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油!”在一片熱烈的加油聲中,同學們緊張而有序的進行著比賽,往來穿梭,好不熱鬧。這是在上體育課嗎?不是,這是一節(jié)寓教學于游戲中的數(shù)學課。
還沒上課呢,同學們就驚奇的發(fā)現(xiàn)老師拿著一個玩具盒在手里翻轉(zhuǎn),六個面上有許多種不同的圖形?!巴郏嫫?!”“真好玩!”同學們個個瞪大了眼睛,目不轉(zhuǎn)睛地緊盯著,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這節(jié)課要學什么,這個大玩具盒是干什么用的。
上課了,答案終于揭曉,這個大盒子是我們今天學習平面圖形的的特別助手。由于課前就已經(jīng)被吸引,所以孩子對這節(jié)課特別期待,注意力特別集中。老師又拿出手絹、卡片、書、本等物品放在學生中間?!翱纯催@些物品的面是什么形狀?”問題一出,同學們便迫不及待地圍攏起來,邊看邊摸,嘴里還在不停的說著“手絹的面是正方形的”,“數(shù)學書的面是長方形的”…… 你瞧,學生對這兩種圖形已有初步的認識了。
緊接著同學們很快沉浸在找朋友的游戲中。你看,玲玲他們小組,四個人頭戴小動物頭飾,圍站一圈,正美滋滋地為自己找朋友呢。你聽,他們說得多好“我是小白兔,對著我的朋友是小青蛙,挨著我的朋友是小猴和小貓”“我是小花貓,對著我的朋友是小猴,挨著我的朋友是小白兔和小青蛙?!蓖瑢W們興奮的為自己找到了朋友,隨后又準確無誤的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也找到了和它對著的與挨著的朋友,順利掌握了對邊和相鄰變。這是一個教學上的一個難點,通過游戲使學生切身感受對邊與鄰邊的意義,為下一步學習作好準備。
接下來,我請同學們研究邊的特點。只見同學們興致勃勃地把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紙折來折去,每折一次都認真的比較兩條邊的長短,嘴里還念念有詞“這兩條邊一樣長”“ 這兩條邊也一樣長”“ 這兩條邊不一樣長”……別看一年級的孩子小,會的可真不少,很快,研究結(jié)果出來了。許葉同學大聲地向老師匯報“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長方形對著的兩條長邊一樣長,對著的兩條短邊一樣長?!薄罢f得太好了!”老師和同學們都投去贊賞的目光,熱烈的掌聲在教室回響。同學們通過自己動手邊玩兒邊想發(fā)現(xiàn)了圖形的邊的特點,這不比老師告訴他有益多了嗎?
新課后的練習更是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首先讓學生用眼看周圍的物品、用腦想生活中的物品,找出圖形。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說個不停。接著又用小棍擺出兩種圖形,這不是和擺積木差不多嗎?最后給小動物喂餅干的游戲把課堂活動推向了高潮,同學們熱烈的為組員吶喊、加油,每個同學都急切切地跑到前面,從盒子里拿一塊圖形“餅干”,迅速的放在大象或小貓的肚子里。你看,斌斌拿了一塊長方形的“餅干”剛放在小貓的嘴邊,就聽見幾個組員喊“錯了!錯了!”他一細看,“哎呀!小貓是吃正方形‘餅干’的”趕緊從小貓的嘴邊拿走“餅干”去喂大象,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他卻不好意思的跑了回來。同學們在玩兒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圖形的認識。
下課鈴響了,可同學們卻還沉浸在興奮之中。這節(jié)課,他們一定學得很快樂,這樣的數(shù)學課哪個學生不愛上呢?讓學生輕松愉悅的學習知識不正是教師所追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