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界對于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概念的研究、解讀是積極地、嚴肅的、富有成果的,對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問題一些方面的探討具有了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指明了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方向,內(nèi)容和應基本堅持的原則,并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意見和措施,具有重要意義。但筆者認為對于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內(nèi)涵的探討還不夠深入,對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定義還不明確,因此有必要對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概念中一些模糊不清的、一筆帶過的、甚至被忽視的地方進行辨析研究。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時代化內(nèi)涵 時代化推動者
一、馬克思主義內(nèi)涵的界定
界定馬克思主義的內(nèi)涵對定義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內(nèi)涵具有重大意義,這是首要的基本的問題,是進行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研究的理論起點。
俄國的列寧主義、中國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其他國家的馬克思主義學者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站在時代角度,把握時代特征所得出的理論新成果作為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成果,在繼續(xù)推動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過程中都可以也應當作為借鑒參考,但主要應該以馬克思恩格斯原創(chuàng)著作作為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中馬克思主義內(nèi)涵的基本內(nèi)容,尤其應當以馬恩著作中闡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核心。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最初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法國空想社會主義、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學說,具有嚴密的邏輯思維和完整的理論體系,但其后繼者們處于理論的需要和現(xiàn)實的需要,把馬克思主義當做萬能的理論,移用于各種條件之下,毫不顧忌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性和局限性,作出了許多歪曲的片面的甚至全然不同的結論,并把這些偏離或者背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宣布為馬克思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fā)展,使得自己或所在政黨以馬克思主義繼承者、發(fā)揚者自居,這就導致了馬克思主義派別越來越多,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卻變得面目全非。這樣明確實踐對象的內(nèi)涵和基本范疇指明了研究方向、研究目標,既避免了陷入忙于辨別何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何種理論真正為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而無法全力推動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混亂當中,又為真正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作了最有意義的回答,為我們達成最低程度的共識,推動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進程提供理論支撐。
二、馬克思主義能否時代化問題
一種理論具有時代性,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夠時代化。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這一命題的提出需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馬克思主義要不要時代化;二是馬克思主義能不能時代化。恩格斯所說“每一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是一種歷史的產(chǎn)物,他在不同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nèi)容?!彼匀魏卫碚摱疾皇且怀刹蛔兊挠篮阏胬?,無論其在所處時代發(fā)揮過多大的作用和影響,都應順從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都不應成為理論的教條和狹隘的定論。
列寧充分運用了俄國作為帝國主義鏈條薄弱環(huán)節(jié)和集中矛盾的焦點這一條件,創(chuàng)造性地得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結論,推動了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是俄國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在充分把握戰(zhàn)爭與沖突的時代主題前提下,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理論新成果去指導革命取得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偉大成功。鄧小平在牢牢把握時代主題由戰(zhàn)爭轉(zhuǎn)為和平與發(fā)展的基礎上,著眼于我國的實際情況,充分發(fā)揮積極能動作用,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理論飛躍。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lián)、東歐一些國家的共產(chǎn)黨先后喪失執(zhí)政地位,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漠視時代條件的變化和時代主題的轉(zhuǎn)換,固守條條框框,不能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正反兩方面經(jīng)驗告訴我們因此我們要想不被時代所拋棄、要想繼續(xù)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就必須要推動馬克思主義時代化。
三、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推動者
國內(nèi)學者對于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推進者的表述不是十分精確,至可以說是模糊的、不全面的。很多學者都把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定義成了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而不是世界性的所有馬克思主義學者共同推動的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錯誤的把中國支流、部分當做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主流、全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全人類共同的目的和愿望,因此推動馬克思主義時代化不僅僅需要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努力也需要別國馬克思主義者的共同努力。
我們僅把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者、政黨和人民大眾作為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推動者,這本身應是一種狹隘。誠然,漢語語境下的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這一表述形式,可能與別國馬克思主義學者表述不同,在其他國家沒有相同的釋義、語義或理論命題。但無疑國外也有很多學者、政黨和普通人都是這種理論命題的自覺實踐者,都在做這項理論工作,我們的目的不謀而合,都是為了用創(chuàng)新了的能夠反映時代特征、時代主題、時代內(nèi)容的馬克思主義去回答時代課題,解讀時代內(nèi)容,都是為了更好的發(fā)展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都具有推動馬克思主義向前發(fā)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凡是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方法、原則,去分析研究當代實際,考察時代內(nèi)容和時代主題、嘗試進行理論探索與創(chuàng)新,并用這種成果去回答時代課題、引領時代潮流的人都應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推動者和實踐者,都應成為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推動力的一部分。
筆者認為,中國推動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做法應是吸收借鑒西方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理論,總結其發(fā)展、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的時代經(jīng)驗,不斷把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推向前進,使其既有益于中國人民也有益于世界人民。
作者簡介:牟天(1987—),女,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中共黨史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