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學習、自主體驗、自主探索,尋求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性。針對這一精神,許多有別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如探索式課堂模式。
關鍵詞:初中;探索式;英語課堂;模式;建構
一、探索式課堂的基本理念
探索性課堂模式實則是學生在課堂中主動探索,教師有效指導的一種新型課堂模式。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多數采用的是“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體現。在探索式課堂模式中,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得到體現,符合中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可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探索式課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探索式課堂的建構需要在教師和學生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筆者結合具體的初中英語七年級water festival的片段教學案談談如何建構探索式課堂。
1.游戲激趣,引出問題
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要先讓學生進行自學。在課堂開始之際,教師以猜謎的形式出現:It’s very important and useful in our daily life.We use it to wash...at home.Firemen use it to put out fires.We can live only three days without it.Guess what it is.
在接下來,教師可出示實物,進一步提問學生:What happened when we boil water?這樣提問式的導入就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后,讓學生聽著錄音,形成對課文的初步理解,要求學生與周圍的同學合作交流與探究在自學過程中碰到的問題。
2.圍繞問題,探索發(fā)現
首先讓學生進行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針對預習當中的問題,主動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和探究,得出結果,然后進行四人小組的探究。教師的指導作用則是在學生討論結束后,請學生進行展示交流和及時進行點評。
3.總結反思,學會探索
教師對課文進行簡單的總結和講評之后,對學生在前面的表現進行評價,這里的評價是學生自主評價,讓學生自己為自己評等級。其次,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積極的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信心,讓學生在無形之中學會如何自己去探索與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晏妮.探究式課堂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黑河學刊,2012(4).
(作者單位 浙江省慶元縣菊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