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語言和文字的組合。在世界文明史的發(fā)展過程中,留下了許多鏗然有聲的足跡。在我國歷代就有“典籍浩瀚”的說法。尤其漢語,作為我國的主要語言,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和精髓,是五千年文明史發(fā)展的歷史見證。
不管是愛情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還是友情的“高山流水”;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都為中華民族的進步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培養(yǎng)了我們無數(shù)的民族英雄。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只有將學生引入典范文學的序列之中,培養(yǎng)學生對經(jīng)典名著的興趣和民族英雄的崇敬,從而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獲取知識,在閱讀中增長才干。要想真正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必須處理好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空洞說教,枯燥無味
在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大多數(shù)學生覺得閱讀或語文課,枯燥無聊,空洞乏味,加之教師教法離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習、思想太遠,不是知心、貼心、傾心;更有甚者,教師照本宣科,言之無物,久而久之,導致了學生學無興趣,厭學情緒極為濃厚。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刻地認識到現(xiàn)代的中職學生年齡上一年比一年還小,理解能力更是一年不如一年,還有一部分學生還僅僅地庇護在家長的羽翼之下,未能有展翅欲飛的能力和欲望,他們的需求與現(xiàn)實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2.注重知識,忽略精神
語文教學中只注重語文知識的傳授,而忽視政治思想的教育,這是教學中常見的通病。這種教學的結果便是導致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特別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誘惑,學生缺乏分析、識別能力,極易造成學生價值觀念的偏差,誤入歧途。有的學生認為,今天考入職業(yè)中等學校,就等于拿到明天的“工作執(zhí)照”,學習懈怠,生活散漫。職校教育工作者更有著一種養(yǎng)老情結,把進入職業(yè)技術學校當著進了避風港、敬老院,對學生的教學教育往往都是見子打子,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從不注重學生心靈的挖掘和引導,哪怕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也是應付了事,淺嘗輒止。
3.書本繁雜,負荷太重
職校學生本身就缺少一種學習情結,他們對待學習就好比對待仇人一樣,視之而恨之入骨,思之而心痛萬分。這群學生進校的根本目的,是來修“身”而又養(yǎng)“性”,可現(xiàn)實中面對的又是一本又一本雜亂無章的書本,自然心中會充滿無限惆悵。在現(xiàn)實教學中,“負荷效應”是影響學生閱讀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大部分學生被繁重的課本、教輔所束縛,幾乎每天每節(jié)課都是由教師輪番上講臺,一講到底,學生沒有學習的自主權;沒有分析思考的余地;沒有擴展思維的空間。繁重而又粗糙教學,壓得學生喘不過起來??上攵?,學生即使想去閱讀,恐怕也是有其心而無其力。
二、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及其對策
1.輕松教學,效率提高
語文課教學,經(jīng)常出現(xiàn)教師花大量時間和精力講解一個難題,辛辛苦苦,效果不佳。其原因,有的學生對問題早已熟悉,就無心聽講;有的學生只需幾分鐘就明白了,有的學生由于基礎差,聽到最后仍是一知半解或者一片茫然。如若采用讓學生自己閱讀的辦法,教師只要引路、點撥,學生就會根據(jù)自己的認知情況,積極專心地去鉆研思考,滿足各自的學習欲望。
2.鞏固基礎,提升寫作
鞏固語文基礎知識,提高寫作能力教學,一般是在“教學大綱”指揮棒下進行的,加之現(xiàn)行教材內(nèi)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學生僅靠教師在課堂上按“大綱”,教材講授,遠不能滿足學生求知的需求。
在現(xiàn)實的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個向?qū)?,學生才是軸心。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理解、記憶,都需要一個多讀、多練、反復學習的過程。不論一本書,一篇文章、一個故事,都是由文字組合成的,里面包含有豐富的語文知識,如字、詞、句、修辭、還有寫作知識,尤其寫作技能。一篇文章主題的確立,作者如何選材、組材;如何謀篇布局;如何表達等一系列問題,比課堂講授和教材內(nèi)容要豐富得多。因此,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并指導學生潛心閱讀。通過閱讀,溫故知新,加深理解,強化記憶;不斷提高學習語文知識及寫作能力。
3.激發(fā)興趣,升華欲望
職校語文有著自己的特殊性,職校語文教學也應該探尋出一條具有職教特色的教學規(guī)律。即:把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作為教育的一種總要手段。
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反復提倡“日夕披覽,習以為?!钡淖x書風氣,不要局限于教材。俗話說“見多識廣”。只有多讀、多看,學生的思維、領悟、理解能力才能跟上,知識才會富有,才干才會增長。英國培根說:“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有光彩,給人才干?!币虼耍挥姓嬲拈喿x,將自己融入書本上的一字一句,投身到書本的世界里,產(chǎn)生共鳴,這就是樂趣,就是享受。讀書能進入到這種狀態(tài),平常覺得枯燥無味的語文書,也會成為興趣盎然,愛不釋手的東西,并享受到讀書的快樂。
4.凈化心靈,優(yōu)化道德
凈化學生心靈,優(yōu)化道德情操。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閱讀這一教學資源,如大量的經(jīng)典與勵志的故事,許多是作者血淚交融,肝膽想照的光輝詩篇,特別是歷史上那些為國家,為民族,為百姓免遭蹂躪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仁人志士的感人故事,和那“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英雄壯舉。這一類似的內(nèi)容是凈化學生心靈,優(yōu)化學生道德品質(zhì)、思想情操的最好教材。要讓學生多讀、多看,在閱讀中理解經(jīng)典的寓意和哲理,讓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人生價值的熏陶,使其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