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這門學科有其學科的特性:枯燥、乏味、基礎性強、連貫性強。在學習數學時學生會產生抵觸心理。所以一直以來我在教學活動中始終探尋著如何捕捉學生的關注力,試圖改變學生對數學的抵觸,盡可能地吸引學生對數學的關注。
【關鍵詞】教學 情境 引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9-0146-02
在教學活動中,我認為創(chuàng)設有意義、有新意的問題情境引課,能迅速抓住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促使學生精力集中,誘發(fā)學生的理解力、記憶力等處于最佳狀態(tài),新課的學習才會更加有成效、有實效。大量的實踐表明,沒有數學情境的課堂教學不是“高效的數學課堂”。
一 創(chuàng)設小品表演型問題情境,設疑學習
例如:在進行《平面直角坐標系》(第一課時)的教學活動時:
多媒體展示:在茫茫的大海上,一艘輪船緩緩駛來,從船上傳來船長焦急的祈求聲:(生1:我迷路了,怎么辦呢?生2:沒關系,有GPS呢?。?/p>
師:有沒有哪位同學知道或是聽說過GPS呢?
生(齊答):電視新聞中有提到過GPS是關于衛(wèi)星定位的。
師:那么,它有哪些用途呢?
生1:手機中有用到導航系統(tǒng)。
生2:我見過在汽車上有安裝GPS的導航系統(tǒng)。
生3:在現代化的輪船裝有GPS導航系統(tǒng)。
師:GPS是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簡稱,它是由美國空軍完成的一個由二十四顆衛(wèi)星組成的網絡,它能幫助我們準確地找到自己在地球上的任何位置,想不想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生(齊答):想
師:讓我們追隨著前人的腳步一起從最基礎的來探究吧!看看其中又包含著怎樣的數學知識呢?……
教學后記:結合多媒體投影輔助教學,將所要探究的目標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方式對教材進行加工,充分有效地激活教材知識。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平臺,營造一個寬松的、和諧的課堂氛圍。
二 創(chuàng)設娛樂型問題情境,和諧學習
例如:在進行《反比例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教學時:
師:上課之前,首先請同學們欣賞一段歌曲,仔細聽,看看你能從中聽到些什么?
播放歌曲《悲傷的雙曲線》。
生1:我聽到有雙曲線、漸近線什么的。
生2:是關于反比例函數和坐標軸的。
生3:訴說著無限接近、不能到達的悲哀。
師:你們聽過這首歌嗎?
生:沒有。
師:這首歌借助反比例函數圖像及其性質,表達了一份悲傷的情感。這首歌的歌名是《悲傷的雙曲線》,那么你們知道什么是雙曲線?它為何而悲傷嗎?
生搖頭的同時表現出極大地探究熱情。
師:帶著這些疑問,一起開始我們今天的探究?!?/p>
教學后記:本節(jié)課借助于一首與知識內容有關的歌曲《悲傷的雙曲線》來引課,激發(fā)了學生極大的探究熱情,吸引著學生的關注力,興趣濃厚。教學過程中借助歌曲幫助學生理解與記憶,使學生能輕松自主的探究新知,課下與學生交流時普遍認為歌曲對反比例函數特性的理解與掌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印象深刻,引課新穎。
三 創(chuàng)設時尚型問題情境,與時俱進學習
例如:在教學《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時:
教師采用多媒體投影QQ牧場的截圖圖片。
師:這幅圖片來自哪里?
生:QQ牧場。
師:這幅圖片上有什么?
生:有牛、雞。
師:通過這幅圖片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生:在這個牧場中一共養(yǎng)了10只牛和5只雞。
師:很好。這時我的牧場一天需要添加牧草是225克,幾天后,(投影出另一幅QQ牧場的截圖圖片)我又購買了12只牛和5只雞,每天需要添加牧草是490克,我的牧場中每只牛平均每天需要牧草18~20克,每只雞平均每天需要牧草7~8克,聰明的同學們,請你們幫老師檢驗一下,我的估計正確嗎?
教學后記:QQ農場與牧場等游戲情境,學生特別熟悉,而且學生對此興趣較濃,這節(jié)課將抽象的數學實際問題借助QQ農場的情景展示出來,將繁瑣的教學任務轉化成一種時尚的情景元素展示出來,一方面能將教學任務分解,另一方面能迅速的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 創(chuàng)設書信型問題情境,親近學習
例如:在教學《反比例函數與實際問題》時,教師投影展示出自××到××的旅途情境圖片。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是來自××地的×××老師,很高興來到這兒與你們共同探討實際問題與反比例函數這一話題。
聽說××是個很美麗、干凈的城市,我又是第一次來,一路上想要快點到達的心情十分迫切。我在心里想:“如果司機師傅能開得稍微快些,我就能早點到達了?!?/p>
結果,我如愿以償。
希望本節(jié)課我們能合作愉快,也希望每一位同學能在這短短的45分鐘內有所收獲,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如愿以償。
問題:
在這封信中,你能找出成反比例關系的一組量嗎?
你能根據圖像所給的信息得出從××到××有多遠嗎?
如果司機師傅計劃在不超過8小時的時間到××,那么汽車的平均速度至少是多少千米/小時?
教學后記:用自我介紹的方式引入,讓學生對老師有一定的了解,同時隱含著成反比例函數關系的量,為引入本課主題埋下了伏筆。讓學生從老師在自××到××的描述過程中,尋找生活中成反比例函數關系的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感受到反比例函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總之,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的方法很多,無論設計什么樣的情境,都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為目標,而且要自然、合情合理,這樣才不會使學生對數學感到枯燥、乏味,才能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大增,才能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對數學產生良好的情感與態(tài)度。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