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訓練是日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探索提高作文教學的新路子,是我們語文教師一直面臨的課題。以往的作文教學只是就作文而作文,盲目地寫寫練練,雖不能說全無效果,但總是盲人摸象,方向不明,目標不清,收到的效果也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初中階段正是學生作文打基礎的階段,教師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研究學生的現(xiàn)狀,采取切實可行的做法。首先,要重技法指導;其次,要排除應試作文常規(guī)訓練的舊模式,對整個初中階段的寫作訓練進行整體規(guī)劃,分步推進。
基礎訓練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從積累詞匯入手,幫助學生養(yǎng)成收集整理詞匯的好習慣,使學生能夠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在作文中用詞恰當?shù)皿w。如讓學生準備一個小本子,把課文和刊物中好的詞匯、名言警句、人物描寫等方面的句子、片段摘抄下來,加以歸類整理,并在作文中有目的、有選擇地運用,以豐富寫作語言,提高寫作水平。此外,教師還可以模仿名言警句自編一些能激發(fā)學生興趣、陶冶情操的句子,制成卡片贈送給學生,互相勉勵,共同奮進。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積累詞匯的良好習慣,又提高了學生運用詞匯的能力。二是從語言基本功入手,做到書寫清楚、規(guī)范,用詞造句準確。教師可以在平時教學中引導學生熟練地運用不同句式、修辭方法和表達方式。例如,用一句話形容秋天,用比喻的修辭描寫某個事物,用對偶的手法表現(xiàn)一個動人的鏡頭等等。經過這樣的訓練之后,學生的寫作語言就會既形象又富有感情色彩。三是從觀察日記入手,培養(yǎng)學生遇事問、見題思,善于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分清正與誤,辨別美與丑的能力。剛步入初中的學生,語言表達還未成熟,進行這一訓練,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提高思想認識。例如,有一名學生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見兩個騎自行車的人因撞車而吵了起來。甲說乙在轉彎時應打手勢,乙說甲在后面應該看到乙要轉彎,兩人互不相讓,越吵越厲害,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說甲對的和乙對的都有。我認為這件事不值得吵,因為路窄人多,互相碰撞是常事,互相謙讓一下,都說一聲對不起,就吵不起來啦,也不會影響別人走路?!痹撋m然只是記敘了一件平常的事情,但從中可以看到他遇事有自己的主見,對身邊發(fā)生的事有一個正確的看法。
二、專項訓練
專項訓練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學生普遍對什么是文體感、語體感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因此應加強文體感和語體感的專項訓練,使其說話和作文能盡快達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求。
“文體感”是指課程標準中要求的“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比較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一篇文章不可能僅僅運用一種表達方式,通常是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適當穿插其他表達方式,特別是現(xiàn)在,一些說明文中越來越多地滲入了敘述、描寫,甚至議論和抒情的表達方式,同時還運用了諧音、雙關、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文體感就是根據(jù)寫作目的和讀者對象,敏感地選擇主要表達方式并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而不能簡單地套用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的模式。
所謂的“語體感”是指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根據(jù)目的、對象、場合、選擇恰當?shù)恼Z句”,其中包括選擇詞語和變換句式。通常敘事語體要以情動人,語言生動,詞語的運用要帶有作者的個性色彩??萍颊Z體要以知教人,語言準確,用詞宜平實。評論語體要以理服人,語言要嚴謹,用詞要講究分寸。公文語體則須遵守公認的格式,多用習慣詞語,不宜自出心裁、生搬硬套詞語和句式,行文的稱謂、語氣,甚至就連書面成分和口語成分的多少,都要根據(jù)目的、對象、場合等,區(qū)分對待,適當調整。
“文體感”和“語體感”的訓練,應結合所學課文同時進行。可以選擇運用“文體感”、“語體感”好的課文作范文,配合學生的作文來講評,將范文與作文進行比較,找出作文的不足,讓學生在不斷修改、充實的基礎上逐步完善作文,提高作文質量。
三、綜合訓練
一是文章的綜合性訓練。它意在提高學生認識生活、分析問題、表達思想感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等諸多能力。如對客觀事物的認真觀察和仔細思辯,對思想認識的錘煉提高,對情懷的積累和觸發(fā),對表達的基本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和作文的基本材料語言文學的掌握和運用,對文章整體設計(謀篇布局、開頭結尾、層次段落、過度照應、材料取舍等)和各種表達技巧的理解和運用等等。因此,作文訓練集生活、思想、知識、寫作技巧等多種因素,形成了一個綜合的訓練過程。這種綜合性,決定了作文訓練有點有面、點面結合,有分有合、有合有序,基礎先行、整體提高,反復訓練、螺旋上升的特點。因此,作文訓練不僅僅是講究詞章、運用語言文字的技巧訓練,而且也是一種嚴格的認識自然和社會的思維訓練。
二是應用文體的綜合訓練。它意在使學生在真正學會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的基礎上,學會寫消息、通訊、廣播稿等新聞報道;學會寫書信(包括各種專用書信);寫產品說明書、會議紀要、演講稿、訴狀;學會寫經濟合同和協(xié)議書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今后適應升學深造的需要,適應社會的需要。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