看看書,總結里面主要的問題。他想聽聽大家對他的評論,好好地學習學習?!痹陔S后播放的視頻中,周有光說,讀書要和生活發(fā)生關系,如果讀了書不能立言,就白讀了。他還幽默地說:“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p>
因責任而轉行
因為曾經(jīng)發(fā)表過一些關于拼音和文字改革的文章,1955年。周有光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邀請擔任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委員,但其實拼音只是周老的業(yè)余愛好。他的正業(yè)是經(jīng)濟學。
周有光說:“我是從國外回來在上海復旦大學教經(jīng)濟學的,這個東西(漢語拼音)我也就業(yè)余搞的,我是外行,領導說這是一點新的工作,大家都是外行?!?/p>
當被問到為何放棄在上海很優(yōu)厚的工資待遇時。周老說:“那倒無所謂的,因為我在美國的工資更多嘛,我假如為了錢我何必回來呢?回來苦一點無所謂,只要能夠對國家有點好處,那是我們應當有的責任?!?/p>
正是這責任二字讓周有光沒有猶豫地轉了行。1958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漢語拼音方案決議,同年漢語拼音成為全國小學必修課。
周老同樣也是一個淡泊名利之人,記者曾問道:年輕人每天用電腦要打拼音,但是跟他們提起您的名字知道的不是很多時。周老的話竟顯得異常的樸素與純真:“用不著知道我,他只要學了拼音就好了?!被卮疬@個問題時老人是一臉的喜悅,眼神中透露出的是洗盡鉛華后的從容和淡定。雖然周老已經(jīng)108歲了,但當談到未來的規(guī)劃。周老依舊樂觀積極:“我現(xiàn)在不能做五年計劃,我只能做一年計劃了。就是繼續(xù)看書,繼續(xù)寫雜文。”
座談會上,北京大學教授蘇培成說,進入信息化時代,中國很多人在用電腦?!爱斎?,五筆輸入法是有貢獻的。但五筆字根不易記。是周老提出了拼音轉換法,直接輸入拼音,不必拆字根,就能直接打出漢字。目前,拼音輸入法已經(jīng)成為最廣泛使用的拼寫方法,這一貢獻特別巨大。使?jié)h字能夠更好地走向世界?!?/p>
他信仰的是人類的發(fā)展規(guī)律
著名學者資中筠在發(fā)言中說,周老前年看了她的文章,然后約她去見面交流。交流之后她感覺,“周先生對人類的整個發(fā)展規(guī)律和歷程心中非常有數(shù),我自己是無神論者。他說他也是,但是他信仰的是人類的發(fā)展規(guī)律。人類必然就得這么發(fā)展。你要是走錯了路,非得走回來不可?!?/p>
著名詩人邵燕祥說,周有光先生從80年代開始新啟蒙并一直持續(xù)下來,“我覺得我們不用去過多地爭論周有光是語言學家、經(jīng)濟學家…他是當代難得的智者、仁者和勇者。他以很平和的心態(tài)和語態(tài),表達他自己對這個世界上下五千年和縱橫千萬里的認識,應該說是很尖銳,很勇敢的。”他還現(xiàn)場朗誦并解釋了自己為周先生賀壽而撰寫的兩首律詩。著名學者于光遠和吳敬璉因故未能與會。但都派代表與會表達了對周有光先生的敬意和祝愿。
“四朝元老”百歲之后三出新著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生于江蘇常州,那時還是清朝光緒年間,他的一生經(jīng)過了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代。有人戲稱他是“四朝元老”,更有人將他看做百年中國從傳統(tǒng)過渡到現(xiàn)代的一個縮影。1927年至1948年,他任職于高校及銀行。業(yè)務曾辦到華爾街,是金融學家和經(jīng)濟學教授,通曉漢、英、法、日四種語言。1949年后回國,在復旦大學和上海財經(jīng)學院教授經(jīng)濟學,業(yè)余從事語言文字研究。1955年奉調北京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轉行編寫出漢語拼音方案。85歲開始寫文章,廣泛探討諸如全球化、中東局勢、公民意識等問題,成為公共知識分子。周有光與作家沈從文是連襟,娶的是“合肥四姐妹”中的二姐張允和。
50歲前。他是金融學家和經(jīng)濟學教授。改行從事語言文字學之后,他花費三年時間。用26個拉丁字母作為注音基礎,主持編寫了今天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58歲以后,他將關注的目光從語言文字學擴大到世界史、文化學和人類歷史演化規(guī)律等問題的探索和研究上。
2005年,100歲的周有光出版了《百歲新稿》,2010年,又出版了《朝聞道集》,2011年,他出版了《拾貝集》。迄今為止。他仍然筆耕不輟。
不忘落難故人一生敢說真話
章乃器是中國民主建國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箲?zhàn)時期,章乃器在重慶創(chuàng)辦了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研究所,周有光任副所長。
章乃器的兒子、歷史學者章立凡回憶,父親“文革”落難時,戴著“反動學術權威”帽子的周有光還不避忌諱去看望他?!霸谀菢拥那闆r下。周有光先生不忘故人,看望老友,令我感動?!?/p>
著名歷史學家雷頤因1987年4月全國兩會與周有光相識。“他是政協(xié)委員,我被抽調去給全國政協(xié)社科組寫簡報。1987年爭論的一大焦點是要計劃經(jīng)濟還是商品經(jīng)濟。周有光先生是唯一一個每次發(fā)言都敢講的人,還講得很清晰,尤其是談經(jīng)濟問題。他的勇氣和人生智慧,給了我很深的印象?!?/p>
周有光的忘年之交、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張聞天秘書何方曾問周有光,在講真話與講假話上能不能含糊一點、模糊一點呢?周有光斬釘截鐵地告訴他,“不能和稀泥,真就是真,假就是假。”
養(yǎng)生心得:不生氣,要思考
在周有光著作《周有光百歲口述》中,他講述了自己的養(yǎng)生心得——
我的夫人張允和。2002年8月14日去世了,享年93歲。張允和在世時,我們上午、下午都喝茶,有時喝清茶,有時喝英國紅茶,有時喝咖啡。
我們很少吃補品。我想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生活有規(guī)律,同時胸襟開闊。飲食上,不吃葷菜,不吃油煎食物,主要吃雞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樣。穿衣服也簡單,舒服就行;喜歡小房間,有利于聽覺。精神方面。第一是不要生氣。講個笑話,劉少奇講:“吃小虧,占大便宜?!蔽艺f:“吃小虧,不占大便宜?!钡诙?,要思考。上帝給我們一個大腦,不是用來吃飯的,是用來思考問題的。思考問題會讓人身心年輕。
張琳據(jù)《新京報》、《北京青年報》、《東方早報》、《生命時報》、中國廣播網(wǎng)等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