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中隊輔導員是個特殊的角色,孩子們無論哪方面出現(xiàn)了困惑,都有責任幫助解決。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要關心愛護他們;當孩子們有了缺點,輔導員又該是一位嚴師,嚴肅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幫助他限期改正。做了十年的中隊輔導員,讓我深深體會到這個工作的艱巨和辛苦。下面我就談談輔導員工作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學習“規(guī)范”,養(yǎng)成習慣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小學生守則》像一面鏡子,時刻對照著學生的品德行為。蘇格拉底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為了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行為習慣、發(fā)展良好個性,遏止學生中存在的不良風氣,確保班風健康穩(wěn)定,把不良習慣扼殺在搖籃里,我利用班隊活動課,晨會課等讓學生理解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并利用一些榜樣的力量,樹立典型,加強聲勢。有一次,劉老師值日,我班的一名學生撿了一個錢包,當時錢包里還有幾百元人民幣,這個同學馬上將錢包交給了劉老師。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我馬上在班中表揚,還請大隊輔導員在升旗儀式上全校通報表揚,在大隊樹立了一個拾金不昧的先進事例,樹立了一個好人好事的典型,在這種教育氛圍中,學生們學會了向先進學習,向好人好事學習。雖然他們的年紀還小,但是他們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這樣的好習慣:只要撿到東西馬上交給失主或老師。有一段時間,學生中存在邊吃東西邊亂扔的壞習慣,在班會課中教育了幾次,效果不佳。后來我們決定采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進行針對性教育。我們針對邊吃邊扔的學生算了一筆帳:一個人吃了東西,結果隨手扔了垃圾袋,他的直接影響是“XX班亂扔垃圾”,在文明班級評比中取消評比資格,幾十個人一個月的努力就被一個垃圾袋給否定了;他的間接影響是有一個亂扔的,就有了壞習慣的苗頭,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這樣的壞習慣養(yǎng)成,那么我們的學校就會成為蒼蠅、蚊子的聚集地。算完這筆帳,學生都明白了亂扔垃圾的嚴重后果,亂扔習慣明顯好轉。最后,我們還制定了各種養(yǎng)成習慣的條例,如學習習慣,上課習慣,勞動習慣,衛(wèi)生習慣,文明禮貌習慣等,并使學生逐條落實,養(yǎng)成良好習慣。通過隊會,學生們大都能以一種規(guī)范的行為準則去要求自己,監(jiān)督別人。
二、搞好班風建設
良好的班風對每一個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有著巨大的陶冶作用,它是扶正抑邪、優(yōu)化集體氣氛的強大力量.一個班級要形成良好的班風,首先,必須要有正確的班級輿論。班級輿論可以指導和約束各成員的行為,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要培養(yǎng)正確的班級輿論,就要通過品德與生活(社會)課學習、主題班會、班委會、中隊或大隊活動等形式,進行校風班風和規(guī)章制度的教育,或對具體的某一事物進行討論,明確是非,使大家對事物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認識,把輿論引向正確的方向,就能產(chǎn)生揚善抑惡的作用。其次,確立班級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班級集體是學生的群體形式,就必須有群體凝聚力,即群體成員對集體的向心力。小學生對群體的認同雖呈模糊性,但仍然表明了集體對于他們的制約性。這種制約性主要是通過把學生是各項規(guī)章制度細化為班規(guī),保證同學們組織行為的一致性,只有這樣,才能把集體的事情辦好,同時,一個良好班風的班集體,應有集體的奮斗目標,用集體奮斗目標和班風要求來約束和規(guī)范班集體每個成員的行為,使之能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做到個人服從集體、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任何個體有損害集體的行為都要受到群體的譴責,并且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使班集體中勤奮、熱忱、積極向上者受到推崇,班集體的凝聚力及成員的集體榮譽感強是良好班風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要努力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成員的集體榮譽感,并努力通過這種凝聚力和榮譽感的增強發(fā)展優(yōu)良班風。第三,積極爭取家庭社會的配合。現(xiàn)在有些家長過分的溺愛孩子,對學校的一些工作不參加。作為輔導員就必須與他們溝通,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讓教育工作順利開展下去。
三、培養(yǎng)中隊小干部
培養(yǎng)小干部是一項艱巨而細致的工作。成功的小干部不但減輕了輔導員的工作,而且鍛煉了這些小干部的能力。如何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小干部呢?我覺得要做到以下幾點:①樹立為同學服務的理念。當小干部的不是為了“管”其他同學,而是為同學服務,為班級服務。②小干部是同學們的榜樣,要帶好頭,就要處處以身作則,事事走在前面;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說道做到;辦事公道,不偏不向,對同學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不能凌駕同學之上;工作要認真負責。③交給小干部工作方法。剛開始,小干部不知道如何去做,我就采取“小心扶植”與“大膽放手”相結合的方法,先交小干部怎樣開展班級工作,當好干部。指導體育委員如何組隊,勞動委員如何組織學生搞好衛(wèi)生勞動,學習委員如何組織好各科作業(yè)的收發(fā)。接著要讓他們學會思考,就是在做某項工作前,要先想一下如何安排,然后再進行指導,啟發(fā)他們把工作想得全一點,細一點。然后讓小干部學會自主工作。只有大膽放開手,讓他們自己試著走路,才能真正學會走路,進而發(fā)展到自由走路,在實踐中完善自我。最后,輔導員雖放手讓小干部去做,但一定要在一旁督促,對小干部的點滴成績要及時給予肯定與表揚;對小干部缺點錯誤不姑息、遷就,及時批評幫助。
四、重視特殊生的教育
每個班級中都有“特殊生”,由于他們的特殊性,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產(chǎn)生了一定的障礙。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讓每個學生抬起頭來走路?!边@就要每個孩子都看到自身的力量、價值、對未來都有希望,充滿信心。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學生進步的動力,特殊生往往缺乏這種心理。如:犯過錯誤或經(jīng)常受到批評的學生都有這種心理,認為別人瞧不起自己,即使自己盡力做了好事,別人也不會說自己好,因而存在“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遇到這些情況,作為輔導員不要以一般的要求去要求他,而是做到在學習上要放低要求,只要他能盡力去完成就行了,對行為方面也要認真考察,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一點苗頭,都給予表揚,倍加愛撫和扶植,這樣他們得到了老師的尊重、信任和支持,從而迸出改過自新、奮發(fā)向上的決心和力量。
總之,輔導員工作是一項細致而瑣碎的工作,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探索,爭取把輔導員工作干得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