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東地區(qū)地處亞熱帶,氣候資源豐富,其主要特點是平均氣溫高,無霜期長,年降雨量多,空氣濕潤,5-6月為梅雨季節(jié),夏、秋季東南沿海地區(qū)常遭臺風襲擊。由于降雨、日照、多作性以及實際分布狀況等方面不同,廣東地區(qū)西瓜栽培方法不同于其他地區(qū)。
[關鍵詞]廣東地區(qū) 西瓜栽培
一、廣東地區(qū)地區(qū)西瓜栽培劃分為2個副區(qū)
1.北部地區(qū)
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無霜期270-300天,積溫6000攝氏度以上,年降雨量約1000-1500毫米,梅雨是該地區(qū)氣候的一個特殊現象。該地區(qū)適合西瓜生長的季節(jié)是3~9月。多數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直播或育苗移栽,7-8月份收獲,在西瓜生長期內雨水較多,有時陰雨連綿,比較難結果。因此在生產上經常采用育苗避雨,高畦栽培、深溝排水、畦面鋪草、人工授粉、?;ㄗo蕾、噴藥防病等措施以防止陰雨帶來的不良后果。西瓜生長后期7-8月,常出現旱季,非常有利于果實的發(fā)育和植株的繼續(xù)生長,如管理措施得當,植株不衰,有可能結二次果或三次果而獲得高產。
2.南部地區(qū)
廣東地區(qū)西瓜主產區(qū)。比較有名的傳統(tǒng)產地有湛江、??档鹊?。屬亞熱帶、熱帶濕潤氣候,全年暖冬或冬季極短,大部分地區(qū)全年無霜。年降雨量1100-2900毫米。六、七月份炎熱多雨,八、九月份常遭臺風襲擊。由于溫度較高,一年種植2造或3造西瓜。該區(qū)春西瓜多數在1-3月播種,4-6月收獲,夏西瓜5-6月播種,7-8月收獲。秋西瓜9月上旬播種,11月下旬收獲。本區(qū)內雨水多,病害重,產量不穩(wěn)定。適宜的栽培品種和技術與北部基本相同,但要求更為嚴格的防病、防澇措施。
二、種植西瓜適宜地段的選擇
西瓜根系對土壤的適應性廣,在沙地、粘土、水稻土、紅壤土、新開墾的生荒地、沿海鹽堿地都能正常生長。在酸堿度pH5-7的土壤中,生長良好,在含鹽量不超過0.2%的鹽堿土中也能正常生長。但西瓜對輪作要求十分嚴格,水旱輪作需3-4年,旱地輪作需6-7年。如連茬或輪作周期短,則枯萎病發(fā)生嚴重,造成死藤,嚴重減產甚至絕收。種植西瓜最好選用土層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
由于春夏多雨易澇,故多采用高畦栽培。整地時首先要抓緊時間將植地犁翻曬白,施入基肥后整平,然后在雨水來臨之前起好畦。瓜田四周要挖好與畦間排水溝相通的深溝,以保證排灌流暢。平地瓜田一般采用三級排灌系統(tǒng)設計,即畦間有排灌溝,四周有環(huán)田溝,田中有總排水溝,這樣,就可以保證速排速灌。
三、西瓜種子浸種和催芽方法
1.西瓜種子浸種
西瓜種子種殼較硬,吸水速度相對較慢。為了加快種子的吸水速度,縮短發(fā)芽和出苗時間,一般播前應浸種,浸種時間因水溫、種子大小、種皮厚度而異:水溫高、種子小或種皮薄,浸種時間要短;反之,則浸種時間長。浸種一般在4-10小時內。浸種前,種子要經過溫水(55-60攝氏度)消毒,也可利用多菌靈、托布津溶液或10%磷酸三鈉的水溶液浸種消毒。消毒后,要洗去種子表面的藥液和粘質物,然后在準備好的清水中浸種。
1.1冷水浸種
用10-15攝氏度的冷水浸種,一般6-8小時。
1.2恒溫浸種
用25-3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在恒溫條件下浸種2小時。
1.3溫燙浸種
這是常用的方法。以2份開水對一份涼水,水溫54攝氏度浸種30分鐘,邊浸邊攪動,自然冷卻后再浸種2小時。浸種時要注意時間適當,時間過短,種子吸水不足,發(fā)芽遲緩,甚至難以出芽;時間過長則吸水過多,造成裂嘴,同樣影響種子發(fā)芽。浸種完畢,將種子在清水中反復揉搓,洗去種子表面的粘質物,利于種子發(fā)芽。
2.西瓜種子催芽
催芽方法很多,最安全可靠的是l叵溫箱催芽法。催芽時先將種子攤在濕紗布上,再蓋上1-3層濕紗布,然后放入30-33攝氏度的恒溫箱中催芽。一般24小時后開始出芽,2-3天即可基本出齊。催芽長度以剛露白為好。若出芽不整齊,可先將出芽的挑出來先行播種。
3.西瓜苗的定植
春植西瓜在驚蟄后氣溫開始回升。當瓜苗苗齡3-4片真葉時,選擇無風的晴天下午移植。按株行距挖好定植穴,每穴種苗一株。種植時先淋足移苗水,栽植深度不得太淺或太深。栽后及時淋少量定根水,為了防止幼苗根部積水,定植時常在幼苗基部培成小土堆,以利排水。
四、西瓜基肥用量隨地區(qū)、土質及栽培方式而異
在廣東地區(qū)西瓜基肥用量約占總肥量的30-35%。早熟栽培因前期氣溫低,應增加基肥的用量。丘陵山地因土質瘠薄,基肥用量亦須相應增加。土壤肥力的不同也決定基肥用量的不同。廣東地區(qū)中等肥力的田塊每畝一般施腐熟農家肥1500-2000公斤、復合肥20-30公斤、鉀肥15-20公斤、磷肥10公斤、花生麩20公斤(必須與豬牛糞等漚熟),施肥后與土壤充分拌勻。
西瓜移植后,應根據植株的長勢、生育期等適時追肥。原則是輕施提苗肥,巧施伸蔓肥,重施結果肥。
西瓜幼苗期澆水宜少,伸蔓期植株需水量增加,澆水量適當加大,但不宜過大。結果期需水量最大。西瓜需要水份但怕水淹。廣東地區(qū)雨水較多,對西瓜生長有不利之處,因此,要做到下雨時畦面不積水,雨后溝中排干水。
西瓜留瓜節(jié)位的選擇
對于果實的大小、產量的高低以及商品性的好壞關系極大。主蔓第一雌花因節(jié)位低,所結果實小、皮厚、果形不正、一般不留用;高節(jié)位留瓜成熟期晚,而且植株生長往往會造成座果困難,故也少采用。生產上一般選主蔓上的第二、第三雌花留瓜,約在第15-20節(jié)。采用遲熟品種與多蔓整枝的,留瓜節(jié)位可高些,早熟品種與早熟密植少蔓整枝的,留瓜節(jié)位應低些。座果前后,如遇低溫、干旱、光照不足等不利條件,或植株生長勢過弱時,留瓜節(jié)位高些。側蔓為結瓜后備用,當主蔓受傷不能座果時,可在側蔓第一、第二雌花選留。一株西瓜的留瓜個數,依栽培形式、品種、種植密度等因素不同而異。一般來說,在中等肥水條件下,采用中果型品種,雙蔓整枝,每畝栽植450-500株,每株留一個瓜為宜;稀植、小型瓜、三蔓或多蔓整枝、肥水條件好的,可適當多留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