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生因作者不同,看人生又因讀者不同?!叭收咭娙?,智者見智”,不同學生對文本解讀必是多元的。
在個性化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逐漸培養(yǎng)學生成為知識獲取的主人。我們可以在讓學生整體感知文本時,讓學生在交流中找準文本內容的切入口,提綱挈領。
如,莫懷戚《散步》老家教學片斷:
師:請同學談談和父母一起散步時有什么感受?
生1:我感到很溫馨。
生2:可以達成相互的溝通和理解。
師:莫懷戚一家三代人也去田野散步,看似一次平常的散步卻有它的特別之處。(請聽課文錄音)你覺得獨特在哪里?
生1:我感受到了獨特的親情。
生2:我感受到了獨特的人性。
生3:我感受到了獨特的生命。
師:你覺得莫懷戚的文章哪里能帶給你啟發(fā)?
生1:通過初春秀色的描繪,表現(xiàn)了春天蓬勃的生機,暗示熬過了嚴冬的母親將會獲得新的活力。
生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一句很有哲理。
生3:“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庇袑ΨQ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
這個案例中,教者從學生散步說起,進而對文本整體感知,逐漸推進到對文本的個性和學生的個性解讀。
在個性化閱讀中可以采取邊讀邊思考的辦法,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在提出問題后,不能一味地讓學生去讀,而是要讓學生邊讀邊思考,以提高閱讀能力。如,教學《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可以從《西游記》導入,師:今天老師來編個《新西游記》,話說端午節(jié)這天《新西游記》中的唐僧師徒西行來到了鳴沙山,四人在漫漫黃沙中行走,驕陽似火,氣溫超過了50度,四周渺無人煙。正當他們感到饑渴難耐時,唐僧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一大片蔚藍的清水,八戒欣喜若狂,向水奔去,可是跑了半天沒有看到一滴水的影子,氣得破口大罵。然后出示問題探究:問題1:請你說說故事中的他們遇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現(xiàn)象?問題2:如果你是“神通廣大”的悟空,請你任選一個現(xiàn)象,對大家進行解釋。問題3:唐僧想把今天發(fā)生的事記錄下來,寫入他的《新大唐西域記》中,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把這些情況寫得既讓后人看得懂,又能吸引人,你能幫他寫一下嗎?
總而言之,閱讀不但是一種感情和智慧的積累,而且是一種文化的積累。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都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