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綿羊,剛剛剪完毛。瞧它一脫大衣,就樂得咩咩叫。
“來,小綿羊,我領(lǐng)你吃青草。”
看到好久不見的青草,小綿羊饞得不住地吃,美得直撒歡兒。
小綿羊吃青草,我在河邊坐。
河邊,一排垂柳。綠瑩瑩的柳枝上,小鳥正開音樂會。垂柳的枝頭伸進(jìn)解凍的小河,跟小河握手。
河對面,一片綠油油的麥苗鋪到天邊,陽光下,風(fēng)兒像童話里的仙女,用溫柔的手,撫摸著麥苗。
咦,什么時候下起了小雨?像綠絲線,從地上牽起麥苗,麥苗長啦!高啦!
“咩——咩!”小綿羊又高興地叫,一定是掛滿雨珠的草更鮮嫩了。
雨,濕了我的頭發(fā),濕了小綿羊的毛,可我們舍不得回去,我們慢慢地走,見那星星點點的花骨朵兒全開啦!路旁的花叢,像天邊飄來的彩霞。?。⌒』ㄕ∮昴?!我想:這雨一定是甜的,便忍不住仰起頭,用舌尖去接那綠色的雨滴。小綿羊卻搶、先嘗到了甜味,它叫著:
“咩——咩!”
好像說:
“蜜——蜜!”
(節(jié)選自望安《春夏秋冬》)
我會欣賞:
讀著這篇散文,我也仿佛步入了宜人的春光中,與小綿羊一起游春。春風(fēng)送暖,小綿羊“脫了大衣”撒著歡兒咩咩叫了起來:春天來了!小綿羊吃著嫩嫩的青草,我在河邊欣賞這一片春色:垂柳拂著春水,春水潺潺地流著,水聲伴著小鳥的歌聲。童話中的春姑娘乘著春風(fēng)來了,用
她那溫柔的手,撫摸著我的臉,梳理著嫩綠的麥苗。
密密的雨絲,濕了我的頭發(fā),濕了小綿羊的毛,好爽啊!小綿羊伴著我
在蒙蒙的細(xì)雨中慢慢地走著,樹葉綠得發(fā)亮,小草青得奪目,草地上的野花吸著小雨,快樂地綻開笑臉。啊,春姑娘花枝招展地來到了我們身邊……
小朋友,這也是一種讀書方法。想象中,你仿佛是文中人,步入文中的情境,與文中人物有一樣的喜怒哀樂,你會體驗到一種別樣的讀書快樂。(侯秉琛選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