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除紅燒肉外還愛吃鳙魚
毛澤東喜歡吃紅燒肉,這是許多人都知道的。而毛澤東終生都愛吃魚,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毛澤東早年特愛吃鯉魚。在陜西楊家溝時,衛(wèi)士們常去附近河溝里捉魚。有一次,遠在山西的賀龍還專門為他捎來幾條大鯉魚。
建國后,毛澤東到各地視察時,喜歡品嘗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魚。他對南京的“龍池荷包魚”、合肥的“包公魚”大加夸獎。每次到武漢,他都要點一道清蒸武昌魚,還留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詞句。
晚年時,毛澤東喜歡吃“胖頭魚”(鳙魚),而且特別愛吃魚尾上那段肉。有一次,毛澤東望著湯碗里那又肥又大的魚頭,幽默地說:“這條魚比一般的魚頭大,不知它比別的魚聰明不聰明。想來是大腦發(fā)達,應(yīng)該聰明吧。多吃這種大魚頭,一定會使大腦發(fā)達?!?/p>
毛澤東還愛吃魚凍,而且在每頓用餐的最后才吃。魚凍是魚湯冷卻凝結(jié)而成的,腥味較重。一位工作人員不解地問他:“主席,魚凍腥得很,有什么好吃的?。俊泵珴蓶|笑著說:“我就是要這種腥味呢,魚不腥就不是魚了?!?/p>
毛澤東一生吃魚無數(shù)。有一次,他對護士長吳旭君說:“我在世時吃魚太多,死后就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長江里喂魚。你就對魚說:‘魚兒呀,毛澤東給你們賠不是來了。他生前吃了你們,現(xiàn)在你們吃他吧,吃肥了你們好去為人民服務(wù)?!@叫物質(zhì)不滅定律?!碑?dāng)然,這是毛澤東的玩笑之言。
周恩來:喜愛多種做法的蘿卜
周恩來曾說:“我的身子骨和好胃口,都是靠了東北的高粱米飯打下個硬實底子?!敝芏鱽韾鄢蕴}卜、南瓜、白菜、紅薯等普通蔬菜。以蘿卜為例,風(fēng)干蘿卜、涼拌蘿卜、珊瑚蘿卜、清燉蘿卜等菜肴和蘿卜水餃、蘿卜蒸糕,他都很喜歡吃。他曾說過:“我就是喜歡吃蘿卜!”
原江西省省長方志純回憶說:1954年,我從江西到北京參加國務(wù)院召集的一次會議。會議結(jié)束時,工作人員宣布說,今天中午周總理請大家吃飯。我們聽后都歡呼雀躍起來。我心想,總理請大家吃飯,沒有山珍海味,也肯定是美味佳肴。誰知,大家走進中南海一個餐廳一看,都瞪大了眼睛,不禁愕然。原來,餐桌上除了饅頭、煎餅和一大盆粉絲、白菜加肉片的大雜燴菜之外,別無其他菜肴。正在大家疑慮之際,周總理走進了餐廳,大廳里立即沸騰起來,多少雙眼睛在盯著總理,多少顆心在盼望著,盼望著總理能在自己這一桌入席啊!總理走到我們這一桌旁,與同桌的同志握手后,環(huán)顧了周圍,揮了揮手,示意大家坐下來就餐??偫硇χf:吃吧,沒有什么好的招待同志們!說著拿起饅頭便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周總理為我們樹立了艱苦奮斗的楷模。
周總理雖然在飲食上如此節(jié)儉,但他還有一個大方的地方,就是非常好客,經(jīng)常請同志們一同吃飯,每次都是熱情挽留,當(dāng)然,在席間依然是粗茶淡飯。
朱德:喜愛吃蹄筋
朱德除了愛吃新鮮蔬菜,一般人棄之不食的蹄筋也是他所愛吃的。
在長征過草地時,紅軍的糧食快吃光了,朱德總司令也和戰(zhàn)士們一樣,吃野菜,嚼草根。有一天下午,到達宿營地之后,朱德仍顧不得休息,去檢查戰(zhàn)士的吃住情況,路上發(fā)現(xiàn)了一些牛蹄、馬蹄,他便蹲下身子,對這些蹄子進行仔細地查看,然后對身邊的警衛(wèi)員說:“看樣子是不久前通過的先頭部隊扔掉的。好東西,帶回去,把里面的蹄筋抽出來,加工一下,就是一頓美餐,足可以給戰(zhàn)士們改善一次生活了!”接著,他又手把手地教警衛(wèi)員怎樣加工。
這意外的美食發(fā)現(xiàn)和學(xué)到的烹飪原料加工技術(shù),讓警衛(wèi)員感到十分驚喜。他們收拾起那些牛蹄、馬蹄,找到炊事員,按照剛才學(xué)會的方法進行加工。先把蹄子放到火上烤,再放到水里煮,然后把蹄子剖開,再把里面的蹄筋抽出來。蹄筋加工好了,按照警衛(wèi)員的意見,炊事員拿出一部分放到大家吃的湯鍋里調(diào)味,留下一點給朱總司令熬上一碗野菜蹄筋湯。
開飯時,炊事員剛把這碗“高湯”端上餐桌,朱德就聞到了蹄筋誘人的香味,樂呵呵地說:“好香啊!”說著,拿起筷子就準(zhǔn)備吃,可他看到這碗里有那么多蹄筋時,關(guān)切地向炊事員詢問:“大伙兒都吃了沒有?”
炊事員見朱德將拿起的筷子又放下,一臉疑惑之色,便猜到了他的心事,連忙解釋說:“大家都嘗過了,這是您的一份,你快趁熱吃了吧!”警衛(wèi)員也在一旁催促:“總司令,你就快趁熱吃吧。”
“小鬼,蹄筋本來不多,給我一人這么多,我怎么能吃得下嘛!來,把這碗蹄筋給運輸員老馬送去。運輸員比我們更辛苦,更勞累,應(yīng)該給他們照顧?!睕]等警衛(wèi)員反應(yīng)過來,蹄筋已經(jīng)放到他手上了。
“那您……”警衛(wèi)員還想說什么。
“我?你們回來時,到大鍋里給我打一碗菜湯,我不就品嘗到蹄筋了嗎?”
劉少奇:愛吃“湯心蛋”
1967年5月,為少奇同志當(dāng)了18年廚師的郝苗同志,因“犯有嚴重的錯誤”被抓了起來。老郝走后,一位叫馮紀(jì)元的廚師接替給少奇同志做飯。不久,馮師傅也被調(diào)走。一段時間里,工作人員只能從大食堂給少奇同志打飯??墒?,一旦打不著飯,他就得餓著,常常一天只吃一頓到兩頓飯。幾天下來,少奇同志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還患了輕度的糖尿病。少奇同志成天沉默不語,默默地承受著痛苦與煎熬。后來,經(jīng)中隊研究,決定派當(dāng)過炊事班長的我(張兵武)暫任少奇同志的廚師……
我懷著對少奇同志的無限敬仰之情,盡最大努力為他調(diào)劑伙食。每天的主食爭取不重樣,包子、餃子、烙餅、面條等。由于長時間的囚禁,以及心理上的郁悶,使得少奇同志的身體變得十分虛弱,盡管臥室離餐廳僅十幾米,可吃飯時他卻要扶著墻走很長時間。我每次去攙扶,他害怕連累我,總是擺手拒絕,堅持自己走。
我在少奇同志身邊任警衛(wèi)員多年,對他的一些生平嗜好十分了解。他最喜歡吃“湯心蛋”(就是煮雞蛋的時候,不使蛋黃凝固)。每次我都精確地計算時間,煮出的“湯心蛋”恰到好處,他很愛吃。少奇同志的伙食除了正常的主、副食外,每餐要有一個雞蛋和一小盤水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飯量越來越小。再以后,他除了把“湯心蛋”和一小盤水果吃掉外,其他的一口都不吃。于是,我請示衛(wèi)士長李太和,希望每餐再給加一個雞蛋和一些水果,這個要求很快被批準(zhǔn),少奇同志的身體也逐漸有了好轉(zhuǎn)。
為少奇同志做了68天飯后,中隊派炊事班長小馬替代了我的“廚師”工作。(據(jù)《中國新聞周刊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