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當今,獨生子女日益增加,升學就業(yè)競爭逐年劇烈,家庭教育作用日益重要。那么能否讓孩子從家長的肩膀上起飛,讓孩子脫離家長走向獨立,家長時時進行的家庭教育反思,調整家庭教育方式,將會成為孩子成功構筑自己未來生活的關鍵。
關鍵詞 家庭教育 教育方式 青春期
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是一門科學和藝術,不光注重孩子的學業(yè),更側重孩子的品德、行為、習慣、個性及其健康的心理的養(yǎng)成。而據(jù)調查,我國家教的總體水平偏低,很多家長對教育孩子尤其是處在叛逆青春期孩子的方式上,往往違背其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揠苗助長。
因此,選擇什么樣的教育方式在現(xiàn)代家庭教育中就顯得及其重要。
一、叛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及成因
青春期是從兒童到成人的過渡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于中學生階段,生理蓬勃發(fā)育,心理急劇變化。作為未成年人,他們面對著緊張的學業(yè)、升學的壓力及難以處理的人際關系……叛逆的心理往往有著比較突出的表現(xiàn)。他們感到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希望能像成年人一樣受到尊重,自尊感也明顯增加,做事喜歡自作主張,對父母之言不再“惟命是從”了,甚至與家長的感情疏遠、關系僵化,產生對立情緒,進而產生叛逆心理。在很多家長眼里,進入初中后的孩子身上全是問題。可是,為什么孩子會出現(xiàn)這些問題呢?從何而來?
家長往往漠視,而造成“叛逆”心理、問題孩子的因素往往出自于問題家庭。
羅·阿謝姆說過:“一個榜樣勝過書上二十條教誨?!奔彝キh(huán)境的影響具有特殊的意義,家長對子女的行為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不當?shù)年P愛引起逆反心理。僅從經濟上分析,多數(shù)孩子消費額占家庭總收的35%以上。此外,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學習成績好就行,除了學習外事事都能包辦。一些家長在物質上給予孩子的照顧過多,尤其對孩子教育上的要超過了孩子的容忍度,引起他們無謂的煩惱,抑制他們的獨立性和完整個性的健康發(fā)展。
其次,要求的方式也會引起逆反心理。有的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臨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擺出封建家長式的威風,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這些孩子長大以后,對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就會產生反感、抵觸,而且以后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別人。
再次,父母不和或離異也是產生叛逆心理的原因。父母長期的分歧、敵對、爭吵不休、緊張沖突,甚至近年來漸增的父母離異現(xiàn)象都會使孩子的內心產生嚴重的焦慮與矛盾、多疑、心神不寧或神經質,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乃至一生。
孩子當然有自身的問題,而一些父母將自己對未來的期望,將沉重的壓力,將不和諧的家庭負擔轉嫁到孩子身上,就會造成孩子更大的問題。
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對策及影響
良好的家庭教育像涓涓細流,滋潤孩子的人格,呵護孩子的成長。家長不斷反思和調整教育方式,是孩子從家長的肩膀上起飛、走向獨立的關鍵。
該采用何種教育方式,才更科學有效呢?
(一)從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著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是一種高心智的活動,沒有興趣,沒有快樂,是很難有好的學習效率和效果的。而興趣一旦建立,學習就有了動力,就會積極主動的持續(xù)下去,也就會隨之產生深層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驅使精神集中,思維活躍,孜孜不倦地深入探究,被“樂”所代替。有了興趣,在別人看來是“苦讀”,但對他卻是一種無盡的樂趣。以此為開端,深化下去,追求成功也就樂在其中了。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循序漸進的,難以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勞永逸,是需要下很大功夫的。
(二)注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取得良好成績的關鍵。家長要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首先,培養(yǎng)孩子自我約束的習慣。要求孩子放學后先完成家庭作業(yè)后再做其他事情,同時還要要求孩子做作業(yè)是要一氣呵成,精力集中,以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和專心學習的效率。其次,注重培養(yǎng)自主學習習慣,引導他成為學習的主體。此外,良好的習慣還表現(xiàn)為,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fā)言,認真做好課堂筆記,課后積極復習,做事有始有終,積極動手,主動閱讀等,家長要有意識地常抓不懈。
(三)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
首先,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德國教育學家威特說:“我認為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為傾聽對孩子來說,是在表示尊敬,表達關心,也促使孩子去認識自己的能力。”而現(xiàn)在,很多孩子遇到煩惱時無處傾訴。因此家長應該多聽聽,讓孩子敢跟你談,敢發(fā)表觀點,敢于釋放自我壓力。
其次,要學會與孩子進行交流。與孩子進行平等而有意義的交談,要注意交談的口吻。慈愛是一種最溫柔、最心平氣和的溝通方式,有助于和孩子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能讓孩子完全信任。
當然,無論是贊揚還是批評孩子,都要有度。批評孩子不可全盤否定;表揚孩子不要肯定一切。這樣才能對叛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良好影響。
(四)經常走訪和積極配合學校
家長要經常與老師聯(lián)系,隨時進行校訪。了解校規(guī),教育孩子認真遵守;積極參加家長會和家長學校的活動,及時向學校反映情況,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加強溝通以達到共同解決孩子在學習與成長的難題。除此之外,家長還應通過短信、電話和網(wǎng)絡等多種方式隨時關注和反饋孩子在校及在家的情況。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保持一致,更有助于青春期孩子的健康成長。
總之,青春期的孩子也許“叛逆”,也許問題不斷,也許讓家長緊張無措,但這個艱難的過程就是成長。在這過程中,作為家長,一定要以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去引導和培養(yǎng),為他們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奠定堅實的基礎。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讓良好的家庭教育化作像春風,呵護著孩子的健康成長,讓叛逆青春期的孩子“破繭成蝶”,最終獨立于天地,充分體驗自由翱翔的美麗!
參考文獻:
[1]季成鈞主編.家庭教育學.南方出版社,1998.4.
[2]林格主編. 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