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生從運用口頭語言過度到書面語言的橋梁。所以,識字教學質量關系到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一直以來,小學教育都使用“教師講,學生學”的傳統(tǒng)方式,而新課程卻要求改變過去那種學生死記硬背、被動學習的現(xiàn)狀,倡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合作的能力。我們應根據(jù)課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長,綜合應用、靈活運用多種方法組織教學,徹底改變單調乏味的識字教學現(xiàn)狀。
關鍵詞 識字教學 方法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識字教學成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墩Z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階段學生的識字量為3000字,其中要會寫2500個漢字。而低年級要求學生認識1600—1800個漢字,其中會寫800—1000個字,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多識字,少寫字,而且把識字集中在低年級教學,可見對于小學低年級來說識字教學是重中之重。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jù)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
一、直觀識字
讓學生通過具體事物,強化教學效果。使學生在觀察事物的同時,認識并理解漢字。正確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例如“目”這個插圖,認識了這個事物,了解了“目”這個事物的形狀特點;接著引導學生觀察象形字“目”與圖有什么相似之處,認識象形;然后,再引導學生拼讀“目”字,熟記字音字形。通過學習“目”掌握了學習象形字的方法。接著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口”“耳”等類似規(guī)律的漢字,使學生舉一反三。2、有相同偏旁的字。例如《操場上》這課中出現(xiàn)的生字,一部分是“扌”,一部分是“”,教學時利用這一規(guī)律,引導學生認記“打、撥、拍”和“跳、跑”這些字,明白這些動作時要用手和腳來活動的,表現(xiàn)這些活動的字都分別用上“扌”和“”這兩個偏旁。然后讓學生認一認,表現(xiàn)用于活動的帶有“扌”和“”的字分別是哪幾個,然后讀兒歌,從兒歌中打出這些字,進一步鞏固識記生字。最后,再把這一識字方法延伸到課外,既擴展了識字量,又使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再結合多媒體的演示,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簡單、明確。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識字的效率。
二、 游戲識字
興趣是激發(fā)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xiàn)。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三、編順口溜、歌訣
在識字教學中運用歌訣來幫助學習識記流字,歌訣的要求是簡易上口,既表示字形結構,又指字義,可以繼承前人或他人的歌訣,也可以師生自編自用。“土里埋,木帛棉,日月明。合手拿,分手掰。手遮目,看得清。人失足,跌下臺?!睂W生讀著朗朗上口,饒有趣味,記起來也就輕松多了。而人教版第一冊《日月明》,對于出現(xiàn)的生字“從、眾”、“林、森”雖然不是生字,但是學生通過朗讀“二人從,三人眾?!薄岸玖?,三木森”這兩句口訣,卻對這兩個字印象深刻。還有認識形近字時也可以用歌訣來識記,如:“天氣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 ”學生把句中出現(xiàn)的“晴、清、蜻、晴”這些生字就輕而易舉的掌握了。
運用加、減、換偏旁的方法識字。
四、加減識字
漢字都是由橫、豎、撇、捺、點等筆畫組成。針對漢字的這一特點,在識字教學中,低年級教師可以進行增、減、換偏旁來指導學生掌握更多的漢字。
“加一加”就是用熟悉的字加上偏旁的方法來學習生字。用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生字加上偏旁變成一個新的生字,這樣記憶起來比較簡單。例如,在學習“目”時,可以說成是“日”加上“一”就變成“目光”的“目”;“人”加上“云”就變成了“開會”的“會”;“口”加上“十”就是“田地”的“田”;“月”加上“日”就成了“明天”的“明”;“火”加上“一”就是“滅”;“田”加“力”就是“男”等。學生學習這類漢字的積極性很高,常常在學習生字的同時既復習了部分舊字,又學會了一連串的新字。
減一減的方法就是把以前學過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變成另外一個新的生字。比如,學習“相”時就可以說是“想”去掉“心”字; “你”去掉單人旁就是“出爾反爾”的“爾”字。其實學習的過程也可以變成一個游戲的過程,讓學生來扮演不同的生字,讓他們說去掉那個部分就可以變成新的生字了。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就被激發(fā)了。
總之,識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兒童的已有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知識的容器。教師要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教給他們識字的方法,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