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界一再強調(diào)要加強孩子的素質(zhì)教育,新《綱要》中也將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素質(zhì)列入到了教學的目標,而“自信”是個人綜合素質(zhì)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毒V要》提出,“要尊重孩子的觀點和經(jīng)驗”,要讓孩子“主動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鼓勵孩子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一切都說明,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何其重要。一個人如果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總是不如別人,成就愿望較低,就會消極被動,實際能夠完成的任務也會半途而廢。久而久之,這樣的心理定勢定會阻礙身心的發(fā)展。自信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是一盞指路的明燈,它會指引我們走向成功。
【關鍵詞】自主 自信 成功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3-0144-02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只鷹蛋從鷹巢里滾落了出來,掉在草堆里。有個人發(fā)現(xiàn)了它,以為是一只雞蛋,把它拿回家去,放在雞窩里。雞窩里有一只母雞正在孵蛋,它和其他雞蛋一起被孵化了出來。
于是它從小就被當成一只小雞,過著雞一樣的生活。由于長相古怪,許多伙伴都欺負它。它感到孤獨和痛苦。
有一天,它跟著雞群在稻場上啄谷子。忽然山那邊一道黑影飛掠了過來,小雞們驚惶失措,到處躲藏。等到危機過去,大伙兒才松了一口氣。
“剛才那是一只什么鳥啊?”它問。
它的伙伴告訴它:“那是一只鷹,一只至高無上的鷹。”
“喔,那只鷹真是了不起,飛的那樣瀟灑!”它發(fā)自內(nèi)心的羨慕,“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鷹一樣飛起來,那該多好!”
“真是癡心妄想!”它的伙伴毫不留情地訓斥它說:“你生來就是一只雞,甚至連雞都不如,你怎么可能像鷹一樣的飛翔呢?”
然而它堅信自己能像鷹一樣的飛起來,這個信念使它充滿自信和力量,最終它像鷹一樣的展翅高飛獲得了成功。
這是一位成功人士,幼年時代,身處逆境中時,母親講給他聽的一個故事。母親使他堅信自己是一只不幸淪落在雞窩中的小鷹,這種自信,對他的一生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最終獲得了成功。
子曰:“志于道。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蓖ㄋ椎卣f:人生大勢,成敗與否,在乎一心。亦如故事中的鷹,若是沒有成為鷹的自信,何來搏擊長空的一天。鷹的故事,對于我們教育者來說同樣有著深刻的啟迪?!毒V要》提出,“要尊重孩子的觀點和經(jīng)驗”,要讓孩子“主動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鼓勵孩子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一切都說明,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何其重要。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身力量的認識和充分估計。它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首先要對這個時期的幼兒心理特點有個了解。
一 自信心對幼兒的重要性
1.從幼兒的個體心理發(fā)展情況分析
幼兒期的自我意識處于從生理的自我向社會的自我過渡的時期。原來一切以生理需要為基礎,僅僅停留于對自己的軀體、衣著、家庭關系和自己所有物的自我意識,逐步擴展與轉(zhuǎn)化為對自己的主張、力量、地位、責任、義務等的自我意識,即按社會要求為依據(jù)的自我意識。這個時期的自我體驗仍帶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期的痕跡,認為世界是為“我”而存在的,總是以自己主觀的想法來解釋外界現(xiàn)象。這個時期的自我評價的特點,一是他律性,二是表面性,三是片面性。這個時期幼兒對于自己力量的認識和自己可能達到的成就估計就不免零星、膚淺、不穩(wěn)定,完全從屬于成人的評價。從自我發(fā)展史的整體來說,幼兒期自我意識雖已萌發(fā),但尚處于朦朧階段。在這生命早期,及早觀察與發(fā)現(xiàn)幼兒自信心形成的趨向,注意培植和塑造,防止驕傲、固執(zhí)與退縮、自卑等性格的形成及不良影響的侵襲,并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影響,把自信心的發(fā)展引向健康積極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價值,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從幼兒在集體中的行為表現(xiàn)對比分析
自信心較強的幼兒喜歡合作游戲。在各項活動中,積極提出建議,并堅持自己的主張,有分歧時能據(jù)理力爭;上課積極發(fā)言,有自己的見解,不人云亦云;注意力較集中,思維活躍,表現(xiàn)出較高的學習興趣和自發(fā)的探索精神?;顒右话愣忌剖忌平K,結束時,能說出自己做過哪些事,能自己評價活動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自信心較弱的幼兒喜歡獨自游戲。極少提出意見、建議,對別人粗暴干預自己的活動,從不堅持。有分歧爭論時,易退縮、讓步、放棄主見。在作業(yè)或游戲中途,有時會旁觀和閑逛,忘卻目標。結束時,說不清自己做過哪些事,也不善于評價。喜歡順從與模仿別人。上課很少舉手,發(fā)言不積極,注意力有時渙散,懼怕嘗試新任務。常常會說“我不會”。
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我們的孩子都是一只只能搏擊長空的鷹,要讓幼兒樹立這樣的自信,首先要讓他看到鷹的姿態(tài),產(chǎn)生成為鷹的想法。這要我們放手讓孩子們多看強者的世界,領略成功的輝煌。然而這時還只能是一個想法,面對這個想法,他也許會懷疑,也許會退縮,也許還會放棄。要讓孩子堅信自己能成為鷹,就要讓孩找到成為鷹的信心。
二 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的做法
1.培養(yǎng)獨立、堅強、自主的精神是形成自信心的前提
幼兒自我意識的萌發(fā)都在1歲左右,從能分辨自身和他人起,在繁瑣、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在與他人相互交往、談話的經(jīng)歷中,兒童的自我意識逐步成長;2、3歲的幼兒已有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及時的放手,讓他們練習走路、拿物、洗手、吃飯、穿衣、如廁,獨立地去完成簡單的委托事務,愉快地與別的孩子接觸,幼兒的自我意識將能得到健康的成長;從3、4歲起就給予幼兒一定范圍內(nèi)做自我決策和選擇的權利,善于傾聽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合理要求,讓他們實行自己的決定;5~6歲的孩子我們要給他們更大的空間,讓他們獨立去面對問題,接受挑戰(zhàn),無數(shù)次的實踐就會促進幼兒的自主、自立精神,鍛煉幼兒的體力、智力和應變能力。孩子會變得堅強,這樣的孩子,往往能夠相信自己的力量,自我評價高,自信心就強。
有這樣一個事例:在游樂場,一個孩子要玩空中纜車,這是一個驚險刺激的游戲項目,可那個孩子的父親卻讓他獨自去玩,自己只是站在入口處等他。我走過去和他攀談,原來他并不是沒有錢再買一張票,而是因為他要讓孩子明白,既然他要玩這個游戲,就要獨自面對驚險和自己的恐懼,并學會調(diào)整、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
在自然界,我們會看到剛出生不久的幼獅經(jīng)常會被公獅推到巖石下,讓幼獅在跌倒的困境中想辦法找到爬上來的路。羽翼未豐的小鷹也會被自己的父母拱出鳥巢,被迫撲棱著翅膀?qū)W飛。無論是幼獅的父母還是小鷹的父母即使看見幼子遇到困難都只是遠觀而不干涉,只在面臨生命危險時才伸出援手。它們保持著保護的安全距離,卻不是零距離,這同樣也是愛的距離,只有在這種距離之下,幼仔才能學會獨立。這與人類是同一個道理。
2.獲得成功的體驗是建立自信心的基礎
每個幼兒由于其遺傳素質(zhì)與環(huán)境、教育交互作用的結果,具有不同的性格、容貌、體質(zhì)、智力、生活習慣和興趣特長,使幼兒之間產(chǎn)生了明顯的個性差異,這些個性在家庭中是日積月累地自然形成的,往往不會引起父母的特別注意,進入幼兒園這一集體生活環(huán)境中,卻要受到集體成員的重新考查、比較、評價,引起不同的態(tài)度反應。教師教養(yǎng)的態(tài)度親切而民主,考查比較全面,對兒童比較寬容信任,幼兒適應起來就比較容易、順利。若教師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嚴厲而專制,考查比較片面,對兒童急躁粗暴,會增加某些幼兒適應集體生活的困難,特別是有生理缺陷的幼兒,體力、智力較弱的幼兒,獨立生活或自制能力較差的幼兒,他們在集體中自我評估低,容易退縮、孤立及受到成人和同伴的輕視和拒絕。在集體活動中兒童經(jīng)歷的事情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卻是不平衡的。有些幼兒在集體活動中經(jīng)常能得到自我選擇和決策的權利,克服困難,得到實現(xiàn)目的的成功和喜悅,幼兒的自信心就強;反之,經(jīng)常得到的是挫折和失敗,幼兒就懷疑自己的力量,自我肯定少,自信心減弱。如果成人不及時給予幫助和支持,發(fā)展自信心是很困難的。所以在集體教育中,要使幼兒都能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進步,同時,也尊重別人的優(yōu)點和進步。
如在語言課上講“方方和圓圓”的故事,我們讓自信心弱的幼兒多談自己的長處,自信心強的幼兒多談別人的長處。通過討論,使幼兒知道方方和圓圓各有長處,并找到了自己的長處。同時也使他們明白了,別人也有長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互相幫助。
再如通過系列活動“我有一雙靈巧的手”,讓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美工、勞作、建構讓每個幼兒找到自己雙手擅長的東西,展現(xiàn)了一次自己的長處,并且體會了一次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
還有照料本班的自然角,每天晨間給花澆水,讓孩子講他照料的花的變化,有時,他們情不自禁地喊“老師,快來聞聞,我們這棵月季花多像酸梅粉的味!”在活動室內(nèi),整個冬天每個幼兒都用小盆、小碗養(yǎng)白菜頭、蘿卜花,看誰的白菜、蘿卜長得大、長得好?;顒邮覊ι系恼诋嬋山處熞龑в變鹤约寒嫼唾N。美工和結構游戲的優(yōu)秀作品經(jīng)常陳列在架上,使幼兒在各種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愉快。
3.積極的評價與反饋是發(fā)展自信心的重要教育手段
幼兒自我意識的特點之一就是他律性。年齡越小的兒童受成人評價的影響越大。特別在幼兒心目中有威信的成人與小同伴,他們的語言會產(chǎn)生極其深刻的影響。幾乎可以說,兒童是通過別人的眼睛來認識自己的,有些積極和消極的評價對幼兒的志向、情感、行為起著持久深刻的作用。我們曾問過一個幼兒:“你知道自己有什么長處?有什么優(yōu)點嗎?”他說:“我沒有長處,也沒有優(yōu)點?!碑斘覀兏械襟@奇時,幼兒沮喪地加了一句,“我盡挨老師批評。”這說明教師只有批評,沒有肯定,使幼兒感到自己一無是處。
積極的評價和反饋包括愛撫、鼓勵、點頭微笑、語言夸獎、圖片表彰,給予特權與委托重任,或送給紅星、圖片等禮物。恰如其分地給幼兒的良好行為以積極的評價與反饋,不但能使幼兒體驗到快樂和滿足,提高幼兒在集體中的地位,激起繼續(xù)上進的愿望,也會增進幼兒的成功感。
我們班上有個小女孩叫琳琳,她告訴我,舞蹈隊排了一個《西游記》的新節(jié)目。琳琳美滋滋地告訴我,她和另外兩個小朋友被選中了。她想演孫悟空,怕自己胖,選不上。我告訴她:“大家喜歡孫悟空,不是因為他瘦,而是因為他聰敏勇敢,你雖然有點胖,但是你很聰敏,如果再拿出點勇氣,一定能演好孫悟空。”“真的嗎?”琳琳一下子來了勁,我用力地點了一下頭。琳琳開始投入到角色中,連平日里走路、吃飯都學著孫悟空的樣子。我知道我的話給了她信心。但是一周后琳琳喪氣地告訴我,分配給她的角色是豬八戒。她不想演,因為豬八戒是個配角,動作少,演著沒勁。我趕緊做工作:“表演這件事,越是簡單的動作越需要高水平,你的動作少,更得用心去演,才能出彩。”我知道這樣的話琳琳聽不懂,干脆給她舉例:“還記得陳佩斯、朱時茂的那個‘隊長別開槍’的小品吧?你看,陳佩斯光著頭,背對著觀眾,扭扭身子聳聳肩膀,就把主角朱時茂的戲搶了,那才叫真功夫呢。再說奧斯卡不是還有最佳配角獎嗎!”“那我要是練好了,也能搶猴王的戲嗎?”琳琳聽懂了個大概,問。我知道信心又回到了琳琳小小的心底,大聲鼓勵她:“那當然了!一上臺一做動作,讓觀眾的眼睛都盯著你,你就把猴王的戲給搶了,你就成了比孫悟空還厲害的豬八戒了!”琳琳高興了,學著豬八戒腆胸凸肚的樣子,惹得大家都樂了。
在這件事中,琳琳的自信屢次遭到挫折。如果她放棄就意味著失敗,甚至失去了自信,教師的評價、鼓勵和支持,給了她正面的影響,一次次激發(fā)了琳琳的上進愿望,維護了她的自信。我甚至相信琳琳今后一生的角色即便不能成為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也不會變成碌碌無為的豬八戒。
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對其一生的發(fā)展都有極大的影響。那些做事有自信心的人,才是將來最有可能在工作中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貢獻的人才。自信心往往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起步。正因為自信,才會確立遠大的志向,才會產(chǎn)生工作的動力,才會堅持不懈地辛勤耕耘,才能使他們的個性、才能、智慧爆發(fā)出超人的力量。
〔責任編輯:高照〕