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書法是我國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值得繼承、發(fā)揚、自豪的一門藝術,其本身具有教育性、尊嚴性。把書法作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非常必要。
【關鍵詞】書法 中小學 必修課
【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3-0175-0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電腦在人們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在大家嘗遍了電腦高科技給人們所帶來的各種方便的同時,一些人疑惑了:孩子們要學的門類太多,有必要讓他們花費那么多的時間去苦練書法嗎?將來的社會用得較多的是電腦,電腦打出來的字要多漂亮就有多漂亮……對這種想法我實在不敢茍同。
書法是我國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值得繼承、發(fā)揚、自豪的一門藝術,其本身具有教育性、尊嚴性。把書法作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非常必要。
目前,中國的家庭多為獨生子女,他們中的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較孤僻。練習書法則是調節(jié)心理素質、規(guī)范行為的好方法,可以使學生進入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F在的學生不是不聰明,而是馬虎、不認真、不專心。而練字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必須心靜氣和,端正姿勢,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可養(yǎng)成嚴謹、認真的好習慣。同時,大學階段,最缺少的是韌勁與耐力,也恰好可通過一筆一畫的書寫練習來獲得,糾正草草了事、粗枝大葉、馬虎的毛病,從而養(yǎng)成鍥而不舍、精力專注、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的好習慣。事實證明,接受書法教育的學生能獲得一種極強的協(xié)調和自控能力,為學習其他學科、培養(yǎng)其他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礎。
書法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招聘單位的招工表、履歷表都要求手寫,可見書寫也是測試的重要內容。廣州某人才市場需招聘3000名畢業(yè)生,報名達3萬人,第一項內容就是“填表和寫簡歷”,僅通過寫字,就淘汰了1/3??梢?,在學生中開展書法藝術教育活動,有利于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
中小學生學好書法,不僅是因為書法是美學的一個門類,有著獨特的風格和無窮的魅力,具有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的功能。而且它也是一項有益的活動,可以增進個人的品德修養(yǎng)、文化修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鍛煉人的沉著、耐心和毅力,提高人的審美情趣。早在1962年,郭沫若同志就為《人民教育》題詞:“培養(yǎng)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guī)格、端正、干凈、易認。這樣養(yǎng)成習慣有好處,能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行,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陳云同志也在1984年指出:“小學要重視毛筆訓練,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漢字仍會是我們的主要書寫文字。因此,讓孩子們從小把字寫好很重要。”在今天,學習和繼承書法藝術,有助于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增強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書法能力很重要。
學習書法先學硬筆還是學習軟筆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硬筆書法以鋼筆、圓珠筆等為書寫工具,學習起來具有省時、省力、實用、見效快的特點,與軟筆書法同樣有觀賞價值。選擇一本品位高的硬筆書字帖,每天堅持臨寫,對一般的書寫要求來說是足夠的。若是愛好軟筆書法,并想把書法作為一種專長,就必須選擇軟筆。軟筆書法以狼毫、羊毫筆作為書寫工具,以墨汁、宣紙為書寫材料。軟筆書法對硬筆書法有一定的影響。一般來說,軟筆書法寫好了,硬筆書法也會十分出色。
一般情況下,初練者都要從楷書入手,因為楷書重心平衡,結構方正、疏密勻稱,用筆法度嚴謹,有規(guī)律可循,什么樣的筆畫寫什么樣的字,容易掌握,適合初學者。掌握了楷書的用筆和結構,再學行草就有了基礎。古人把楷書比作“站立”,把行書比作“行走”,把草書比作“奔跑”,是很有道理的。否則,欲速則不達。學習書法首先要拜人為師,一是拜今人為師,在其指導下學習。二是拜古人為師,就是選擇一種自己喜歡、適合自己特點的古人字帖,初學者可以選擇顏、柳、歐體來寫。顏真卿的楷書端莊雄偉、比例老健,著名的楷書字帖有《勤禮碑》,柳公權的楷書骨力遒勁,清瘦挺拔,結構內緊外松,名帖有《玄秘塔碑》。歐陽荀的楷書法度嚴謹,用筆精到,于方正中見險絕,歐體字帖有《九成宮醴泉銘》。除選好老師外,還要選擇一定的內容,內容也是人心靈發(fā)展的催化劑,我們在描摹李邕的《出師表》時,不僅被那瀟灑流暢、干凈的筆法所陶醉,還為《出師表》中溢滿光明磊落、忠貞不渝的愛國熱情所感染,一種為國為民想做些什么的浩然之情油然而生。寫字的過程也是一種動機、情感、人品影響內化的過程,有些臨摹者在臨摹時,也許感觸不到,這就需要今人為師者的指導。一代宗師柳公權說過:“字正則心正?!彪m是一句平常話,但從中可以看出寫字與人品的關系。自唐宋以來,學顏體字的人很多,這不僅在于它的氣度從容、氣量寬宏、厚重端莊、風神奕奕,更在于這與顏真卿的人品相一致?!爸伊x之氣,溢于筆間,有似其為人”,這是歷代大家對他的評判。有一本好字帖,就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驟來練習。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有描紅、摹帖、臨帖、讀帖等步驟。
描紅,就是在印有紅虛線勾出空心筆畫的楷字本上,用毛筆聯系,這種練習的目的在于逐步熟悉這一本書的筆畫特點和結構形態(tài)。
摹帖,即把紙蒙在字帖上,按顯露的字跡用毛筆寫上去,摹時要看準筆畫的形態(tài),揣摩它的筆法和結構形態(tài),這是基本方法之一。
臨帖,臨帖有兩種,一是對臨,就是把帖放在前面,照著寫在另一張紙上,二是背帖,就是不看帖,默寫碑帖上的字,全面加深理解,鍛煉對碑帖書法的記憶力。小學生從描紅開始,循序漸進,到了臨帖只要做到每字的點、畫有幾分相像就差不多了,剛開始覺得困難,但練字貴在堅持,手腦并用,慢慢地同字帖上的字接近了,不知不覺中你已經弄懂
字帖的好壞了,離開了字帖單獨去寫,也有幾分神似,這時,會覺得所臨內容與情調的相互聯系,能從中感覺到作者的寫字的充溢之情了。
讀帖,學到讀帖時,說明你的筆法已基本應付得了平時的學習之用。翻閱你所臨的筆帖,讀帖的目的在于分析筆畫。對字的間架結構、章法布局以及風度氣韻進行仔細的觀察,遠觀近看、心領神會,讀帖可以提高藝術鑒賞能力,為臨帖鋪開更寬的路子。
中小學生學好書法,最主要的是堅持不懈,切不可隨意更換帖本,見異思遷,這是青少年及兒童練習書法的通病。更不可只知皮毛就驕傲自滿,書法是一個廣闊的世界,對書法的學習不是一兩年的事,每天練習半個小時以上,你會感到你對書法的感悟力大大增加,眼與手就會逐漸協(xié)調起來。
總之,在學生中開展書法藝術的教育活動,有利于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更是國家燦爛文化發(fā)揚光大的有效途徑。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