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導學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導(預習)、互導(學生課堂討論)及教師指導相結合的師生互動的新型教學方法。在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教學中創(chuàng)新應用“導學式”教學法,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技術的掌握及身體協(xié)調性的提高和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導學式”教學;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創(chuàng)新應用
籃球運動中的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是中職《體育與健康》第三章第二節(jié)《籃球運動》內(nèi)容之一,也是學習籃球的必修課之一。該技術是一項攻擊性很強、運用廣泛的組合技術,相比中職生來說學習難度也很大,給中職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教學中,因教學課時有限,怎么樣運用行之可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nèi)掌握該項技術,是每個中專學校體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就 “導學式”教學方法在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教學中地創(chuàng)新應用,談一下教學體會。
“導學式”教學模式的構建是以教師的“導”為手段,以學生的“學”為主線,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為目標的完整的結構體系。其教學過程一般為 “提出問題”、“嘗試練習”、“精講示范”、“實踐鍛煉”、“教學評價”五部分。我在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如下創(chuàng)新操作應用。
一、提出問題,引發(fā)興趣
由于籃球是中學生最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而且中考體育加試也有行進間運球項目,大部分學生已有一定的基礎,因此學生的參與及關注程度比較高,也有一定的籃球知識,在教學開始階段教師提問:“這個賽季CBA聯(lián)賽冠軍是哪支球隊?”學生回答:“北京隊”,教師:“北京隊獲得冠軍的最大功臣是誰?”學生:“馬布里”,教師:“馬布里這么厲害,他最擅長的進攻方法是什么?”學生:“三大步上籃”、“跑投”、“騎馬射箭”,教師:“非常對,我們今天就學習三步上籃,這個動作叫做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是我們學習籃球的必修課之一,掌握它有一定難度,需要同學們通過認真的觀察與思考,相互的合作與探討,去攻克它,去戰(zhàn)勝它,大家有沒有信心?”這樣的提問起到了一個“誘導”的作用,啟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把學生帶進一種學習的氛圍,使學生明確要想學會和掌握動作就要積極動腦,使教師的“誘導”與學生的“思考”有機結合。
二、在做中學,在做中教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練習,一是活動熱身、熟悉球性練習,有慢跑運球、半場互相搶斷運球游戲、籃球操等基本練習;二是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基本技術的“引導”。如原地上兩步起跳投籃練習,讓學生體驗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的分解動作等。關鍵是第三點,行進間接球上籃過程。首先讓學生做跑動中接固定球上籃的練習,教師有目的地選出兩名同學示范,讓學生評價區(qū)別,由教師引導提問,請學生回答以明確跨第一步接球連貫上籃不能脫節(jié)的道理;其次通過教師提問:“行進間上籃三步怎么跨?”、“上籃是手臂動作如何做?”兩個問題,并示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完整動作,讓學生通過觀察找出答案,同時出示教學掛圖,讓學生在組長的組織帶領下討論學習圖解,并大膽嘗試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并找出好的同學示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明確跨第一步的同時接球及速度快慢與手舉球高低和投籃力量之間的調整教學重點;再次集中精講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動作,并闡釋前面提出的兩個問題, 得出“一大、二小、三高跳”的腳步動作和“舉、伸、屈、撥”為要領的手臂投籃動作這一教學難點,使學生帶著正確的答案與標準的動作重新反復練習,教師巡視并提示“一、二、投”的“指導”,使學生技術得以提高,個體技能得以充分發(fā)揮,使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指導”與學生的“體驗”、“練習”更加有效地結合起來。
三、鞏固練習,互幫互助
優(yōu)良學風在教學中教師對教學中存在的難點及學生練習中遇到的技術困難和心理困難給予及時“疏導”,即使學生在練習中多次“失敗”時教師也不批評而要通過觀察找出“毛病”所在,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作相應提示,同時多鼓勵樹立信心和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力爭成功的競爭意識。多次的“失敗”和改進換來的是成功的喜悅,一次次的改進提高了學生自信、自強、自控的能力,同時在教學中安排了學生互助練習,增進了同學間互幫互助的學習風氣和友誼,有效地提高了動作技能,鞏固練習效果,使學生一課一得,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集中展示,教學評價
集中展示教學效果,彰顯學生個性魅力;掌握知識是為了運用知識,運用知識不僅是為了今后工作和生活,而且也是進一步學習的條件。運用知識當然不僅限于技能技巧的掌握,還包括“知識遷移”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在課的最后階段,我讓各小組進行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比賽,并用語言激勵學生大膽演示,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都想把剛學到的新動作通過自己的領會加工,展示給大家,有的同學準備充分,動作舒展漂亮,立即得到大家的掌聲,有的同學因為緊張,沒有投進,同樣也得到了大家的鼓勵,有的動作突出奇思妙想,變現(xiàn)力很強,有的動作中規(guī)中矩、扎扎實實,突出實戰(zhàn)運用,最后幾個基礎差、膽子小的學生也進行了展示,第一次由于緊張或者由于沒有掌握好動作技術要領,慌亂中步子錯了,第二次經(jīng)過思考動作要領,消除緊張情緒后,都完美的完成了動作,博得了大家的掌聲。教師隨即對全體學生的動作給予準確的客觀的評價,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同學們能夠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在扎扎實實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能力,進而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
以上便是本人在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采用“導學式”教學的體會及創(chuàng)新應用,它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此法的長處在于,通過不斷提出問題,一步步引導學生學習,給學生營造了思維創(chuàng)造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感知、理解、記憶能力;為學生提供較多的練習機會,學生之間相互修正、探討,最后教師下結論或作評價,以獲得足夠的反饋信息;使他們能夠牢固地掌握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各環(huán)節(jié)的要點;在此基礎上通過反復練習,不斷提高動作技術的熟練程度以及運用效果,從而加快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力定型的形成過程。
參考文獻:
[1]徐鵬,農(nóng)村初中“教學案”導學式教學的實踐研究.2006
[2]吳志超、劉紹曾、曲宗湖 ,現(xiàn)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 ,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