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末日
編者按:伴隨著2012的末日預言,大家紛紛調動一切想象力,猜測生活中的偶遇與末日之間有著怎樣的關聯,而如果人類的末日可以設想,那藝術的末日又何時到來呢?
當代美國最富盛名的藝術評論家之一卡斯比特在其2004年的著作《藝術的終結》中,分析了現代藝術的特質,它與審美相分離的原因,現代藝術的大師杜尚等的創(chuàng)作所帶來的藝術轉向,以及現代藝術徹底消融到商業(yè)娛樂和招貼生產體系中去的現狀。書中認為,要反制“后藝術”的空洞與沉滯,有賴于藝術家回省前賢大師,以啟迪美學與人性的未來。
20世紀藝術因為越來越古怪的形式和理念使此前幾千年的美學和藝術傳統(tǒng)被顛覆。以至于如今在藝術領域內外普遍產生了一種困惑:“什么才是藝術?”或者是相反的一個問題:“有什么東西還能不是藝術?”(王宏州)
心花怒放·墨語縱橫—楊瑞芬、劉德舟畫展
時間Date
2012年12月22日-
2013年01月17日
地點Venue
橋藝術空間(北京·798)
12月22日,“心花怒放·墨語縱橫—楊瑞芬、劉德舟畫展”在北京798藝術區(qū)橋藝術空間舉辦。楊瑞芬的“擬態(tài)花卉”和“潑墨花鳥”那些處于靜態(tài)的花“動態(tài)化”、“擬人化”,使其作品具有生命感。劉德舟“極簡山水”的藝術突破來自于他獨到的造型意識和個性形式。他的墨韻渾厚,塊面柔和,線條流動中見力度,造就了一個個獨一無二的視覺形象,構建了一個無形的,連綿不絕的心靈空間?!靶幕ㄅ拧つZ縱橫”恰是對這兩位藝術家鮮明特色的一種感觀。突顯時代性的山水與花鳥畫兩大中國畫題材的“對唱”,為觀眾奏響一曲別樣的審美旋律。
靳尚誼作品展
時間Date
2013年01月05日-02月28日
地點Venue
美麗道國際藝術機構
(北京·22院街藝術區(qū))
2013年1月5日,美麗道國際藝術機構即將迎來《靳尚誼作品展》,此次展覽的作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靳尚誼先生的部分原作,作品包括了靳尚誼先生的大多數經典作品《塔吉克新娘》、《晚年黃賓虹》、《畫家詹建俊》、《醉》等作品,這些作品大多數已由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等眾多機構收藏。本次紙上作品的呈現是靳尚誼先生在油畫的基礎上,進行了審視的思考,再創(chuàng)作了這15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另一部分是靳尚誼先生經典名作的特質版畫。靳尚誼先生經典作品版畫的問世,能夠使更多人有機會收藏原作,獨自欣賞這個時代最精美的藝術品。
邊疆—杜之攝影個展
時間Date
2012年12月08日-
2013年02月08日
地點Venue
藝術聯盟空間(北京·798)
杜之的攝影是干凈的,在他的鏡頭下,紀實的景觀有種別樣的沉靜與肅穆感。他的作品取景于中國西北邊陲,地處邊疆一隅,自然賦予這片土地美麗景色,卻跨越橫亙其中的界限。國土是有疆界的,然而杜之攝影鏡頭下的人文景觀,以超越界限的共通之美,模糊了生硬無情的疆界概念,黑白影像富于張力的視覺對抗,又有攝影家突破界限的人文關懷。杜之選擇了一種平靜的作品述說方式,即溫和而又不失敏銳。晝夜晨昏,山林水石,界限之內與界限之外,何其相似,卻無法逾越。一切看似合理,卻蘊含著攝影家想要訴說的荒唐。
2012白盒子藝術與設計100
時間Date
2012年12月09日-
2013年01月09日
地點Venue
白盒子藝術館(北京·798)
“白盒子創(chuàng)意中心”擁有一支優(yōu)秀的設計團隊,負責版權合作與產品開發(fā)、藝術衍生品開發(fā),提供的限量藝術品從選擇合作藝術家作品開始、到再設計與制作,并精心選擇相應的材質、工藝、包裝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力求完美?!鞍缀凶印泵磕晖瞥?00件精心挑選的限量藝術品,即“當代藝術設計100”,涵蓋版畫、雕塑、影像、玻璃、茶器、漆器、服飾、首飾、家具、燈具、創(chuàng)意禮品等。自主設計、合作版權、注重價值感、質量感的限量藝術品,是他們的代表產品。同時,他們在全球范圍內尋找“聰明、有趣、創(chuàng)新”的設計品;挑選最能體現國際藝術和設計發(fā)展的專業(yè)書籍力求為顧客帶來高質量的多維藝術體驗。
封疆拓欲—許敵攝影作品展
時間Date
2012年12月15日-
2013年01月15日
地點Venue
鹽藝術空間(北京·草場地)
本次由看網傳媒主辦的“封疆拓欲—許敵攝影作品展”展覽是藝術家許敵在北京舉辦的首次個展。佛教徒許敵的作品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景觀的視覺沖擊,但卻總在思考現實生活的客觀真實。藝術家許敵對海鮮材質非常的迷戀,他的作品中充滿了這種來自海洋的生物,海鮮具備謎一般的妖嬈屬性,色彩艷麗,造型浮夸,充滿危險和誘惑。本次展覽呈現了他新的作品山水系列,以及更為詩性的系列《靈肉之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作品讓人進入一段段不確定性的思考,不管是對個人存在的自省還是對情感的叩問,都直逼人類生存的現實本真。
靜物練習—賈滌非作品展
時間Date
2012年12月16日-
2013年01月18日
地點Venue
藝·凱旋藝術空間—馬會空間(北京·香港馬會會所)
作為中國表現主義領軍人物之一的賈滌非,其作品鮮明的藝術面貌早為人知。而北京藝凱旋藝術空間—馬會空間舉辦的《靜物練習—賈滌非作品展》,集聚賈滌非2012新作及未面世的70、80年代早期代表作品,作品風格與以往‘葉子圖系列’、‘尷尬圖系列’有很大不同。展出的20余件小幅作品中,一部分是描繪日常生活中那些日常、平淡和自然的事物,一部分是賈滌非寫生的風景作品。整體作品色調寧靜淡雅,一種全新的親切、安逸之感躍然于整個畫面。
在家
時間Date
2012年12月16日-
2013年03月03日
地點Venue
北京空間(北京·草場地)
本次展覽呈現的是他們對當代社會生存?zhèn)€體空間的關注,以表現在作品中的藝術家的個人生活為著眼點,聚焦于他們如何將學識、感受、性格、情感同繪畫的基本元素相結合,展現了他們對將繪畫這一媒介與精神上的自我相融合的努力。宮名的風景和室內靜物在漠然和冷靜的注視中表現了心理層面中時空的異化和疏離。張武運的寫生靜物描繪了居室的角落,延續(xù)他“深度睡眠”的態(tài)度,生活即是停留在每一個瞬間的微妙的色彩關系等。這些畫家并非宏大敘事的側面景觀更加顯現了他們自然的狀態(tài),這恰恰是他們在繪畫上拿手和自信的部分。
畫吧,我們
時間Date
2012年12月22日-
2013年03月12日
地點Venue
力利記藝術空間(北京)
本次展覽題目為“畫吧,我們”,邀請了十位藝術家,近30件作品。他們是,戴亮、雷子人、盧征遠、馬軻、馬秋莎、宋琨、譚軍、王光樂、吳海洲、于凡。
此次展覽,探討了“繪畫”如何獨立于觀念之外,而對繪畫本身進行的體會和思考。這些作品如何探討了繪畫的本質,并回歸了藝術的精神層面。藉由展覽,我們觀看了藝術家們是如何透過繪畫,對自我精神及藝術本源進行追求與反思。參展藝術家們的圖像是從自我精神世界中尋求滋養(yǎng),同時也揭示了當代藝術的一種視覺轉換。這個轉換表現為藝術家從關注外部環(huán)境向自我“內心”世界的轉向,回歸審美自身,回歸藝術本位。
2012:打開天空—國際當代藝術展
時間Date
2012年12月22日-
2013年02月22日
地點Venue
長江匯當代藝術中心(重慶)
當前全球藝術現實中,歐美當代藝術經驗和文化話語仍是覆蓋在中國藝術家頭頂的一種陰霾、一種空中樓閣。中國藝術家可以做什么?打開天空,彰顯一種“和而不同”的全球文明生態(tài)和藝術生態(tài)。打開天空,就是撥開遮蔽天空的歐美權力話語迷霧,打開藝術家“和而不同”的全球文明生長的鮮活的、真切的全景生態(tài)視野。
對中國藝術家而言,“和而不同”并不是藝術家的一種文化策略、一種“東方不敗”式固步自封的中國牌打法,也不是僅僅基于社會現實批判的一種景觀化、大詞化呈現。“和而不同”是中國藝術家不可回避的各個不同文化力量不斷此消彼長、新舊交替的一種全球文化語境,或許也是未來幾十年全球藝術現實的一種基本表征。
破執(zhí)·六種可能—青年藝術展
時間Date
2012年12月22日-
2013年02月22日
地點Venue
虹墻藝術畫廊(北京·798)
本次展覽的六位年輕藝術家都不是受戒的佛教徒,他們都在系統(tǒng)的藝術學院中成長起來,面對資深藝術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困惑,他們更多時候帶著一種質疑,一種懷疑的眼光,是審視周遭的事物。在這個展覽中,陳文安、盧偉、歐建達、溫秋雯、肖旭、楊華之六位青年藝術家在面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時候并沒有采用宏大的敘事方式,在當下線索雜亂的藝術圖表中,尋找自己的思考脈絡,作品不約而同的流露出一種自我抗爭的、尋求獨立的狀態(tài)。
罌粟、金蓮、多巴胺—蘇孟鴻個展
時間Date
2012年12月22日-
2013年02月08日
地點Venue
耿畫廊(臺北)
蘇孟鴻此次展出的作品略分為四個主題,其一經常出現的牡丹花代表著貴氣華麗,作品表面不論是以金色顏料還是敷以金箔,皆呈現富貴人家的氣質,作品題名更大膽嘗試,取名為“每個中國人都該有的一張畫”。其二是取自故宮典藏的作品“元人老圃秋容軸”,奇石上兩株不同品種的菊花,爭相綻放著美麗的花朵。其三包括罌粟花在內的各款故宮收藏之花卉作品是此次展覽的主角,不同以往的色彩平涂,金箔云海、顏料堆棧打磨后造成無止盡綿延的視覺快感,畫面中似云似水的造型牽引視線的流動。最后,以潘金蓮與希臘神話中的牧神(Pan)交媾的平面繪畫與雕塑作品,作為呼應欲望與耽溺主題的具體標的。
壹棵樹—薩子2012歸鄉(xiāng)計劃·行為文獻
時間Date
2012年12月28日-
2013年01月20日
地點Venue
元典美術館(北京)
12月28日,“壹棵樹”—薩子2012歸鄉(xiāng)計劃·行為文獻展將在元典美術館開幕。在這樣一個近乎所有人都忙于追名逐利的浮躁時代,藝術家薩子身背一棵樹徒步拉車3800余公里,橫穿7個省市自治區(qū),翻越11座山脈,歷時133天,從北京宋莊走到新疆烏魯木齊,以自己的身體用行為藝術的方式對鄉(xiāng)愁做出了有史以來最堅韌最深刻的詮釋。
晨曉的色彩世界
全國巡回展第一站·中國美術館
時間Date
2012年12月29日-
2013年01月14日
地點Venue
中國美術館(北京)
一個“八五”弄潮卻淡出中國藝術界二十多年的藝術家,一個足跡遍及全世界卻過著“隱居”生活的藝術家……著名華裔新西蘭藝術家晨曉帶著他的最新力作,回歸祖國懷抱。12月29日,從中國美術館開始,晨曉將開始他為期4年、歷經24個城市的全國巡展。
此次展覽是晨曉回歸祖國后的首次藝術個展,將集中展出34幅具有典型“晨氏風格”的精彩油畫作品,其旨在梳理晨曉遠赴澳洲新西蘭26年的藝術創(chuàng)作之發(fā)展脈絡、線索變化與藝術特征。個性鮮明的色彩、表現主義的語言、極具西方意味的審美形式、中國文人畫精神在晨曉的油畫中共同交織,最終構成獨具個人特色的藝術風格—晨氏唯美表現主義。
“從南京出發(fā)
—困頓與延伸”當代藝術大型展
時間Date
2012年12月29日-
2013年01月29日
地點Venue
南京三川當代美術館(南京)
將近50位藝術家參加本次由顧丞峰策劃的“從南京出發(fā)—困頓與延伸”展覽活動,他們或藝成名就或如新“新草蜢”,或駐守在南京或駐留在其他藝術活躍的城市,當然也有很多四處奔波的藝術家,其人其藝,都與南京這六朝古都產生了絲絲縷縷的關系。除了展示他們的油畫、雕塑、影像、裝置等極富視覺效果的作品外,結合本次學術主題,展出部分還將包括由“南京當代藝術大事編年記(1985—2012)”、“南京當代藝術區(qū)調查報告”等組成的珍貴歷史文獻,對很多一直置身和關注南京當代藝術發(fā)展的人來說,這無疑將是一次難得的學術起點。
反復—仇曉飛個展
時間Date
2013年01月18日-03月07日
地點Venue
民生美術館(上海)
仇曉飛藝術實踐包括油畫、水彩、三維繪畫雕塑及裝置,將概念與美學以獨特的方式聯接到一起。本次展覽《反復》討論的主題是繪畫行為的心理動機以及隨著地域與時間性的變化它們與作品的外在形式之間的微妙轉換。藝術家將在展廳中設置三個房間,它們分別對應的名稱是“致幻劑”、“前意識”與“潛意識”,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繪畫操作”在“概念”、“行為”或者計劃圖像”之后的必要性,這種必要性不再是手的必要性,也不是無意識的行動,而是一種“意識帶動形式推進”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